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明分子运动和化学变化的实验将杯底内壁贴有被水润湿的酚酞试纸的太烧杯,先罩在盛浓氨水的小烧杯上,看到贴在杯底的酚酞试纸变成红色;再将上述大烧杯罩在盛浓盐酸的小烧杯上,看到已变红色的酚酞试纸重又变成白色,大烧杯内还有白烟生成。此实验说明了 NHs 分子与 HCl 分子的运动,以及 NH_2与试纸中的水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一束擦亮的细铜丝绕在一根直径1~1.5mm铜丝的前端,再将另一端在玻璃棒上绕成螺旋状备用。把盛两角匙硫粉的试管垂直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待试管中红棕色的硫蒸气,升高到2~3厘米时,向试管中插入螺旋状铜丝(注意:铜丝不能预热),即能明显地看到铜丝发红光。取出螺旋状的反应产物,既可观察到硫化亚铜呈黑色,性脆;又可以观察到硫化亚铜包裹着的铜丝芯子来反应。 如果以上反应后的试管中撒入铜粉,可看到反应剧烈,红色火焰高度接近试管口。可反复多次,以利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3.
基本原理蛋膜是一种半透膜材料 ,具有取材方便 ,适应面广的特点 ,特别适应于学生实验操作。材料器具鸡蛋、浓盐酸、铁架台、小烧杯、2ml的移液管、镊子、小玻璃棒、细线、4 0 %蔗糖溶液、清水。方法步骤1 用镊子在鸡蛋小头正上方凿成Φ 5mm大的孔 ,用小玻璃棒搅拦蛋白和蛋黄 ,然后全部倒出 ,用清水冲洗干净。搅拌时玻璃棒不宜插得太深 ,且用力要均匀 ,以免损坏蛋膜。2 将鸡蛋大头的一端朝下 ,放在盛有浓盐酸的小烧杯中 ,去除蛋壳的 70 %~80 %。清水冲洗 ,去除浓盐酸。3 从孔内将 4 0 %的蔗糖溶液倒入蛋膜内 ,插入移液管 ,沿着剩余蛋壳…  相似文献   

4.
硫和铜反应的实验,污染空气较严重,下面介绍的改进实验,可有效防止教室空气的污染. 1 实验装置 2 实验操作 取少量硫粉加人具支试管中,在玻璃棒一端固定一束擦亮的细铜丝,插入涂有凡士林的橡胶塞孔内,塞好带玻璃棒的橡胶塞,把玻璃棒向外拉至端点,导管插入盛有碱液的烧杯.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曾按常规方法,用一个小玻璃瓶(如图一)瓶内装入适量细砂,将瓶口用蜡密封,再在瓶口处绕上几圈细铜丝,放到水中。通过增减铜丝的方法使其达到随遇平衡。实践证明,调试困难,既不易达到最佳演示效果,又不能同时演示浮、沉现象。  相似文献   

6.
a.教材中演示实验的不足。①需课前预制Cl2,实验分二步完成,浪费时间。②在灼热的铜丝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及反应后烟尘的激荡,Cl2会向外逸散,污染空气。③铜丝预先在空气中灼热,会使其表面被氧化成CuO,影响它在Cl2中的燃烧。b.改进后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分三部分(图1)。左边是Cl2发生装置,具支试管装入少量的KMnO4粉末,胶头滴管盛浓盐酸。右边是Cu在Cl2里燃烧性质实验部分,具支试管底部为一团细铜丝,导气管尽量伸入试管底部。中间是余气处理部分,Cl2通过这个T型管和具支试管的侧管通入到浓的NaOH溶液和碱石灰里…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8.
将CO_2从一个容器倾入另一容器时,室内不能有风,操作不宜太快。教师在预试时,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棒(预先烘热),在盛CO_2的集气瓶内慢慢地转几  相似文献   

