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电视文艺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过极为辉煌的“往昔”。然而,在电视观众日益成熟的电视文艺审美情趣、审美意识面前,电视文艺的生产和创作却出现了难以满足和适应庞大“市场”需求的境地。是观众审美意识成熟得过于急速?还是电视文艺创作需要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大责任面前,探讨如何繁荣电视文艺问题,无疑具有多重意义。应该承认,电视文艺在我国电视事业由发轫到发展、繁荣的历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电视这种现代传播媒介能够长期吸引和影响千百万观众的一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金昱杉 《青年记者》2022,(18):82-84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形式的一种,而戏曲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题材曾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历年星光奖“电视文艺专题片”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戏曲专题片发展历程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分析,认为戏曲专题片没落的主要因素并非戏曲没落,当下以“故事化”为创作主导的戏曲专题片若要颠覆“纪实性”原则应当慎重。同时,探讨了戏曲专题片从电视本质到文化诉求的创作理念嬗变。  相似文献   

3.
周毅 《声屏世界》2001,(11):9-11
“文艺需要批评才能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结论。当湖南电视文艺迎来一片辉煌的时候,留给文艺批评界的却是一个寂寞和无奈”。这是湖南电视文艺界…位有识之士分析了新世纪湖南电视文艺的文化姿态之后发自肺腑的一声叹息。对此,笔者亦有同感。电视文艺与电视事业与生俱来,共同发展。湖南电视文艺事业诞生三十多年来,在几千年湖湘文化的浇灌下,在几千万电视观众的呵护下,在湖南电视人的苦心经营下,湖南电视文艺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捧回“飞天奖”“星光奖”“金鹰奖”等全国性电视文艺奖百多项。  相似文献   

4.
记者:纵览近几年的电视文艺,感触最深的是,晚会纷呈、综艺荟萃,电视有效地促进了文艺的繁荣。1992年又有新的栏目问世和成功的晚会举办,您认为过去一年的电视文艺最可喜的成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电视文艺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可能在全世界.中华民族是最青睐电视文艺、最青睐电视剧的.迄今为止,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视剧像中国的电视剧这般繁荣,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电视文艺晚会像中国的电视文艺晚会这样受众广泛.电视文艺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视传媒,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结缘所产生的新生的文艺形式,其特点是繁花似锦.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本身门类就很多.电视与戏曲结缘有电视戏曲,与音乐结缘有电视音乐,与小品结缘有电视小品……电视文艺晚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周建琳 《今传媒》2011,(7):94-95
在媒体消费时代,电视文艺作品的创作日益呈现出追求简单消遣的生产模式,放松了电视文艺作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关注以及艺术品质方面的追求。电视文化环境的培养,需要广大电视文艺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能自觉抵御低俗思想的侵袭,以健康向上的生产思想和严谨务实的创作态度,来推动我国电视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使电视文艺在繁荣社会文化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焱 《记者摇篮》2010,(7):60-61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日益繁荣、发展,电视节目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多元竞争中艰难前行的电视节目以怎样的思维、怎样的内容、怎样的形式来创办,这已成为电视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我认为“创新”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惟有创新,才有价值。创新让电视节目更具欣赏性,惟有创新才能让电视节目摆脱固有观念、固有模式的羁绊,开辟一条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当今,电视以及其特点所构成的电视文化,不再成为现实的行为基础。八十年代。以中央电视台的文艺、体育、政论性栏目的出现和“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电视开始更多地以艺术的方式渗入文化的内涵,由此使得电视在保证“喉舌”作用的同时,娱乐性功能成为电视又一重要的特点。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用“好看不好看”这样一个通俗文化的概念来谈论着电视,选择着电视,而不是象从前那样以“重要不重要”作为观看电视的出发点。在中国电视文化起步与发展的最初阶段,电视文化在极其单纯的“艺术”品质和“高雅文化”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借鉴域外电视文化的制作经验,要极短的时  相似文献   

