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追踪实验、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结果表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的血色素、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的变化,与其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采用追踪实验法测试,评定上述指标,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培养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量值等方面论述了散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以供广大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身体训练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机能指标(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身体训练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培养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的关键环节,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专项成绩等方面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标准,供广大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和探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运动员训练效果、成绩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生化指标。文章对中北大学特招的16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程训练跟踪和生化指标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运动员机能指标较好时,成绩相对较好。得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对改善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助于创造良好运动成绩的结论。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主要影响其运动水平的生化指标是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等。  相似文献   

6.
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安静时血乳酸值对周训练后运动员机能水平变化的反映不灵敏,运动后血乳酸值可反映赛前训练对抗强度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训练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有氧耐力、无氧耐力)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 ,选择了与身体机能适应性和疲劳有关的血尿素和血红蛋白指标 ,对参加 2 0 0 2年广东省大学生游泳比赛的广州体育学院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通过对赛前血尿素和血红蛋白值变化的观察 ,能反映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1990年参加全国武术集训和参加全国武术赛及亚运热身赛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目的为探讨经长时间武术训练后身体机能有何变化及各拳种训练时运动员的影响有何不同,为开展武术运动及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第三部分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    (一 )排球运动员体能的专项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是指其身体的运动能力。由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综合构成。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具体表现为:   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拦是制胜的关键。排球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跳跃能力。不仅要跳的高、冲的远,而且还要跳的快、能持久。   接发球和接扣球能…  相似文献   

11.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体能在形意拳运动员练习和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能是竞技能力的基础,一切运动训练都是建立在具备基本体能基础之上。当前许多高水平的训练,都把体能训练作为专项训练的基础,认为它是专项训练的基础和保证。科学的体能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看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形意拳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建议,为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表象特点与能力,对华东师范大学健美操队中的普通专业、二级、一级、健将级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运动表象量表测试,结果发现在性别、训练年限、运动等级上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上出现显著性差异,这与研究前的假设出现不一致。为此,运用相关运动表象理论和他人的研究结果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很大的要求,在跆拳道的对抗中,体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运动员对技战术的执行能力,尤其是在对跆拳道运动竞技规则的改变以后,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会选用核心力量训练,但是关于核心力量对于运动员体能的影响研究的不是很多。文章通过对大连市20名跆拳道优秀运动员进行研究,文章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入手,确定测试指标,分别对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对其进行体能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竞速、竞距、竞重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能是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主导竞技能力,本文将三个项群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在训练结构、能量代谢、运动素质和机能能力训练、训练方法特征上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项群的身体训练结构具有共一性,但不同的能量供应来源决定了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身体训练成分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19届~21届冬奥会前八名国家优秀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及克托莱指数四项基本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各国优秀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四项基本参数分别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世界这一"优势群体"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4个方面分别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和平衡。然后结合近三届冬奥会的比赛情况以及竞技集团的区域化,将他们的四项基本参数按洲划分进行比较,欧洲与亚洲之间整体上,体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身高及克托莱指数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欧洲与北美洲之间整体上,四项基本参数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亚洲与北美洲间整体上,身高不存在差异(P〉0.05),其余三项参数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根据此结果,结合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与世界优秀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相适应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尝试对中国几名优秀高水平运动员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大赛成绩都相对不稳定,竞赛能力也相对于平时训练较低,所表现出的整体综合素质较国外优秀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远跳类项目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较为充足,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训练计划和体制比较完善。为跳远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力量素质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是投掷运动中的重要素质,是掌握技术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铁饼是一项力量速度性项目,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投掷的成绩,因此力量训练在铁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早已被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而且力争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力量训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一般力量训练或最大力量训练,采用的手段多数是抓举、卧推、半蹲、高翻等,作为发展基础力量的主要手段,经过系统有效的练习,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躯干与四肢的肌肉力量。另一类称为专项力量训练,是指与专项技术动作有直接关系近似于专项技术动作的力量练习。掷铁饼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铁饼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快速力量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爆发力,在速度力量性项目中,爆发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运动成绩的优劣,在发展最大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爆发力,从而提高快速力量。这样既能促进最大力量水平的提高,又能使快速力量训练效果倍增。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内涵和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的进行力量训练以及保证训练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竞技健美操的发展须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竞技健美操单纯依赖一种特定的竞技能力是无法取得良好成绩的,专项素质训练是造就"全面型"运动员取得佳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