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璇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61-64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问题,美国实施教育券改革带来的外部竞争促使公立学校进行改革,同时也发展了私立学校,是教育领域的双赢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实行的公共教育券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补贴性公共教育券,其初衷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选择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第二类是竞争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不合格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公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类是扩充性公共教育券,其目的是弥补公立学校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为了提高政府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类教育券的实施不仅达到了各自的目的,而且都因其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促进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台湾幼儿教育券实施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傅利曼与教育券 教育券的首倡是自由派经济学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家长,尤其是低收入户家长,有更多选择和增加其子女人学的机会,使学校因竞争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傅利曼的作中,与教育有关的是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和1980年出版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其中关于教育券的主要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育券的基本哲学就是让家长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2)教育券不仅可以用在私立学校,也可以用在公立学校;(3)教育券如不足支付私立学校的学费,家长可以自己“追补”。  相似文献   

4.
教育券计划在美国已实施了几十年,CSF儿童奖学基金教育券按资金的来源区分属于私人资金资助的教育券,本研究将对其进行基础性的介绍,对CSF的申请及使用进行评价,分析它对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影响,及对其他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券的使用扩大了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权,将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促进教育市场化,并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来保证合理的教育公平,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其现行政策主要有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表现形式。上述择校政策大致可分为公立学校选择和私立学校选择两大类。美国国内对私立学校选择的质疑远远大于对公立学校选择的质疑;公立学校选择实施的范围和力度也远远大于私立学校选择。总的来说,由于择校政策推行的范围和力度相当有限,其是非得失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与确证。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教育券”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政府指派的公立中小学的质量不满,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希望能转到其他学校,尤其是质量好的私立和教会学校。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支付学费,20世纪90年代,部分城市和州政府推出了“教育券”计划。一些私人和私立机构也为低收入家庭的择校生付费。早在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就提出了“教育券”思想。时至今日,关于“教育券”的争议有增无减。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虽然不多,但毕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公立学校。适当参考美国“教育券”的做法,对于正确处理我国中小学生的择校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中倍受争议的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在理论上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教育券面值的确定、教育投资剩余的处理以及学校竞争的起点公平问题等都存在悖论;由于教育的外部性与质量考核问题、学校资产与学生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教育交易频率等原因,学生并不能有效地“用脚投票”、学校也不能完全竞争.诸多因素决定了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不具可行性.为此,必须理性对待教育券实践,而治理公立学校教育问题也必须另寻良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微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是并存的两大教育体系。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对美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学校招生、班级规模、学生特点、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美国教育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私立学校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作为现代教育制度,公立学校则是主流。美国私立学校也只是美国教育的一个补充,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只占10%左右。所以我们可以断言,美国公立学校的学生数要大得多;我们还知道,美国私立学校可选择他们所教育的学生,而公立学校,除了某些特别的课程方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有11项公共教育券项目,按资助对象分为通用券、城镇券、特殊券、弱势券等四种形式。美国教育券计划对资助金额、资助对象和参与学校作了详细规定,其特点不再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经费配置,而是在有效利用公共财政经费的基础上,体现了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教育公平的保护。美国教育券计划在实施中不仅促进了公立学校效能、提高了学生成绩,还有效节省了公共支出。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六周岁儿童便可以上学,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目前的学校大部分是男、女生混合的公立学校,在这类学校读书的学生均可以享受免费教育的待遇。然而还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愿意自付学费进入私立学校读书。 长期以来,美国教育界认为小学初级教育应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儿童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校的课堂气氛是相当活跃的,旧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浅析教育券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券是对政府直接举办公立学校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性尝试,它使政府、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其中,从而不仅能使学校在竞争中提高办学质量,政府教育投资的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也体现了受教育的公平性.然而,教育券所产生的公平和效率仍是有限的,应用于中国实际必须注意"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美国现代教育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的事实证明,美国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要优于公立学校。90年代伊始,美国开始实施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教育凭证计划。许多学校教育凭证运动支持者认为,私立学校系统与公立学校系统相比较,具有两个方面突出的优越性:一方面,学术成就上学生表现卓越;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更为有效。因此,一些人建议,学校凭证应用于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所有学校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应引入竞争机制。但是,人们对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经常进行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学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共同支撑起了美国的学校教育事业,并且从总体上看,美国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好于公立学校。美国私立学校在实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工商企业界在提供办学经费、确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美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把子女送到私立中小学读书,就连那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现在也开始怀疑公立学校是否能够为自己的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于是,到底是为子女选择临近社区、费用低廉但拥挤的公立学校就读,还是去学费高昂、但声誉卓著的私立学校上学,成为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权衡再三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11,(6):91-94
朋友的女儿在大学谈了一个男朋友,男孩是地道的美国人,他的父母都属于工薪阶层,但是薪水相对的比较高些,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和妹妹两个人从小到大上的都是私立学校。要知道美国的公立学校是免费的,连书本费父母都不用出,而私立学校那是几万一年的学费,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一个孩子的费用要二三十万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咏梅 《教育》2012,(15):64
这几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一向靠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美国最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有大财团大企业支持、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财大气粗。去参观过就能发现,私立学校从硬件到软  相似文献   

19.
杨生文 《中国培训》2024,(2):105-107
<正>为便于从事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同行们了解美国技能人才的培养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参加的对美国职业教育的考察,对美国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些研究。总体感觉,职业教育是美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一、美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美国职业教育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部分组成。公立学校由各级政府拨款。私立学校由三个部门支持:一是私立学校本身;二是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与师资的市场化是教育市场化的前提。随着教育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必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学校自由的办学空间。同时,应加快部分公立中小学转制的步伐,并且在有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择校。教育市场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将经济领域中的竞争意识引入教育领域,与部分教育质量不高的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的竞争意识更浓。所以在推行教育市场化的进程中要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