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承租人承租风险的来源有很多方面,除次承租人自身风险意识不强外,主要是转租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和合同法中任意性规范应用产生的消极作用。次承租人不应当在没有预见、毫无违约或过错的情况下承担非正常的风险,有必要在法律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保护。能够防范这些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向次承租人公开出租人与转租人签订的合同,建议在国家立法中规定转租人如实向次承租人提供原始租赁合同的义务,并规定相关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2.
如何确定船务代理的本人在代理业务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法律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各国的司法实践,分别对航次租船和期租船合同下的船务代理之本人的确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航次租船合同下,船长递交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及有关注意事项,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船东利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舶能效并兼顾船舶所有人收益,从租船运输入手,对船舶航次收益进行求导,求取船速的最佳值,同时发现对船速进行优化的市场条件。以此为基础进行编程,只要输入期租合同中的船速、日油耗、日租金以及与航次有关的运费、航次里程、油价,即可显示不同船速下的船舶收益、油耗以及能效提高百分比数据与曲线,其中包括最佳船速和船速优化范围。该程序对商船的种类和航线不限,既可作为优化船速的理论根据和数据支撑,也可供船舶经营者优化船速、提高能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后勤社会化大背景下,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公寓通过引进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管理。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学生虽然并不是缔结合同的一方主体,但其基于承租人的资格在物业服务合同处于非业主使用人的法律地位,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物业管理企业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和擅自闯入学生宿舍的情况下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船营运效益,考虑主机燃油成本、锅炉燃油成本、辅机额外燃油成本和港口使费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建立油船航次净收益和每日净收益模型。应用基于可行域的遗传算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考虑油船极限降速的航次净收益和每日净收益与航速之间的关系图为分层状曲面,分层点为临界航速;航速优化后的航次净收益和每日净收益比优化前分别提高0.21%和28.6%;以航次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取得的经济效益略大于以每日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取得的经济效益,但是前者的航次时间大于后者。建议油船优化目标的选择可根据航次租船合同对船期的要求和揽货市场的货源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物流服务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和内容,通过实证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对示范合同、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研究。结论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针对物流服务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的恰当的名称应为物流服务合同;物流服务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应是一体化物流服务,主体应为物流经营人和物流委托人;物流经营人的主要义务应是提供约定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物流委托人的主要义务应是支付物流服务费用和给出合法指示。  相似文献   

8.
论THC概念之界定及其合理支付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货主是否应支付装卸港THC的问题,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公约的规定,阐述THC的概念及其争议的产生、THC的合理支付主体等问题,指出THC与承运人向码头营运人支付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包干费相对应,是为弥补承运人因运输集装箱货物而垫付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包干费而向货方收取的费用;在我国现行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班轮公司应暂时向合同托运人收取装卸港THC,其向我国货主收取装卸港THC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相对性原理.建议我国现行对外贸易立法或航运立法应予修订,但目前班轮公司欲向发货人或收货人收取THC,应在运输合同或运输单证中对此作明确约定.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划分物流服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关于无名合同法律适用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律规定梳理的基础上,讨论物流服务合同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结论为:作为无名合同,在发生纠纷的物流服务明确的情况下,物流服务合同类推适用其他法律及《合同法》分则的规定;在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调整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规范,其后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如果物流服务合同具有涉外因素,则依据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法律来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租赁房屋附合装饰装修费用,以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为分母,以承租人实际占有使用房屋的时间为分子,在租赁期间摊销;租赁合同无论是无效还是解除等原因提前终止未摊销的费用损失,由责任方承担。法律法规应规定:附合装饰装修费用数额,承租人应在装修完毕后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出租人,否则装修费用由承租人承担;出租人有异议的应在收到通知后一个月内提出;以便将来可能纠纷的即时解决。  相似文献   

11.
涉外海事合同法律适用原则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事国际私法中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选择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就法律适用原则进行探讨.通过对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等法律适用原则的分析,提出我国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并探讨其新发展.涉外海事合同应当依据合同当事人的选择确定准据法.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适用法律时,依据"特征性履行"方法确定与涉外海事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或者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准据法不能查明时,可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12.
格式合同在现代商业及贸易交流中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但争议最多的是格式条款如何订入合同的法律问题,这也是格式合同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国际上租船合同的发展现状,并加深对租船合同中装卸时间用语的理鳃,以利我们在对外开展租船业务时能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80年定义》产生的背景。鉴于多年来有关装卸时间用语解释的分歧有增无减,笔者试图就此探讨租船合同用语统一化的原因及其意义。在第二部分,作者指出《80年定义》脱胎于《77年定义》。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笔者认为尽管在某些条目中有船租双方折衷的迹象,但就整体而言,《80年定义》所作的增删和更改几乎都有利于船方。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作者对《80年定义》的述评,总结了“定义”的特点,探讨了它的作用,并就此向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承运人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通知责任体现在提单的通知条款中。作为承运人的代理人,船舶代理人所应承担的通知责任则应根据航运习惯、运输合同和代理合同的有关条款规定,分别视为航运实践中的习惯做法及在合同中的一项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5.
在涉外法律选择适用中,一般认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适用于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我国法律对涉外侵权案件能否适用没有作出规定。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运用到侵权案件中,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可以自主的选择解决彼此之间的争议,有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为促进我国的对外民商事交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有必要在立法上设立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可在涉外侵权法律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素有争议,存有民事合同论、行政合同论、经济合同论三种观点,合同性质的不同认定导致实践中对出让过程中相关争议的解决方式大相径庭。因此,必须准确认识使用权出让过程中不同行为的性质,进而对不同纠纷的性质做出正确判断,方能确保正确解决相关纠纷,切实保障各方的权利,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际经济制裁的广泛适用已经严重阻碍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和与贸易息息相关的航运业(特别是航运业中充分体现合同自由的租约)发展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制裁涉及租约的主要因素、国际经济制裁对租约的法律影响、租约中有关制裁的特殊条款、制裁条款对承租双方资金结算的影响、规避制裁风险的措施等5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对从事航运租船业务人员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合同法律风险是商业经营法律风险的头号大敌,防范合同法律风险需要从源头抓起。一般而言,承诺的生效是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的伊始,要扼杀合同法律风险的苗头就必须了解巴基斯坦合同法中的承诺规则与我国承诺规则的不同,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首先,谨慎区分巴基斯坦合同法下“承诺”与“允诺”的内涵以避免混淆;其次,要以司法实践为导向,严格把握合同条款实质性变更的判断标准,接受要约时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作出有效承诺;最后,由于巴基斯坦合同法同时兼采发信主义与到达主义,无论是承诺通知还是承诺撤回通知的送达与生效,都具有主体的相对性,导致双方当事人在合同成立时间、合同成立地等问题上极易发生争议,因此务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点,作出撤回承诺的通知更要慎之又慎。涉巴法治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9.
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应明确采纳登记对抗说,抵押合同未经登记便不得对抗第三人。抵押关系成立以后,抵押人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有效,抵押权人无权对其行使解除权。  相似文献   

20.
FOB合同下货物的保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商与国外买家订立的绝大多数是FOB合同的贸易实践,从更好保护我国出口商的利益出发,把FOB术语下的整个运输过程分成4区段,提出卖方在各运输区段应注意的货物保险问题。在我国已加入WTO和英国协会保单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在保险市场与国际贸易领域的大形势下,深入分析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合同法》探讨卖方在各运输区段应注意的货物保险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