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洪玉 《中国传媒科技》2023,(2):134-137+158
【目的】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关系展现出“宅”与“云”的双向态势,图书出版业面临严峻的产业变局。图书出版业须加强图书出版策略研究与实践,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方法】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关系的两个特点——向内的“宅”与向外的“云”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出版的五个实践策略。【结果】在信息化时代,图书出版业需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强在品牌建设、数字出版、创新营销、数据挖掘、物联网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而推动行业的整体战略转型。【结论】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出版机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在于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潮中生存下来,机遇在于如何利用时代的发展趋势倒逼自身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从而实现行业的整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
刘蒙之 《编辑之友》2012,(7):123-125
“自出版”作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图书出版业态,在过去几年改变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垄断已久的产业版图,催生了“碎片化”出版,也造就了美国图书业的繁荣.美国“自出版”图书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的图书数量,成就了若干畅销书神话,在全球出版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可能是出版变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出版行业作为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拥有大量优质的图书资源和作者资源,在发展模式多元、变现渠道多样的大环境下,不应故步自封,而需积极主动地利用好知识付费的风口。本文以知识付费典型财新数字新闻为例,从其数字出版转型入手,对产品种类及其特点进行归纳梳理,分析知识付费为新闻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指出在知识付费视域下出版业转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从而能对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周 《采.写.编》2018,(1):152-153
伴随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儿童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数字出版更使儿童书籍出版的结构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面对传统出版方式转型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寻求适合少儿图书数字出版长期发展的策略,丰富图书出版的内容和形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转型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并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界动态业5月16日,由北大方正集团主办的“2006中国电子书产业年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图书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出版社、图书馆、传统书店、网上书店的代表以“转型——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服务战略”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一、图书产业开始探索转型之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已不再是人们阅读的惟一选择,电子书、去网上书店买书、通过数字图书馆借书、手机上看书等新兴事物为人们的阅读打开了更多的方便之门、快捷之门。“电子阅读”的大量出现,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的转变正在引发图书产业加速转…  相似文献   

6.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向     
香港“出版之门”创建图书专门店“出版之门”网站是香港三联书店于2001年7月创建的出版专业资讯网站,经过五年的发展,该网站已成为华文出版界重要的资讯平台之一,也是两岸三地同类网站在网络泡沫之后少数的生存者。近年,香港经济面临转型,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三联书店因应时势,2005年底从网站走向实体,以前几年的经验作基础,扩充业务,成立“出版之门有限公司”,力图为出版界以至其它创意产业提供专业服务。公司的一个具体项目就是在“出版之门”长期主持三联展览厅以及主办读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展览厅功能,2006年3月开设“…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图书的立体化出版,将是体育图书数字化发展的最大趋势。从传播内容上看,人的身体运动性是体育的本质,有效传播这样的特性是体育图书的重要任务。一、体育图书数字化特征体育新闻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出版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体育新闻出版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很多传统出版企业都在转型升级、产业跨界、行业融合方面有所举措,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引领和驱动下,传统纸质图书出版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新业态迎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王熙  沈宇虹 《编辑之友》2015,(10):31-33
媒介融合与产业融合方兴未艾,研究如何行之有效地推动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业态、新盈利模式,实现两个产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分析了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的产业关联与互动,总结了目前较为可行的融合发展模式,最后从选题、媒体特性、版权三方面提出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媒介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童书出版正步入新的黄金十年.从供给方看,“互联网+”扩大了市场主体;从营销端看,网络营销引领市场繁荣;从出版社看,新媒体技术助推了内容升级.具体来说,“社群电商+社会化分销平台”渐成新的增长点,网络微平台助力图书信息宣传,“数字化3.0”的出版形式及“图书+高新技术”的阅读体验方式助力图书品质升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推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IP资源的拓展将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纷纷转型,但仍存在市场定位模糊、对新媒体认识不足、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给实体书店营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受众角色转型带来新的传播格局;受众生活形态改变带来新的图书消费需求;受众图书购买行为改变带来新的营销契机。研究这种变化,对于实体书店改善目前的营销现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群媒体近年来不断介入出版业务.传统的出版社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在社群经济爆发的时代里,出版社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完成产业升级.本文将从出版社图书营销模式的转型谈起,并以国内少儿出版社营销的变化为例,指出社群营销是图书营销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版产业下游的图书销售环节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线下实体书店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实体书店消亡”的话题已被讨论了十余年,在整个出版产业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实体书店作为整个产业链重要的一环,若不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其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结合新业态与新技术进行融合发展是实体书店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实体书店的发展困境为出发点,提出在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此探索实体书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5.
营销人才一直是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出版产业不断催生出新型的业务模式,这就需要营销人员适应新形势,寻求自身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不但能解决产业发展的乏力问题,而且能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使产业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教辅图书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探讨教辅出版在品牌和质量建设、知识数据库搭建、融合出版、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路径,认为出版社应从教辅图书提供商向教育资源服务商的转型,通过教育出版多元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走过十七个风雨春秋。称之为当年出版的“晴雨表”也好,叫它新年图书动态的“风向标”也罢,总之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的盛会。2004年1月8日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与往届有些不同,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悄悄发生着。 无疑,这些变化将带来产业利润的变化。2004利润何来?  相似文献   

18.
闫方宇 《出版广角》2016,(15):74-7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微信书作为继微博书、照片书等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图书生产形态,为“互联网+微信+图书营销”开辟了道路。本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微信书现状,以期为研究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9.
9月18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及各在京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相关单位的领导与数字出版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涵盖了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及具体实践;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在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规划等问题.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主持.  相似文献   

20.
何凯  韩东 《出版广角》2013,(18):12-17
在"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出版业近年来"走出去"发展主思路的背景下,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更具创意、更趋多元、更重原创。在版权贸易平台的主功能之外,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文化平台、产业平台的融合功能,这些变化以可见或不可见的方式体现在书展的诸多方面。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667项,比2012年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