9.
王晨 《新闻前哨》2004,(4):42-42
文艺广播是整个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艺广播在接受受众审美趣味方面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局面。应该说,这种局面为广播人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为繁荣文艺广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决不意味着放弃最基本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从平民视角出发办文艺广播在当前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这也是广播人贯彻落实“三贴近”方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观众参与”成为电视圈内一个使用率最高的词汇。观众参与何以有益于丰富电视屏幕?观众参与如何积极推进电视事业的繁荣?观众参与怎样才能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怎样看待日趋发展的“参与现象”?这里,我们权且从电视与观众所构成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莹莹 《今传媒》2016,(4):23-24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电视文艺心态,并且催生出一大批新的文艺形态,所以电视文艺的变革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变革.互联网的发展既是对电视文艺的挑战,也是发展机遇.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文艺的节目质量成为迎接互联网挑战的最佳武器.本文通过概述电视文艺的发展,讲解互联网对电视文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定义在我国,电视评论是伴随着我们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年轻的新闻文体。它脱胎于报纸和广播的新闻评论,同时,又逐步发展了自己的电视特色,如出现了“电视讨论”、“电视讲话”、“主持人评论”、“口头评论”、“图像新闻述评”等具有鲜明电视特色的电视评论形式。电视新闻评论,作为电视评论中形式最常见、影  相似文献   

13.
日前,北京晚报副刊中心的同志谈论2000年办文艺副刊的设想,谈如何改进工作。这再次引发了我对办文艺副刊的思考。共想了三个问题,姑谓之“三题” 休闲性我认为,文艺副刊的本质是休闲的。 人们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读读报纸的文艺副刊,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休息和放松,是为了得到轻松和愉悦,并在轻松愉悦中得到陶冶或精神上的寄托;而绝不是把已劳累了一天的身心再重新紧紧地绷起来。这就是读者对文艺副刊最基本的要求。 办文艺副刊者,绝不能忽视读者的这一最基本的要求,而应从这一要求出发,来考虑文艺副刊如何办。 正是为了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电视文艺”的内涵不包括电视剧,是指电视台文艺中心(部)所采拍、编创的文艺节目,如音乐、戏曲、文学、文化、综艺、游艺栏(节)目和电视晚会等。我接触和参与电视文艺近十年,深感自己勤于实践而疏于总结。虽有一定经验,但往往易成为思维定势和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是电视编导应当具备的基本的思维特征,也是电视编导积极创新的重要标志。随着电视节目创作观念的日新月异,对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电视编导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创新自己的创作观念,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各显神通,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相似文献   

17.
40年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成立。从成立之初艺委会就担负起引领电视文艺创作方向、推动电视文艺繁荣发展的职责使命。40年来,艺委会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坚守评奖评论的主责主业,以优秀作品评选推介有力引领创作;始终积极推进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在电视文艺行业建立了纽带、架设了桥梁。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走过的40年,见证了我国电视文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在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视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精品迭出,电视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有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新时代也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弘业培元、立心铸魂为己任,自信自强、守正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的文艺格局也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以“影像文艺”为主要代表的文艺新时期已经到来。特别是电视文艺,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已经以极大的优势改变着文艺的传播方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电视文艺当前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客观而自然地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而电视文艺中尤为引人注目、首当其冲的就是电视剧,  相似文献   

19.
佟霏 《大观周刊》2013,(12):20-20
价值取向作为电视文艺的目标和追求;伴随着电视文艺的改革不断更新,从外部因素对电视文艺与社会文化、主体需求之间进行考察,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的途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当代精神的要求这几个方面。当前电视文艺节目肩负着“文化强国”的重大使命,其坚持正确健全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概况: 我国的电视美学研究,是与电视事业发展几近同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发展水平是齐头并进的。从总体上说,我国电视在实践上的腾飞是在80年代中后期,电视美学研究的活跃与繁荣也是在这个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可以说,这10年的电视美学研究,也大体上概括了当代中国电视美学研究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