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图书馆学研究也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些成为在世纪之交图书馆界热门话题"回顾"与"展望"要涉及的内容.回顾就要总结,就必然有所评价.已有不少总结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章.但是罕有如何进行评价的论说.笔者觉得有必要就这题目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剑岚、范并思在一篇综述性论文中,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潮的特点精辟地归纳为“感受知识经济走近数字化时代”。新旧世纪之交,一方面知识经济大环境给图书馆事业带来巨大机遇,为图书馆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事业又受到巨大的来自技术的压力。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而引发了对图书馆学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图书馆学研究的特性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议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学研究比以往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说,可操作性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所谓图书馆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是指  相似文献   

3.
2000-2002年图书馆学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述本综述首先要提及的文章是《图书馆学研究与学术尊严》,这篇于2000年初发表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也许没有太多人关注,笔者提及它是为使用一个词汇“学术尊严”。世纪之交3年的图书馆事业,凭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关注程度上升的东风,加上上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全球性数字图书馆研发高潮,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没有什么显著标志,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在平静的发展中,中国图书馆事业已经成为了有尊严的事业。自图书馆事业在中国出现以来,  相似文献   

4.
2023年11月10日至12日,第八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进路”。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专家自由发言、热烈研讨,具体内容包括图书馆学元问题及相关理论、一级学科更名下图书馆学的坚守与拓展、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关系等。此次研讨会是对目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也是对未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高屋建瓴的展望。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5.
博客选萃     
本辑的主题是“展望2008年”。第一篇是程焕文教授的充满激情、豪情、责任感、使命感的新年致辞,可谓是冬去春来之际图书馆学博客圈的上乘之作,展示了他作为新浪图林博客圈圈主的风采,表达了他对博友的要求,希望大家写好博客,使之成为图书馆学创新的公共空间和孵化器,使之成为图书馆学的强大的传播工具和舆论平台;第二篇是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刘炜所长个人的新年计划,实际上也是一篇学术展望,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数字图书馆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尤其是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学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篇新年计划也表现了一个学者的严格的自我要求,有志于学问的青年朋友们不妨学学刘博士,也编制一份自己的新年计划。惜时如金、循序渐进是学者必备的优良品质,这样的好习惯,早日养成,早日受益。 让我们和以上两位一样,保持一份对个人、对图书馆事业无限幢憬的心吧!只要图书馆事业还没有泯灭每一个从业者的憧憬的心,那它就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云计算与图书馆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计算和图书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通过对近两年发表在10种图书馆学期刊上的19篇研究文章的分析,介绍图书馆学领域研究云计算的现状,总结研究的特点,找出现阶段研究中的不足及其原因,展望5个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为实践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受学会理事会的委托,我代表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对2006年和2007年两个年度的征文活动作如下总结。2006年度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04篇,2007年度收到征文80篇。两年共收到应征论文184篇。经过学会的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论文78篇,其中:2006年48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20篇;2007年30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4篇。通过对论文的评选,我们感到这两个年度的征文具有这样三个方面特点。第一,体现了我省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学术研究的历史高度和时代特点。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同行都十分清楚的一个事实是,图书馆学是一门以图书馆事业及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学科基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这样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其最为根本的学科特征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直接相关性和对人类文明进步历史水平的表征性。这样,能否反映图书馆事业实践社会发展水平的历史高度,就构成了评价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指标之一。当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特点是,全球化和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的社会信息化历...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思考(一)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世纪之交,人类又面临着一个严肃的时刻,面临着挑战和选择。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图书馆学研究者们以其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在冷静追忆着一个世纪以来学科发展的历程,并满怀热忱地展望下个世纪的学科前景。其情其志,让人肃然起敬!本刊获悉青年学者刘迅(东北师大图书情报学系)、范并思(华东师大图书情报学系)二同志正以通信的形式深入探讨世纪之交图书馆学的重要命题。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本刊从本期起陆续将他们的有关通信刊出,以飨读者。并欢迎广大读者也一起来思考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欢迎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图书馆学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学论著,对图书馆学的理论问题,给予较多的关注。这些论著努力探讨图书馆工作的本质和职能,注意研究和总结图书馆工作规律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着重讨论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关系等。在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中,也提出了若干与以往不同的见解,如有人对“图书馆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也有人认为图书馆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里面包含图书馆,还有人论证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索传军 《图书馆论坛》2021,(5):20-25,29
文章首先从《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沙龙学术共同体倡议》《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行动倡议》分析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界的集体焦虑现象;然后以“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基于库恩关于学科发展的理论展开分析,发现我国仍然处于经验图书馆学时期,相关研究以社会热点为主,主要研究问题来自学科外部而不是学科内部。文章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发展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学本质上是关于“知识对象”描述、序化与发现的科学;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管理为轴心、以知识服务为重心,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土化"及"图书馆学本土化"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近几年图书馆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有关“本土化”的讨论进行了简略的回顾与梳理。从学术命题规范的角度检验了“图书馆学本土化”命题,认为“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对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的完成是以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为支撑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近五年(2006—2010)发表在12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702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文章进行分析,介绍了图书馆学领域运用研究方法的现状,总结出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并找出现阶段存在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论世纪之交的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世纪之交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地位及名称规范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研究的完成是以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为支撑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近五年( 2006-2010)发表在12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702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文章进行分析,介绍了图书馆学领域运用研究方法的现状,总结出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并找出现阶段存在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理论的提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和图书情报学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适应新世纪学科发展和事业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会将共同举办主题为“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图书情报事业纵横谈”学术研讨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会议主题: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图书情报事业纵横谈。分主题(供参考)为:(1)图书情报基础理论研究;(2)图书情报业务研究;(3)图书情…  相似文献   

