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禁止内幕交易是各国证券立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证券法》没有规定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本文从内幕交易的界定、民事赔偿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及赔偿金额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证券内幕交易作为证券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无疑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全面分析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性质、规制理由及其构成要件,并对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证券内幕交易是指知情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内部证券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提供给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内幕交易是信息滥用的典型表现,它严重违背了证券交易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危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顺利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不论是大陆法系或是英美法系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禁止内幕交易作为其证券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的规制是发达国家证券立法的三根支柱之一,内幕信息作为内幕交易的核心载体。如何正确界定内幕交易行为的关键点在于确立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在内幕信息的判断这一立场上,各国立法规定并不相同,但一般认为内幕信息应当具有非公开性、重大性的特征,我国立法确定的认定标准,表面上似乎规定周延,但实际上存在标准模糊、规定笼统的缺陷。文章试借鉴英美证券法的理论,以我国证券立法规定为基础,以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对内幕信息判断标准的本土化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国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不同,主要以欧盟的信息平等理论和美国的信赖关系理论为主导。尽管新《证券法》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修改,但是由于仍以信赖关系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导致立法存在一些问题:主体范围不一致,部分应当纳入内幕交易主体范围的人员被遗漏等。经过梳理分析已裁判的案例发现,司法认定存在以下难题:部分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认定存在争议,对非证券内幕交易主体正当获取内幕信息的认定不尽相同,经过多次传递的证券内幕信息接收人存在认定困境。针对立法与司法中的问题,我国应当以采用二元理论,以信息平等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立法修正,重新构建主体范围,进一步细化认定标准,并设定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6.
证券内幕交易的归责问题,法学界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争议。证券内幕交易是一种证券投机行为、交易欺诈行为、不公平竞争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为法律所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除刑事处罚外,鉴于其对证券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相当破坏力,补充行政处罚和重刑事制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论证券的内幕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将内幕交易列入证券制度规制对象,是各国证券立法的基本作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与期货市场相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证券期货的内幕交易行为由于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严重危及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定义与危害,国内外关于本罪的立法概况,本罪的概念与特征等方面对本罪进行相关论述,以便对本罪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规则的立法现状和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规则的立法现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内幕人中的界定不全面、对内幕信息的界定不够准确、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对内幕交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且处罚力度不够以及证监机构难以适应反内幕交易的需要等几方面,通过对当今国际制裁内幕交易法律规则的比较和借鉴,提出应建立我国自己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界定内幕人员、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方式,提高相关法规的操作性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成立专门的反内幕交易机构以加强制裁。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交易的禁止,是各国证券市场法则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内幕交易禁止的规定,见之于诸多法律、法规条文之中。本文从内幕交易构成、内幕交易的防范,以及对内幕交易的处置,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并与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评价。本文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之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法律件的通过,标志着马拉松式入谈谈判的完成。今年11月份,部长级会议在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入世后,中国保险业的市场主体将迅速增加,竞争更加激烈,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保险市场,使中国的保险业与国际接轨,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证券产品的虚拟性、价值预期性和交易的集中性,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息特征。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交易不公、价格扭曲和市场效率的下降。在系统分析信息不对称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揭示证券市场参与者的行动策略和均衡结果,并给出削减信息不对称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不仅殃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阻滞着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系统论原则,从法制、组织、技术、群防群治等角度,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证券市场的诚信体系于一体的内幕交易综合防控体系,以实现证券市场参与者利益的纳什均衡和资本市场的帕累托最优的内幕交易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是典型的信息非对称市场,证券市场的信息非对称,必然导致虚假信息充斥于市,使证券市场变成“柠檬市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使中国证券市场上信息造假和信息欺诈屡禁不绝极大地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危及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性及其原因,并围绕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诚信机制、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为核心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在具有三个摩擦(交易费、买卖差价、交易量限制)的证券市场中无(强)套利资产的定价,在有摩擦的市场中,资产定价具有一定的灵活度,且灵活度随摩擦的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产业证券市场的思想不仅是战时后方产业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而且通过这场论战,使人们认识到了证券市场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在认识上,推动了中国华商证券市场从以政府公债为主体韵财政证券市场向以企业股票、债券为主体的产业证券市场的转变,明确了战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为战后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对我国证券市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探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相关法律适用对于解决这类纠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囿于我国立法技术不足,相关理论和实务欠缺,导致在具体的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赔偿过程中的法律适用困难,在证券虚假陈述的制度构建中,应结合证券虚假陈述的特殊性,进行合理的证券民事侵权法律制度设计和民事法律适用。特别是对于揭露主体、揭露日等需要高度证券知识做支撑的法律概念界定上,必须要考虑现实情况,借鉴发达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进行相关考虑。  相似文献   

18.
大宗交易,主要指证券单笔交易规模远大于市场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的交易。在现实中,一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大宗交易市场和竞价市场的漏洞,联合坐庄套利,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鉴于此,我国应通过对大宗交易市场参与者、市场行为、信息披露与监管、信用交易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墙”作为西方主要国家金融证券业中普遍实行的一种信息隔离制度,对证券经营机构从事内幕交易的防范,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实践。阐述了“中国墙”的涵义、该制度在美国的案例以及在中国出现的类似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并且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健全完善的一致行动制度,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在上市公司收购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问题突显重要。文章主要对一致行动的概念、规制一致行动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相关立法的缺陷及完善进行简单论述,以期对一致行动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