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秦琼 《新闻世界》2012,(6):83-84
在网络媒介日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的当下,曾经处于霸主地位的电视媒介的地位受到严重的消解。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介要寻求发展,重塑昔日光辉形象,需要进行定位的重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传播姿态的转变,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加强社会担当,做好分众化传播。电视的未来仍然在观众身上,然而电视却不再是作为大众媒介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的作为伴随媒介、社交媒介而存在。  相似文献   

2.
在广告活动中,大众媒介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充当媒介,将产品、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从而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起着广告媒介的作用。除了一些大众媒介、日益兴起的网络媒介外,还有着包括楼宇液晶电视、卖场终端电视、手机电视等更为分众化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自报纸媒介开始,近年延伸至电视媒介、广播媒介,最后进入网络媒介领域.网络媒介深度报道现状如何?有何操作策略?该文分析了当前网络媒介深度报道的现状,指出了其局限,并针对"网络媒介实施深度报道应如何操作?"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介是现代新闻传播学的最新形式,网络的技术特点使得传统的媒介形象产生了深层次的转变。本文以网络媒介的基本概念介绍作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介对媒介形象的影响。网络媒介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新媒介形式,在即时性和不可控性特点的充分发挥中,对传统的媒介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媒介形象,对新闻传播的媒介形象时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布热津斯基曾在1993年预言:在21世纪初,我们将面临媒介的全面失控.如今,媒介失控已初见端倪,但却不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电视媒介失控,而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媒介面临失控.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媒介失控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一系列恶果;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媒介失控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社会动因.根据国际学术界关于网络媒介失控理论研究最新思路,完全可以找到防范和应对网络媒介失控的路经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第四媒介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常把网络媒介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笔者认为这一说法颇为片面,并在去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会议上提出要对网络媒介作出正确的定位。事实上,网络媒介已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是相于对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人类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而不只是所谓的“第四媒介”而已。上述看法得到了许多与会学者的赞同。在这里我想对此作一些补充阐述。  相似文献   

7.
人们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都离不开网络媒介,网络已成为当今诸种媒介中最为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本文选取"媒介环境学"的文化批评意识这一研究角度作为研究网络媒介的切入点,对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进行探讨,以媒介环境学派的批判理念为基础对网络媒介环境的社会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周敏 《视听界》2014,(1):41-4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网络媒体给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不同信息媒介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以及网络在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敏 《出版广角》2016,(14):6-8
本研究尝试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网络媒体给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不同信息媒介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以及网络在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涵 《青年记者》2017,(32):78-79
网络媒介批评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产生的新事物,可以定义为:批评主体以网络为载体,对媒介现象与传播行为作出的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此定义中的批评主体包括所有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心声和意见的公众与媒体自身.①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为网络媒介批评研究的新领域,媒介批评呈现出公众参与、传受平等的局面,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冷眼看电视”为例,分析在微信这一领域媒介批评的新形势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慈璇 《采.写.编》2022,(2):111-112
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网络媒介为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存在不良信息、迷惑广告多的问题。另外,对当下不同种类的热门网络媒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提升媒介信息辨别能力的解决方法,主要有辨别媒介种类、筛选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理解广告本质。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介的特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运用网络媒介传播,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转变角色、转变思维,转变传播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并提出了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与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介素养指网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微媒体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社会各阶层都受到微媒介平台传播的影响,微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处于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之中,如何改变传统电视媒介由于体制和技术的原因,所造成的线性单向传播方式,一直是媒介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网络媒介对电视传播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分析,力求探索电视在网络媒体冲击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城多报”、“厚报时代”的到来,宣告了报纸媒介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现在的“供过于求”,传媒市场的“过剩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眼球”成为传媒竞争成败的关键。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媒体的首选。对于报纸媒:介来说,活动策划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就目前的情形看,电视媒介的强势和网络媒介的崛起,弱化了报纸媒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如何合理选择和接触网络、如何正确理解和鉴别网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媒介素养成为一个亟需讨论的问题。文章就网络媒介素养对既有媒介素养的拓展、其主要内容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广泛的开放性和深度的参与性、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空间的全球性和时间的无限性,充分满足了受众知识信息的需求,它对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影响日益显现,我们决不可忽视。图书馆人应该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以新媒介为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搭建图书馆实时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图书馆在网络媒介与手机媒介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策略,进而达到知识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逐渐融合,电视的受众也由被动接收消息转变为主动选择信息,互联网时代SICAS理论模型的演变和这样的趋势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基于SICAS理论,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对电视写作的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网络剧的传播优势、媒介依赖的表现特征、媒介依赖的产生机制分析网络剧背后的网民对于媒介依赖问题,与电视时代"容器人"说法的担忧有一定共性。因此,引导受众健康、合理面对和应用网络媒介,提升媒介素养,构建理性的传播生态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艳 《新闻窗》2008,(6):93-9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媒介正与传统媒介日益融合,这种数字化的整合将人类所有传播模式融为一体,构成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网络媒介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流通,促进了全球化信息资源市场的形成,而媒介融合提升了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层次,新闻媒介的商业性得到了很大的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