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清光绪年间形成其独特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近年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急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危机,在此背景下,对其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工艺传承,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必然,其思考与探索也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沉寂了多年以后,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间陶艺品种,建水紫陶产业开始复苏,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对建水紫陶历史、文化等相关问题缺乏较为严谨的研究支撑。文章试图从特殊的陶土资源、特殊的地域文化、古老的建水窑工艺承继等方面对建水紫陶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与探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中,出现了一种经过多次反复刻填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的新风格——彩填。同历史上经典的建水紫陶作品相比,此类"彩填"作品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其中许多作品一味追求色彩的复杂度和强烈度,缺失了文化内涵。针对这一喜忧参半的现象,文章从追溯建水紫陶的刻填装饰技艺的历史渊源开始,结合早期的经典作品分析建水紫陶的审美取向,揭示其文化内涵;通过几位颇有代表性的当代建水紫陶陶艺家的作品,讨论建水紫陶在近十几年内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彩填"在建水紫陶中的运用实际探讨建水紫陶刻填装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发展演变至无釉细陶的转型阶段,同时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以建水紫陶在当时生产的代表产品"陶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历史产品的形成背景、工艺流程、美术装饰、文化内涵、历史和工艺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时期(1840-1928),云南建水紫陶在"金临安文化[1]"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秉承和褒扬我国中原传统文人画装饰的陶艺名家,箫氏即为该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继"建水三王"之后把建水紫陶无釉刻填彩绘装饰艺术推向又一个巅峰的陶艺大师。本文对箫恩荣遗世作品中的艺术特征进行评析,探究萧氏作品在建水紫陶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以期为建水紫陶产品装饰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水紫陶装饰艺术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的传统美学为准则,追求典雅的品味与格调。"断简残帖"装饰风格的开创者王定一的作品是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典范,流露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结构",具有身份特征,是文人趣味之"闲情逸致"的具体呈现。"淡艳"装饰风格是建水紫陶趋于纸上绘画加彩刻填工艺的尝试,为近百年后"文人陶"的传承与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当代青年陶艺家向进兴通过"陶上水墨绘画刻填"技艺传承发展了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文人传统。建水紫陶不仅保有陶艺本身的质朴和淳厚,而且还以书画装饰艺术的雅致格调将高尚的品味同真切的生活统一起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建水紫陶是当代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陶艺奇葩。建水地区的制陶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建水紫陶的制作大致可概括为选料、练泥、拉坯、装饰、烧制、打磨等六大工序。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工艺,成为了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8.
建水陶瓷发展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水陶瓷业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至今有3500多年的工艺传承,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形成的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陶瓷业中独树一帜。该篇从古窑遗址、时代划分、建水紫陶诞生的文化背景、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建水陶瓷业的整个发展历史,以期为建水紫陶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审美、制作工艺、工艺传承、生产方式、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园的角度对云南建水紫陶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炼出建水紫陶研究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并进行述评。建水紫陶的文化内涵是其器物表达的价值观、承载的文化及社会意义。紫陶制作工艺是集多种工艺技术与艺术形式于一体,创新的基础在于工艺的创新,其审美评价主要是基于形、色、质、声、饰、工、韵。紫陶工艺传承呈现多元化,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已难于适应市场需求。紫陶的产业化发展要立足于文化内涵,紫陶文化产业园应进一步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在于紫陶工艺、紫陶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紫陶艺术评论与审美、紫陶创意产业等。  相似文献   

10.
白陶梅瓶     
<正>白陶梅瓶:家在深山白云间。该作品运用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形象地再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的神奇景象,是作者陶艺创作的主要特色。作品为建水紫陶白泥陶盘口梅瓶,型制规整匀均,端庄沉稳;装饰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坝达景区为题材,使用建水紫陶多次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