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而“法国”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3.
圣城拉萨     
陈俊鸿 《教师博览》2006,(9):F0003-F0003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代藏王松赞干布定都拉萨起,它就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并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在藏语里,“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的意思就是“神地”“圣地”“佛地”。  相似文献   

4.
史铁生作品中的类宗教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铁生某些作品的意蕴往往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但又与一般的宗教内涵不同,因此本文称之为“类宗教意味”。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敬畏自然;参悟命运;理解苦难;悲悯情怀;“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具有强大作用的社会意识,它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也必然从各方面对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未来,宗教将朝着世俗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爱的精神”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普列汉诺夫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以及宗教的内部“组成”问题在其宗教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普列汉诺夫对宗教现象明确地作了界定,他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有助于人们认识、把握和处理复杂的宗教现象,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对宗教现象的认识,还对宗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普列汉诺夫研究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即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应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反对“法轮功”的斗争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这场斗争仍然是艰巨的、长期的、复杂的。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彻底消灭之,更要在精神领域彻底予以铲除。要澄清“法轮功”与正派宗教的本质区别,弄懂“法轮功”是彻头彻尾的极端邪教,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彻底肃清“法轮功”的流毒。  相似文献   

8.
宗教教职人员是社会中宗教组织的发起者、组织者,又是宗教群体的领导者。他们一方面起到沟通神与信徒之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又是联结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桥梁”。第一重作用使得他们在履行上帝赋予其任务时具有了神圣的地位,而这成为发挥第二重“桥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重作用应是所有宗教教职人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宗教学识,更主要的方面在于培养宗教人士的爱国意识。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希望通过美育提高国人的他认为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一样的宗教,却可以通过艺术这一手段解决之。  相似文献   

10.
宗教艺术学的构建基于宗教与艺术密切的乃至至难分彼此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宗教是艺术的重要起源,这可从宗教观念刺激神话、图腾艺术的生成,宗教思维奠定艺术思维的基础,宗教礼仪为艺术提供审美形式等方面加以证明,其次表现为艺术在其后的发展中受到宗教的强烈影响,呈现出宗教艺术,宗教题材的世俗化艺术和受宗教影响的世俗题材的艺术等形态。  相似文献   

11.
“穿胸民”自《山海经》跃进人们的视野,其“穿胸”的迷团便成为最具争辩的我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一。本文认为“穿胸民”因其原始宗教的“穿胸”巫术而得名,现在仍然有许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2.
周纯漪 《考试周刊》2009,(24):36-37
本文从美国宗教文化发展的角度来剖析“Puritan”一词的汉语翻译。本文认为“Puritan”被汉语翻译成“清教徒”真正体现了“Puritan”这一词产生的内涵。从美国宗教文化发展来研究“Puritan”这一词的产生,汉语的“清”这个字负载着三种意思:1.划清界限2.清白3.清苦。这三种意思恰当地反映了“Putitan”这一词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添加文化的因素可使译文真正地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3.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客家“围龙屋”不仅是世俗日常生活的居室空间,也是宗教哲学的文化空间,它以建筑图式和符号表达出古老的宗教哲学内容。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在居室空间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其里层以堂屋神龛为核心构成宗教崇拜圈;其中层以建筑图象构成哲学符号因;其外层以山川“风水”构成宗教哲学氛围圈。它们以物化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居室主人的宗教哲学意识和相应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05,(5):43-43
犹太民族为人类贡献了最宝贵的“上帝启示给人类行为准则的话”,即《圣经》、一神教和《塔木德》等经典。从犹太教还衍生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对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深远。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民族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和政治家。自近代以来,犹太人通过宗教改革,解决了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既保留了自己的传统,又紧跟两方现代化的步伐。跨宗教研究是国际宗教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已经成为化解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力量。因此,开展犹太研究和跨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具哲学思想的女作家。她善于通过艺术创作来阐明自己的哲学主张,并把这种哲学主张与道德思想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人本宗教”道德观,表现为对旧宗教迷信、虚幻、褊狭、虚伪等的批判与否定,对宗教博爱、宽容、克已等特点的肯定与推崇。  相似文献   

16.
“蜘蛛哲学”是许地山在《缀网劳蛛》中所表达的一种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种哲学表面看来有些悲观,但实则却是积极乐观的。它告诉人们应该像蜘蛛那样坚韧不辍地补缀个人命运之网,决不因网总被弄破而中止辛勤地劳作,这体现着一种面对困境所具有的积极的生命态度和坚韧不屈的内在精神。“蜘蛛哲学”蕴涵着儒释道、基督多种宗教文化,由于渗透进宗教文化的内涵,使得“蜘蛛哲学”更具有丰厚性和深邃性。“蜘蛛哲学”不仅对当时失落颓唐的膏年带来精神的鼓舞,同时对于今天浮躁脆弱的人们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初,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在“巴敦调查团”建议下,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按照“更加基督化”方针对宗教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也因之得以残喘。然而,受制于文化交流的法则,教会大学宗教教育最终避免不了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追溯,认为美育代宗教是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从原始宗教,人为宗教,哲学、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中论证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美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内蕴呈现为“形”与“神”完整统一的、“一多相摄”的结构体。而传统的《西游记》研究却普遍地忽略了它的“神”直接来源自明中叶现实生活的内容。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憎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升华。孙悟空形象中蕴藏的深刻的宗教精神是明中叶民间思想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兴起与当时欧洲的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目前国内艺术史学界对此研究并不是很充分,所以作者在本文中将从巴洛克艺术的角度简要分析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艺术与宗教同属于意识、幻想的范畴,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得宗教常常利用艺术作为其宣传自身的工具。巴洛克就是在17至18世纪天主教会反宗教改革的浪潮中兴起的,它奢华、夸张的艺术特点可以满足当时天主教会的宗教目的。但是即使天主教对巴洛克艺术有巨大影响,也仍不能将“巴洛克艺术”等同于“耶稣会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