16.
博客选萃     
本次选四篇博文。第一篇,程焕文教授呼吁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一流图书馆。据我所见,这也是叶鹰教授某篇论文的研究结论,可惜的是真正搞教育研究的总是当局者迷,对这个简单的现象却看不透,或视而不见,应该在这里再提醒一下。第二篇和第三篇,编目精灵老师和超平老师分别介绍当前在国内比较畅销的与图书馆有关的书籍——《夜晚的书斋》和《杜威——触摸世界的小镇图书馆猫》中的有趣内容。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软图书馆学”的性质,介于文学和图书馆学之间。此类书的流行启发我们:不要整天板着脸孔、端着架子写所谓的学术论文啦,那是硬图书馆学,只能在小圈子里互赏,大众不待见,要扩大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影响,还是多写点软图书馆学著作吧!好在如今博客兴起,软图书馆学一类的文字越来越多了,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的博客还率先出了书,可以说,软图书馆学家的时代来到了!  相似文献   

17.
倪波先生是我国图书馆学家.文章论述了倪波先生的生平、著述以及在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思想.主要总结了倪波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学科问题、理论图书馆学、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电子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与实践的研究、跨领域或跨国家研究合作,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图书馆研究等7个方面提出了在世纪之交我国图书馆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思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时,我们应该认真读一读这种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这部“教科书”。建国以后头三十年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有两大特征:其一,承袭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传统,理论研究设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二,理论研究以关于研究对象、学科定义、学科性质等“学科原理”课题以及关于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地位等一类“图书馆原理”课题为“热点”。我们看到,揭开建国以后第一次图书馆学研究高潮序幕的便是“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七十年代末,中国学术迎来了建国以后的最好时期,并掀起一股理论热。科学在复苏,图书馆学也在复苏。这时,审视理论现状,我们感觉到(而且只是感觉到)图书馆学理论太少,理论层次太低,学科不成体系。与其它学科的横向比较,则让人们屈辱地感受到图书馆学理论的寒酸,感受到了图书馆学地位的低下,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于是,虽然也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三种图书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理论领域存在三种不同形态的图书馆学。第一种图书馆学以图书馆活动的流程或要素的理论描述和总结为主要内容,可称为“实用图书馆学”;第二种图书馆学的基本特征是对图书馆活动或图书馆学理论的各种概念进行辨析和演绎,可称为“理念图书馆学”;第三种图书馆学尚无适当名称,其研究目的是解决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三种图书馆学的概念,是我们认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概念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