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都重视"三分钟"的精彩,即在导入新课时变着花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却忽略了在初读后他们是否还具有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一旦了解课文内容后,"期待"就消失了,渐渐失去了预习、初读时的兴趣,阅读就如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所以,教师要在不同的环节中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给他们新的"期待"。有了这种"期待",阅读才会是一壶好茶,越品越有味。那教师该如何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一、在自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产生期待心理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阅读期待”就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教师通过制造悬念,创设睛境,引发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阅读的品质,从而点亮语文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阅读期待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其中的“阅读期待”为新术语,是以往阅读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期望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局面。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价阮.和审美享受等(杨再隋语)。同时,它又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常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景的创设等,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兴趣。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阅读体验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更加精彩呢?①“期待”——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倍受关注;②“期待”——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主动。“阅读期待”是学生阅读水平的高效发展区,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其期待的心理,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在学生的期待与探究中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初读后不断产生新的期待,《有了“期待”,阅读将是一壶好茶》阐释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有效阅读是实现语文教学高质量的重要途径,而有效阅读需要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够荡起学生有效阅读的涟漪。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标中也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想完成这些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而要想实现自主阅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阅读兴趣,就不可能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多样。在此。我想仅从“阅读期待”这个角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加精彩。金明东老师在浙江省第二届阅读教学大赛上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境,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期待就充分满足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阅读期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本文对如何借助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雷喜峰 《教育革新》2007,(11):42-43
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的引导,二是学生间的阅读交流。而学生的自我探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效果要好,正所谓教人自悟以“渔”,才能出现“胜于蓝”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所谓“阅读期待”.就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阅读目的或效果.它反映了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体现了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阅读期待既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又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期待.让学生喜欢阅读.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王立军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参与点上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 在“品味细节,把握‘这一个’”环节里,王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初读《金岳霖先生》的感受、金先生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初读似水”,学生一读就懂,并且很容易读出金先生“有趣”,好玩,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但仅仅是“有趣”吗?仅仅是好玩吗?他的“趣”有没有别于常人的地方?这样一问,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热情随即被激发点燃.  相似文献   

13.
杨勇 《语文天地》2009,(11):16-1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的教学策略.培养阅读兴趣.语文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王强善 《教学随笔》2013,(20):12+17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阅读期待,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需求1.在激疑启思中转化。经过初读,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的、粗浅的理解之后进入精读环节。教师若能针对学生的疑问来教,必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此时的教学内容已转化成了他们的学习需求。事实上学生质疑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初读充分与否。粗浅的初读学生提不出深刻的问题,洞悉不到深入探究的方向,因此,教师引发质疑的意识与策略就成为关键。2.在全面开放中转化。教学还可以在全面开放的氛围中,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展开。课始,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这篇课文你们想研究什么?”当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不能覆…  相似文献   

16.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17.
朱秦立 《考试周刊》2012,(11):26-27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许多东西需要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期待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内容。阅读期待对于学生阅读兴趣、探究兴趣的激发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用爱心去唤醒、用新知去撞击、用范读去感染,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内容、效果、目标等受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阅读内容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违背阅读心理,其阅读效果甚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恰切地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文试从培养阅读兴趣、利用阅读期待、锻造阅读品质、完善阅读策略四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总结一些可操作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