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宗祥 《收藏》2009,(6):104-105
2008年春,笔者随一支摄影旅游团队来到安徽歙县。浙、皖、赣三省交界的歙县、黟县、屯溪、绩溪、休宁、婺源等地区古称一府六县的徽州,这儿正是盛产歙砚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歙砚始于唐代,产于今江西省婺源县东南百里的龙尾山上。婺源古属歙州,宋属徽州。所产砚石运到歙县进行精加工,故称歙砚,又名龙尾砚。据史料记载,盛唐歙砚已大盛。唐咸通年间,文学家李山甫曾以"凭君更研究,何啻值千金"的  相似文献   

3.
徽州木雕在中国乃至世界民间艺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徽州木雕是当时徽州经济与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展示出徽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艺术装饰风格。每一幅徽州木雕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幅徽州木雕都是徽州人思想认识的一种反映方式,它内涵丰富,造型简洁生动,比例夸张。徽州木雕图式运用最为简洁的表现形式,并且运用夸张的方法对造型进行变形处理,通过雕刻再现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这些木雕为徽州建筑如虎添翼,更增添了徽州建筑的神秘魅力。  相似文献   

4.
纪50第一和第三枚邮票主图《蝴蝶梦》(左)和《望江亭》(右)为明代徽州(今安徽歙县)派版画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它们纤细工致、古朴典雅的特殊艺术范式,但在各种集邮书刊中对这两幅木刻的原作者的介绍却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收藏》2012,(2):16-24
安徽省歙县博物馆藏有著名画家黄宾虹、张大千、徐燕孙、溥松窗、吴镜汀、汪溶、汪采白、张君逸八人合作的两开扇面绘画册页,此两开扇面当初应为一体之八面集锦成扇,专供多人合作。这两开扇面绘画册页之外,另附一开叶永康先生的题跋:"此君逸先生赠送歙县文化馆之折扇,上有吾乡宾虹、采白、慎生诸先辈仙品各一幅,镜汀、大干、燕孙、松窗各一...  相似文献   

6.
徽州(现黄山市)歙县人过旭初为推广棋道,光大围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九月十五日在北平(现北京)创办出版发行了《北平围棋特刊》创刊号(第一期),一时盛况空前。时“国内外时贤名宿”纷纷“惠赐题名题词”祝贺。为此,《北平围棋特刊》创刊号在“编辑之余”一文中说,国内外时贤名宿惠赐的题词“按收到先后,制版付梓;只以限于篇幅,不及扫数列入,容俟第二期再为发表,至希雅谅是荷”。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文物总店在1980年从安徽省皖南地区征集到一幅清代画家罗聘《岁寒三友图》,经有关专家鉴定为真迹,并于1982年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此幅画为设色水墨,纸本,纵165厘米,横47厘米。落款为"三友图画奉籍翁先生一笑,两峰罗聘"。无年代。钤朱文方印"得州罗聘"。罗聘(1733—1799年),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衣云和尚等。原籍安徽歙县人,在其先辈迁入扬州后,遂为扬州人。罗聘的童年生活贫寒艰辛,但他聪颖勤奋好学,所读过  相似文献   

8.
邂逅吴延年     
倪清华 《收藏》2010,(5):108-109
喜欢收藏已经有很多年了,其中有趣的事情很多。后悔当时没有记下来,许多事如过眼云烟,隐遁于记忆的深处。但有一件事却印象深刻。 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按照惯例浏览孔夫子旧书网珍本拍卖区,发现了一张安徽省立第三中学吴延年毕业的捷报,品相基本完好。依据我的眼光,东西应该是对的。知道安徽省立三中是由许承尧在歙县创办的中学,那吴延年一定也是徽州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后期,安徽省徽州地区文物商店(现黄山市)在当地征集到一幅查士标山水立轴《溪山幽居图》,为绫本,水墨山水画,纵105厘米,横30厘米。右上方以行书自题:"沙清岸曲水潆洄,谁筑幽居傍水偎,几拟追寻逢意懒,却将风  相似文献   

