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概念是一个可变的不稳定的特殊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从思想认识上、道德修养上、学习能力与成绩上,以及行为习惯上跟不上校规、校纪和行为规范要求的学生。产生“后进生”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社会上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洁净”的因素,诸如:人际关系中的不正之风;一些单位或个体户的私招乱雇少年童工,某些不健康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法制仍不健全,缺乏对青少年进行严肃认真的法制教育等等。这些因素,无疑会波及到家庭、学校、班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产生出一些“后  相似文献   

2.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原因,即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教法不当形成的;二是心理、生理原因,即学生本身的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形成的;三是家庭、社会原因,即学生的家庭关系、家教水准以及环境形成的。教师往往把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归结为第二、第三个原因,而很少从教育、教学本身找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后进生,这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一、分析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为了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形:1.主观因素许多学生是因为主观上对数学学习缺乏自觉性,认为数学就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和符号,加之数学本身有些问题的解决不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而成了“后进生”。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并非智力上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实施恰当的心理调控,对于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后进生的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职业学校中“后进生”在集体里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后进生”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对校风建设及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他们对待学习的不良态度,或认识活动上存在某些缺点等非智力因素外。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正确与否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卑心理是影响后进生的主要因素,因此转化后进生要从分析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双向互动,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耐挫折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一、后进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主观因素。后进生往往把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能力欠缺和学习任务过重,而且与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关,甚至认为在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错误的归因和动机造成了学生自信心的丧失,产生了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认知策略欠缺,不会学习和调节学习方法,这是诱发学习困难的直接因素;身体素质差、意志薄弱等不良因素,对其健康成长造成障碍。2.客观因素。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学生的智力潜能得不到充分开发,造成或加剧后进生的缺陷。在教师教育态度和能力上,对后进生缺乏转化方法和转化信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教育教学专制,缺乏民主,未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的同学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常常受到责备、讥讽而抬不起头;有的教师从心里讨厌差生,批评不讲究方式,认为后进生总给自己找麻烦,给班集体抹黑,许多活动不让参加,使学生失...  相似文献   

7.
学好英语不仅是现代社会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国家和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英语学习后进生,尤其是农村中学情况更为严重。如何找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积极想出转化之策略,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1.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1.1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英语学习放任自流英语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人是有差异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也存在能力上的差异。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导致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后进生摆脱"后进",提高体育素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一、形成原因本人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经过反思、总结,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归纳有以下几种。1.个人因素第一,认识不足,被动学习。后进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是学校教育群体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一般来说,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后进生,后进生使家长失望、教师忧虑,而且会给社会带来诸多后患。我们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有:①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一些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尖子学生,对后进生缺乏及时的帮助,致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成为后进生。②教师素质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低,有的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采取疏远政策,有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赞同。只有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生,才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中学历史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态度上的问题,有教师教育工作不足,有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此本文从教师和教学角度加以分析。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基础知识、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教师应因材施教,搞分层…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后进生被公认为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人们不禁要问;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全面负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直接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导致后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现象。后进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有的学生厌学混天,散漫无羁,有的因“偏科”造成多数学科成绩不佳,有的学习被动敷衍、甘居落后;有的属于家长压力,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不管何种情况,都是可变的,绝不是“出窑的砖——定型了”。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好转化工作,其中培养学习动机对转化后进生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上的“后进生”,一般是指因各种因素形成的成绩暂时差的学生。初中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问题,历来是困扰边境地区农村初中教学的难题,也是全面提高一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抓好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对于抓好边境地区农村初中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化学习“后进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就之一。本文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调查,就边境地区农村初中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和转化浅谈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智力因素和生理方面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及社会原因。在此,就学校教育原因做初步的探讨。一、教师对后进生缺乏安心。由于后进生在学习和品行上存在着不足,有的教师对其非常讨厌。认为后进生是班级的累赘,给自己的班集体抹黑,给自己的工作添了麻烦,因而对后进生横挑鼻子竖挑眼,动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也不让参加。在教室中,后进生的座位往往被安排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里,或是…  相似文献   

15.
后进生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内因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意志力不强。外因主要表现为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佳,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等。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笔者认为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爱是  相似文献   

16.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转化教育“体育后进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体育后进生”除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  相似文献   

17.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先知人。”教育转化后进生,就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总的来讲,后进生的形成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外因看:包括学校教育失误、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不良影响等因素,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失误主要有两方面:领导和教师两方面的失误。学校领导的失误主要表现为: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意重点班、少数“尖子”学生,而放松了普通班、学习差的学生;突出抓智育,放松德育。这样一来,学生中两极分化加重了,最后导致抓了小头,放了大头…  相似文献   

18.
正后进生,即是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很慢的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自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优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是造成后进生的三个外因,而在这三个原因中,关键的因素是学校教育.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肩上的担子很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村中小学,后进生比较多。如果老师不以爱的心灵去培养他们,想方设法让他们"优秀"起来,那么这部分学生将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去对待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应将爱心洒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和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而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知识水平的差异,二是学习策略上的差异,三是思维策略上的差异。其客观因素是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差生”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生”问题长期困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普通教育的发展。 一、“差生”的成因与形成 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诸多因素又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日本教育学者北尾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相关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笔者认为我国现有普通教育中“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偶发性因素。由于家庭或个体的突发事件,造成一个时期的学业荒废,使学习成绩陡然下降,进而在行为上破罐破摔,成为“差生”;二是累积性因素。由于教学或学习上的失误,学生在一系列学习中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形成了基础学力的负积累,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