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HIGHT进行了差分故障攻击. 攻击采用单字节级的差分故障模型,在倒数第3轮和倒数第4轮进行故障诱导来恢复密钥. 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大约32次故障诱导便可恢复密钥,分析的计算复杂度约为256. 模加差分表预计算的复杂度为23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ARIA在不可能差分分析下的安全性.通过对算法扩散层的分析,给出了ARIA中间状态在加密过程的差分传递性质.在此基础上证明了6轮ARIA不存在使得输入输出差分重量小于10的不可能差分路径,同时证明了在输入输出差分重量为10的情况下6轮ARIA只存在2类形式的不可能差分路径.利用构造出的这2类不可能差分路径,从理论上证明了6轮ARIA不可能差分攻击的最优结果为:2120个选择明文和294.5次6轮加密.  相似文献   

3.
分析Loiss算法在抵御猜测确定攻击方面的安全性,并给出一个猜测确定攻击的方法.该攻击方法避免对Loiss算法中BOMM结构的寄存器进行直接猜测从而降低了攻击复杂度.最终攻击的时间复杂度为O(2247),数据复杂度为O(252).  相似文献   

4.
对NTT公司近两年先后推出的分组密码算法E2和Camellia的特点及设计技巧进行了详细讨论.首先,指出Camellia的FL和FL- 1 函数的特点,利用此可以对Camellia进行中间相遇攻击 ;其次讨论E2和Camellia变形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如果采用一个S盒,则截断差分密码分析对 10轮的Camellia 构成威胁 ;而设计者称10轮Camellia对截断差分密码分析是免疫的,这说明采用 4个不同的S盒对Camellia的安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一结果显示截断差分密码分析对 1 2轮E2 构成威胁,这反映了扩散层P选取不但要求它的分支数,而且应尽力减少它的循环差分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病原菌及其指示菌的数量变化状况.检测对象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军团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uid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8拷贝数/mL左右,从进水到出水减少了2个数量级;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2~103拷贝数/mL左右,数量较少,并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到检出限以下;军团菌16SrDNA基因在氧化沟内检出量较小,大约是10~102,但在出水样品中的数量与进水差别不大,在104~105拷贝数/mL左右.  相似文献   

6.
应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计算锂原子1s2ns 2S,1s2np 2P,1s2nd 2D和1s2nf 2F系列束缚态和相邻连续态的本征量子数亏损,并拟合得到量子亏损函数,进而计算1s2np 2P系列n=7~60的电离能和量子数亏损,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值相符合.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锂原子1s22s→1s2np1/2偶极跃迁光学振子强度,结果表明,通过包含单、双电子激发组态考虑电子关联作用,计算结果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使用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CASSCF)和多组态的二级微扰理论(CASPT2)方法,对C6H5CN+离子去CN的光解离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12B1, 12A2, 12B2, 22B1 和 12A1电子态的去CN解离势能曲线.通过对渐近产物的能量、构型、电荷和自旋密度布居的分析,得出结论:12A1, 12B1, 12A2, 22B1 和 12B2的解离产物分别为C6H+5 (X1A1) + CN (X2Σ+)(第1解离限),C6H+5 (13B1) + CN (X2Σ+)(第2解离限),C6H+5 (11A2) + CN (X2Σ+)(第3解离限),C6H+5 (11B1) + CN (X2Σ+)(第4解离限)和 C6H+5 (X1A1) + CN (12Π)(第5解离限).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针对双随机光学相位加密系统的无约束最优化攻击算法.在已知明文条件下,首次将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的攻击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无约束最优化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相应的攻击算法设计中,采用拟牛顿矩阵代替Hessian矩阵以准确获取系统的密钥,避免传统牛顿法需要计算Hessian矩阵的逆等严重缺陷.同时,因有效利用拟牛顿矩阵的正定、对称、可迭代求逆的特点,新的攻击算法具有恢复效果好、收敛速度快、初值依赖弱、鲁棒性较强等优势.此外,本算法所需约束条件较少,可方便地移植到其他光学加密系统的攻击中.  相似文献   

9.
根据非相对论加相对论修正的原子能量表达式,结合实验能级拟合方法计算Sm原子的精细结构能级。对于基组态[Xe]4f66s2的能级,通过对比不同拟合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得到各参量对能级的影响规律。对于奇宇称组态4f66s6p+4f55d6s2的能级,利用22条实验能级,得到134条已知能级较精确的拟合计算值。对于偶宇称组态4f66s2+4f65d6s+4f66s7s的能级,利用17条实验能级,得到65条已知能级较精确的计算值。最后,标识了5条高激发态偶宇称4f67F)6s7s5FJ(J=1~5)谱项能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于低轨卫星突发通信系统的多相调制信号存在性检测方法,并完成其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针对应用,进行了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性能仿真.新方法使用E[(I2+Q2)2]作为检测量,具有简单的数字结构,便于星上实现.  相似文献   

11.
借助环绕定理和非线性分析技巧,研究如下一类带Hardy-Sobolev临界指数和权函数的半线性椭圆方程 - Δ u-μ u |x|2 =λu+K(x) |u|2*(s)-2u |x|s , x∈Ω; u=0, x∈Ω, 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 R <em>N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开区域,0∈Ω,N≥5,0≤s≤2, 0≤μ≤ N-2 2 2, λ>0,K(x)是 上有界正函数.  相似文献   

12.
溶解碳随森林溪流水体流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溪流水体溶解碳输出的潜在能力,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溪流径流量最大的降雨季节,在集水区4.31 km2的范围内,调查所有15条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集水区面积溶解碳的最大年输出速率为12.99×103 kg·km-2。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集水区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3.56×10-2、2.12×10-2和1.43×10-2 g·m-2·d-1;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溪流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2.01×103、1.20×103和0.81×103 kg·m-2·d-1。长度大于30 m的溪流,全碳和无机碳的浓度表现为源头>入河口,而有机碳的浓度则相反;长度小于30 m的溪流,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浓度均表现为入河口>源头。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季节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水体流动导致大量溶解碳的流失。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高山森林陆地系统与水体间的生态联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