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以"荣"与"耻"对照的方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要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在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指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并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六个结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荣义知耻,德之大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化;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视市场关系的泛化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严重影响,而要使"八荣八耻"成为社会风气,还必须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和对某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发掘和利用关于"荣辱观"的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处于缺失、虚置状态。在全球化语境下,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缺失,思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对人们荣辱意识的培养,成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在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路径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构建与时俱进的内含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精神,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要科学依据,把握这门课程的逻辑起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大学生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明确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途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杨雪萍 《教育与职业》2008,3(17):127-129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追求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探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价值目标和道德标杆.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帮助学生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从而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刘峻峰 《教育探索》2008,(9):116-1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好三个“注重”: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性。必须努力构筑好五个“平台”:舆论教育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育平台;校园文化教育平台;长效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10.
赵永明 《文教资料》2008,(4):206-208
当前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价值目标和道德标杆.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帮助学生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从而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相似文献   

11.
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的根本看法,是指导课程实践的方法论。传统课程以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为核心。新课程观强调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的转变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纲要精神的落实,会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它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主动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明确该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特征是课程实施的先行条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努力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寻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望获得实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关于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的观念与主张。在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呈现出从“权威管理”向“民主管理”、从“主客实践”向“交往实践”、从“共同课程”向“共有课程”的转变。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责的分配变化,而且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管理价值择取的深刻变革。全面把握和自觉实践新的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面临的意义重大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生物新课程实施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以四川为主的72所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特别是乡镇中学学历不达标的比例较大),教学资源匮乏,教材适用性不强,教学评价体系滞后,实验教学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新课程实施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现在新课程设置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乡镇中学推行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心理状况,采用自编的《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的调查问卷》对江苏省盐城市近500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新课程持基本支持态度,但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不适应新课程的评价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面临困境,现行高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基础教育课程创新为时代背景,反思指令型课程范式及其弊端,进而论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资源和评价诸方面的一系列理念创新,要求全方位转变教师的职业角色,即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成为新课程的创新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成为新人格的塑造者、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兴趣课程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课程观是以儿童兴趣为取向、选择和组织课程教材的思想观点,它是西方近现代儿童中心理论和兴趣学说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其演进过程、编制原理和基本主张反映出课程、教学和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既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当前,如何在发展兴趣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兴趣课程论,是我国课程教学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对高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及课程设置都已严重落后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已有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与改造,进行合理的重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抽样调查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新课程实施不利因素的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困难、教师获得新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等情况,结果表明,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清晰,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不足,投入感不强;学生基础差,难以适应新课程;课程资源匮乏,评价改革滞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