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Web3.0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Web3.0技术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积极影响在于升华图书馆服务理念,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效益,为图书馆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助力图书馆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内容.Web3.0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革新包括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和读者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构建虚拟3D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Web3.0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辉 《晋图学刊》2011,(1):22-24,76
随着Web网络技术从1.0-3.0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积极地将此概念和技术进入图书馆。Web3.0技术的实现,预示着网络将从非智能性向智能性转变,为读者提供便利与互动的平台、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使得图书馆系统和服务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智能化、个性化,实现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Web3.0在图书馆区域数字资源共享、信息检索、个性化个人门户、用户互动、在线教育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3.0下的高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3.0给高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带来了包括智能搜索、智能组织和智能识别等新技术。高校图书馆需从完善就业文献信息馆藏资源建设、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充分挖掘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完善自身就业信息服务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就业信息服务变革,提高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Web1.0、Web2.0、Web3.0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在Web3.0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的图书馆3.0的思想。Web3.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引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非智能性向智能性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文章着重从情报信息检索和资源共享平台两个方面介绍了在library3.0时代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肖红 《图书馆学刊》2011,33(3):76-78
Web3.0的根本特征在于智能化和个性化。Web3.0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与启示主要有几个方面:推动图书馆服务观念的更新;导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变化;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影响参考咨询服务方式以及改变图书采访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方式与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用户需求和知识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变。Web 3.0在信息聚合、终端平台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体现出分布式、开放式、多维化、智慧化的核心特征,为智慧图书馆实现高精准化、物联化和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提供了技术条件。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涵盖知识生产、组织、发现、传播、存储等全过程,通过多维融合知识构建、多源知识内容关联,打造多平台入驻的互联网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形成知识服务汇聚门户,使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够满足知识社会中不同角色用户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3.0的OPAC构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OPAC作为用户访问图书馆资源的门户,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文献类型快速增长的今天,传统的OPAC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利用Web3.0技术与理念,使OPAC脱离ILS的束缚,建立检索范围广泛、书目内容丰富、文献内容相关联、检索高效准确、检索结果按相关度排序、以用户为中心、读者高度参与的OPAC,可以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图书馆之外,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Epub3.0是一种开放的、操作性较强的电子图书新规范,自推出以来,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Epub3.0具有较多优势,从图书馆视角而言,主要有:有助于形成“增强型电子图书”,提升用户体验;有助于图书馆很好地开展移动服务;有助于图书馆节约电子资源等.Epub3.0在国内外已得到应用和实践的验证.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采取新举措以应对Epub3.0新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总结探讨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涵义与理论体系,推动将"以用户为中心"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准则。[方法/过程]借用天文学的"地心说"和"日心说"理论,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践行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服务能力3个维度,阐述和论证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结果/结论]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立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变革,构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构建与用户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新型服务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0.
Web3.0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提供了技术环境。该文探讨了Web3.0环境下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状况,从硬件建设高潮到创新机制与文化,从图书馆2.0到图书馆3.0,从资源建设的文献保障系统到分级云层模式,从图书馆集群的资源共享到文献集群的系统整合与推送,从机构库到开放获取,从纸质文献的"藏阋合一"到"藏阅分离"等6个方面,探讨"十二五"期间高校图书馆的热点问题,分析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服务策略和方式提供不同信息内容的服务.它具有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灵活多样和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的特点.图书馆可开展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有:数据库查询服务、学科信息导航、个性化服务系统MyLibrary、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简述Web3.0的含义,分析目前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对基于Web3.0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Web3.0是互联网的一个新兴概念,是人性化服务与智能化服务的结合。阐述了Web3.0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目前数字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eb3.0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应具有无所不在、透明、开放获取的特点。泛在图书馆的构建应倡导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服务、平等获取、开放共享的理念,坚持海量资源、质量保障、有序组织的资源建设与保障策略,加强网络技术、信息设备、智能交互的研究运用,向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知识服务。实体图书馆泛在化及网络服务泛在化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Web3.0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使应用领域进入持续深入的技术革命,信息服务的核心机构图书馆是技术和服务更新的主体,建立在Web3.0基础上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智能化、资源共享及与用户关系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实际运作中体现为高效、诚信、共享、社会化、个性化等理想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文阐述物联网概念的内涵及其演进,讨论物联网与Web3.0技术的联系与区别,提出未来的图书馆将处于物联网技术与Web3.0交互作用之下,并分析了图书馆由此引发的深层次变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Web3.0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并从智能化搜索服务、个性化图书馆门户等方面论述了Web3.0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9.
Lib2.0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Web3.0的发展浪潮已经开启,在Lib3.0的新环境下,提出虚拟图书馆员这一新的馆员类型,并以德国汉堡市公共图书馆虚拟聊天机器人"Ina"为例进行介绍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适意义的虚拟图书馆员,对其应用范畴、岗位职责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立和推广虚拟图书馆员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