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本文从德育实践困境出发,发现幸福的缺位,以及幸福与德育的分离,是当今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思考幸福与德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德福一致——追寻幸福的过程即是德性养成的过程。基于六种类型的德福一致,回归实践,探索出超越德育困境的有效路径:基于幸福内容的德福一致——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基于战胜痛苦的德福一致——挫折灾难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德福一致"回答了德育何以关注人的幸福问题。但德育怎么样才能关注人的幸福?站在德育的角度看幸福,德育就在于引导人去建构一种幸福的生活;站在幸福的角度看德育,德育本身必须体现幸福。德育关涉幸福必须是德育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试述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培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为目标。本文主要论述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认为道德可以成就个体幸福,道德与幸福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紧密相连,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相依存的。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德育与幸福存在紧密联系,幸福既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但是,现行德育存在观念较为落后,方法比较单一等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幸福的追求。解决这一问题,要把幸福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方法,开发可以带给学生幸福体验感的德育课程等措施建设新型德育。  相似文献   

5.
冯光 《中国德育》2011,(9):33-36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把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有机结合,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本文提出,幸福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主观存在,这一特性决定了幸福感是可培养的;"关爱"兼有德性与幸福品质的属性,为德育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实施幸福教育与德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策略,完全可以实现令学生幸福的德育。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的德育是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需要对现行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幸福之德育与德育之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人们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的物质与闲暇的同时,幸福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甚至更多了人生意义的失落,多了病态幸福的危机;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不应仅仅定位于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应考虑到社会人的使命——社会道德的社会法则性。该文辨证分析了德育的社会本质与个体幸福追求的关系,指出现阶段学校本位的德育教育的误区,并探究从关注个体幸福体验的角度进行社会本位的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也是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的共同之处,在幸福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和谐德育。幸福教育离不开和谐德育,和谐德育也离不开幸福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对学生进行最好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幸福感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分析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相互促进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性与幸福是伦理学史上争论的热点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思想家对其有不同的偏向。在对德性与幸福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人的幸福与教育有着非常重大和密切的关系,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其差异程度既与接受教育的多少有关,又与受教育的质量有关。可以说,教育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学校教育肩负着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使命,承担着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服务的责任,学校是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5.
幸福教育是以教学、德育、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中,德育课程教学由于其自身内容的思想导向性特点,决定了它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平台。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幸福教育,是作为整体的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培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为目标.本文主要论述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认为道德可以成就个体幸福,道德与幸福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紧密相连,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相依存的,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首先来谈谈我对麓育的认识。德育是帮助学生获得一生幸福的重要途径。以往我们谈论德育,强调的是各种社会规范对人的制约,而“幸福”多指向自由、愉快的心理感受,与“制约”之间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我为什么把“幸福”寄托于德育呢?  相似文献   

18.
孔维民 《教育科学》2006,22(1):34-36
本文分析了现行德育目标的不完善、不科学和不道德;指出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目的的心理学、伦理学根据;通过对个体幸福的积极心理效应以及个体不幸福感受的消极的心理效应的分析说明,把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的一个目的,不仅不会降低德育的目标,而且会有效地改善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财富决定幸福的观点受到了一定冲击,幸福困境的产生使人们陷入迷茫。什么是幸福困境,幸福困境缘何产生,如何破解幸福困境成为学者们面临的新问题。转而关注当下中国,在追寻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背景下,如何认识并解决中国的幸福困境成为亟待研究的学术重点。对于幸福困境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城市为主体,建设"幸福城市",需要首先理清城市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城市对于个体而言,一方面是个体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是对个人生活能够加以调节和控制的行政单位。以城市为主体,建设幸福城市,其内在含义应该是城市提供平台,让个人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