10.
明清徽商与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徽商与体育周志俊,宋元平徽商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黄山市)下辖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等县的商帮集团。它作为明清时期的一支重要商帮,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贾人数之多,在当时商界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1.
张曙光  汪为民 《收藏》2009,(1):93-93
古徽州(今安徽黄山市)地域广阔,风景秀丽。绵亘在歙县、太平、黟县、休宁之间的黄山方圆500里,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文化遗产。千百年来,黄山的非凡风姿令历代诗人骚客无不讴歌和神往。明末清初,名震秦准的“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曾多次“白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并有咏黄山诗一首:“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她因避战乱和求医,曾把书画等藏品随身携带,客住古徽州府太平的董家湾村(今黄山市黄山区)的亲戚家。  相似文献   

12.
张曙光 《收藏》2010,(4):71-71
藏友是徽商后裔,其祖辈是一位儒商,旧时在南京经营的典当行为南京“徽州铺本最大”的四大典当行之一。近日,其将祖辈遗留的一幅潘天寿早期书法条幅向我展示,我是近水楼台先睹为快。这幅用绫裱原装的书法条幅长134厘米,宽33厘米,保存完好。上行书“江岸草萧萧,江云乱眼飘。  相似文献   

13.
张丽萍 《收藏》2012,(3):16-24
正安徽省歙县博物馆藏有著名画家黄宾虹、张大千、徐燕孙、溥松窗、吴镜汀、汪溶、汪采白、张君逸八人合作的两开扇面绘画册页,此两开扇面当初应为一体之八面集锦成扇,专供多人合作。这两开扇面绘画册页之外,另附一开叶永康先生的题跋:"此君逸先生赠送歙县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分析,对徽州村落舞龙运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徽州人崇拜龙、依附龙,徽州村落舞龙形态丰富,场面热闹,积淀了徽州人对生命力和超自然能力的向往。体现圆曲美的徽州舞龙运动蕴涵着中国传统"孝"观念、尊卑等级观念、中庸和谐思想、天人合一理念的伦理内涵;并体现健身娱乐、武术文化传承、增进同宗感情与提高族人自信心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吕友者 《收藏》2013,(11):24-29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的一首诗道出了徽州无限的神秘。徽州自古文人荟萃,商业繁荣,资产雄厚的徽人在行商之余,热衷于古玩书画的收藏,由此引发了徽州艺术品市场的兴盛,亦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发展。那么,晚明徽州的艺术品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后期为中国木刻版画的黄金时代。建安(福建建阳)、金陵(江苏南京)、徽州(一说新安)形成三大刻书出版中心,木刻版画插图已成为雕版印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徽州版画以精丽著称,量多质优独步一时。在徽州西部的虬村,自明正统至清道光400多年间,新安黄氏一族共有400余人从事刻书业,所刻书目约200部,精于雕刻版画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8,(1):223-223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23集《无梦到徽州》、纪录片《徽商》等,将一位新徽州奇人—曹篁生(徽派雕刻研究所创办人)浓墨重彩地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了他作为徽雕传承人的艺术经历。其作品在全国各种专业活动中多次获大奖,中央电视台1套、2套、4套、7套、9套、10套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安徽电视台,  相似文献   

18.
李汉奇 《收藏》2001,(8):75-75
皖南徽州一带在明清鼎燃时期,一些旧式的宅第、家具上常有古代能工巧匠们的雕刻,其中不乏精品。我最近收藏了两块被人废弃的窗板.每块长1.43米,宽0.37米。经过清洗,上面那6幅古代建筑的精湛雕刻清晰可见,着实令人喜爱。  相似文献   

19.
晨欣 《收藏》2006,(1):76-78
徽州民间帽筒多,可能为国内之最。清代至今,人多数家庭在客厅桌上都陈设有帽筒,它是徽州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百科     
《围棋天地》2011,(15):113-113
汪汉年 弈人 汪汉年,清代顺冶、康熙间名手,佚其名,以字行,歙县(今属安徽)人。 汪汉年一说为天都人,《弈选诸家小传》、《国朝弈家姓名录》均本此说,而《梅谷偶笔》称:“汉年,歙人。”前两书晚出,而《梅谷偶笔》为康熙时人陆垣所撰,当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