9.
1 铜与浓硝酸的实验改进1 1 实验装置图 1  集气瓶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 ,用于吸收产生的有毒气体。微型小烧杯为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橡皮塞用于密闭整个装置 ,防止产生的有毒气体逸到大气中。1 2 几点说明1 2 1 由于集气瓶和微型小烧杯均为透明器皿 ,故不会影响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 2 2 改进后的实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尾气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1 2 3 通过铜丝的上下移动 ,不但可以人为地控制反应的进行 ;而且能够方便地反复实验。1 2 4 实验改进后 ,学生可以观察到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随着反应的进行由无色逐渐变…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现象1 .1 铵盐与红热的铜丝反应分别各取两药匙的粉末状的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固体 ,分别盛放在 1 0 0mL的小烧杯中。取光亮的稍粗的铜丝 2 0cm ,一端绕成螺旋状 ,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 ,待铜丝烧成红热状态 ,离开酒精灯 ,红热的铜丝变为黑色 ,立即将铜丝的螺旋状部分伸入疏松的铵盐粉末中。可见有白烟产生。 2 -3分钟后 ,取出铜丝 ,伸入铵盐粉末中的螺旋状铜丝部分变为光亮的紫红色 ,其它部分为黑色。取两药匙的粉末状的硫酸铵固体 ,盛放在1 0 0mL的小烧杯中。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 ,待铜丝烧…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11页的演示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演示时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平衡混合气体中混有了氧气而导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现按如下的实验方法可以制得纯净的二氧化氮气体.一、二氧化氮的制备方法取一长约scm的细铜导线,取出里面的铜丝使成困状,再将其压成一薄片放入注射器内细口的一端.再取一长约3cm的细橡皮管紧套在注射器的细口处,这时吸入适量的浓硝酸,用夹子夹住橡皮管.等里面的铜丝完全反应后打开夹子,将注射器里面的液体排到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免有少量的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这时注射器里的气体主要…  相似文献   

12.
氢气还原氧化铜将铜丝一端绕成圆盘状或螺旋状,另一端插入试管塞内固定。将圆盘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使其表面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图1取一支15mm×150mm试管,内盛锌粒若干,再向试管内注入盐酸或稀硫酸后,迅速把灼热的表面被氧化的圆盘状铜丝伸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13.
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0.20克金属锌,将它放入100ml注射器内。 2.用注射器吸入少量水后,将注射器导管口朝上,推进活塞使注射器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并留有一定量的水。 3.接着将注射器的导管插入盛0.2mol/1HCl烧杯中吸取盐酸,拉活塞到刻度100ml处固定。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必修 )第二册 [实验五酚醛树脂的制取 ]所介绍的方法有如下不足 :1.装置及操作较复杂。2 .试管里的酚醛树脂不易取出 ,即使用乙醇浸泡 ,效果也不佳。3.每次做完实验 ,试管刷需全部更换。如果采用下列改进方法 ,则快速方便 ,经济实用。将大试管改成装青霉素的小药瓶 ,盛 1g(约一药匙 )苯酚晶体 ,再加 1mL甲醛 (约 1滴管 )和 0 .5mL浓盐酸。盖上带 5厘米长的直导管单孔橡皮塞 ,振荡。另取一个 150mL小烧杯 ,倒入 80mL沸水 ,迅速将小瓶放入进行热水浴。几分钟便可观察到小瓶内液体凝成乳白带红的固体———酚醛树脂。若…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理科月刊》2005,19(3):54-56
能力训练1 1.15~30之间的数字均可2.2.30(或2.29、2.31)2.3×10-2(或2.29×10-2、2.31×10-2)3.甲4.电子、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5.C6.B 7.C 8.D 9.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n圈细铜丝的宽度l,则细铜丝的直径为d=l/n10.  相似文献   

16.
导入新课一、师:首先我来给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请大4家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烧杯,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同时分别投入两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比另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师:怎样使溶解较慢的高  相似文献   

17.
(1)课前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于烧瓶中,塞上橡皮塞。 (2)用擦亮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并系在玻璃棒的一端,将玻棒的另一端插入单孔橡皮塞中备用。 操作步骤: 1.实验时将收集好的一瓶一氧化碳气体置于桌上,打开橡皮塞,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电磁学实验(八) 23.自制简易滑动变阻器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小薄木板两块,图钉,薄铁片,细铜丝,小刀,胶布,小木夹,电池,小灯泡,一支铅笔,导线若干。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用木板、图钉、薄铁片、小木夹等材料照图1做一个电池夹和一个灯泡座。 ②用小刀把铅笔剖成两半,留下附着铅笔芯的那一半。 ③用铜丝在铅笔上绕几圈,做成一个能紧密接触铅笔芯又能在铅笔上滑动的铜环。  相似文献   

19.
1 用刻度尺测长度 (1)观察刻度尺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要歪斜. (2)测量细铜丝直径时,须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不要出现重叠或圈距现象. (3)用两个三角尺和直尺测硬币直径时,要将硬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硬币边缘紧贴直尺,并使三角尺、直尺、硬币三者在同一水平面内. (4)认读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要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一、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演示实验1-7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反应,若按教材内容进行操作,实验效果较差。原因是试管上方存在大量空气,对产物颜色的判断存在影响,对实验结论缺乏说服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对实验稍作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实验器材:普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2支。2.实验药品:浓 HNO_3、稀 HNO_3、细铜丝(密绕卷成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