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探究页岩气井压裂作业过程中,滑溜水压裂液对不同沉积环境(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利用盆地深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仪,模拟地层条件(100 ℃,50 MPa)下滑溜水压裂液注入过程中与不同沉积环境页岩的相互作用实验。通过对比反应前与反应72 h后3套页岩样品矿物组成、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变化,对不同类型页岩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滑溜水压裂液处理后的不同沉积环境页岩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海相页岩反应之后,碳酸盐矿物发生溶蚀,形成大量直径为2~8 μm左右的溶蚀孔,导致纳米孔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减小。因含有较多的伊/蒙混层矿物,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遇压裂液容易发生膨胀、分散作用,导致其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减小。该实验结果为研究滑溜水压裂液对不同沉积环境页岩储层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为压裂液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853块属于砾砂岩低渗透油藏,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投入开发的沙四段孔隙度、渗透率极低,层多、井段跨度大,在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滤失量大,遣缝困难,容易造成砂堵,压裂施工难度大。在分析前期水力加砂压裂改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岩心伤害实验、区块地应力场的教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水力压裂的前期研究工作和整体压裂改造开发进行了研究。目前已在现场实施压裂改造14口井,采用了转向、投球分层、暂堵等多种压裂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CO2泡沫压裂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改造,压裂液难以有效返排出地面,对储层产生较大伤害,为了减少水基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采用CO2泡沫压裂技术能达到压裂液压后自喷、快速、有效地返排。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由于CO2压裂减少了水溶液进入地层,对水敏性地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泡沫本身的特性使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携砂性能,可以较好地携带支撑剂进入地层,特别适合于低渗透、低压及水敏地层的油气藏改造。  相似文献   

4.
通过泥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地层泥页岩组成特征及吸附性能.结果如下.1)研究区泥页岩TOC含量为0.13%~8.58%,平均含量为1.98%;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少量Ⅱb型;Ro值为0.61%~1.48%,平均值0.93%;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为主.2)TOC含量增加,吸附量增大;Ro值增加,单位TOC的最大吸附量增加;粘土矿物吸附性与其类型有关系.3)脆性和脆-韧性变形的泥页岩等温吸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营11断块沙三段储层岩石薄片分析、X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资料,从分析储层微观特征入手,对储层的潜在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该断块油气层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储层工作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关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对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场演化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线弹性变形条件下,均匀岩石模型和含雁列构造岩石模型在加载情况下的弹性热效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力学理论相当吻合,为进一步研究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致密砂岩气未来潜力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研究区,通过显微镜下观测、毛细管压力曲线测试、孔渗测试和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天然气在致密储层中的充注运移特征. 结果表明,1)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以溶蚀孔与槽型孔为主,孔隙半径主要在0.1 μm左右;2)致密砂岩储层的渗透率与孔隙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渗透率主要受孔隙结构与裂缝发育控制;3)天然气在致密砂岩储层中运移需要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越高,需要的启动压力梯度越小;4)岩石中裂缝发育会显著降低启动压力梯度;5)致密砂岩中天然气的运移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单个气泡游离聚集-形成连续相-连续相运移.  相似文献   

8.
疏松砂岩油藏在开发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出砂问题,导致储层物性改变,在储层中形成高渗条带甚至大孔道,加剧油藏的非均质性,影响油田的开发动态。综述了疏松砂岩油藏高渗条带识别技术的9种方法,讨论了大孔道的形成影响因素。运用生产特征方法和示踪剂方法对油田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判断高渗条带的存在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9.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水敏指数0.7-0.9,强水敏是制约谊油藏能否热采开发的关键。针对储层中的膨胀性粘土,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测试技术,开展了粘土膨胀特性研究;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开展了热采过程中储层矿物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粘土含量高、储层微孔隙发育是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热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有利于降低水敏对储层的影响,油藏采用注蒸汽热采方式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沾北3块沙一段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前虽进行了钻探,但由于对储层平面展布认识不清,效果不佳,因此,一直未能进行整体开发。为了加快该区勘探开发的步伐,为油田增储上产服务,深入研究目的层段的储层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及微观孔喉结构模式,并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不仅对于拓宽沾北地区的找油气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济阳坳陷其它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摸索经验,提供技术积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已有的工程实践表明,页岩在大气环境或干湿循环作用下,极易风化、碎落,对公路建设有很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一条山区公路20年来的观察记录,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页岩作为软质岩,在公路工程活动中对公路危害很大。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页岩的工程性质认识不足,导致公路通过页岩地段病害频频出现。因此,掌握页岩的工程特性,正确选择针对危害的防治措施,将可以减少公路后期的维护和病害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工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效、高速、高精度的特点,但其影响因素也很多,其中对刀的精度决定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控车加工时的编程原点、加工原点的概念及对刀的基本原理,并详细说明了GSK980TD数控系统数控车床试切对刀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岩体工程中,由于扫描测量角度、障碍物的阴影和遮挡等因素,使用激光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岩体点云数据往往包含孔洞,影响后续三维重建的效果。现有的修复方法主要针对规则的点云数据,依据孔洞邻域信息对点云孔洞进行修复,对岩体点云孔洞的检测与修复效果欠佳,且效率低。从岩体点云数据特征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提取的岩体点云孔洞检测与修复算法。首先,应用一种优化的区域生长算法对岩体点云进行平面提取,然后遍历所有点云并检索其k邻域点集,将其映射至对应平面,计算邻域夹角,实现孔洞检测;最后将点云孔洞根据边界点集的对应平面数量进行分类,在对应平面上新增采样点实现点云孔洞修复。本算法通过平面提取实现了点云数据的去噪和平面拟合过程,简化后续的孔洞修复流程,降低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对大型不规则岩体点云孔洞的检测、修复准确率和运行效率更高,修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武钢金山店铁矿是全国闻名的三大难采矿山之一,其地质条件复杂,矿岩松软破碎,夹层多,落矿爆破后眉线口极易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下排炮孔的装药及矿石回采。根据金山店铁矿地质特点和开采技术,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眉线口的破坏机理,并提出保护眉线口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岩体点云配准是岩体三维重建与分析的基础。经典的点云配准方法虽然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普通点云,但对于岩体点云并不能获得足够的精度。由于岩体点云表面结构复杂,且大部分区域为平面,基于岩体点云的这些特点,提出通过几何特征逐层过滤匹配点的岩体点云配准算法,引入匹配点对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以及曲率、主方向等几何特征逐层过滤匹配点对,精确地找到匹配点对。在不同岩体点云上的实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度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选取迄今世界上唯一发生过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湖北恩施渔塘坝为研究区.研究结果表明,在渔塘坝废弃的 石煤堆"和富硒岩段,首次发现了多形态、多成因的自然硒和硒铜蓝、水硒铁石等硒的独立矿物,证实了富硒岩石中自然硒的存在.富硒岩石中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为主.元素硒的形成过程是影响风化岩石硒释放、转化和迁移的重要因素.富硒岩石是渔塘坝高硒区形成的直接因素.硒中毒的高风险主要受玉米硒(主食)的控制,渔塘坝目前依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7.
《人体材料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材料力学研究人体骨、肌肉、韧带等材料的力学性质 ,为科学训练及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创建了人体材料力学课程 ,建立了其理论体系 ,编写并出版了教材 ,并制作成网络教学版 ,利用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较常采用的爆破加挂网、立拱架、喷射混凝土技术,提出槽喷混凝土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这种技术是先沿着开挖工作断面周边开挖出一个具有一定厚度与深度的超前单元槽孔,在槽孔内安放钢筋笼或预制的型钢钢架,然后喷射混凝土,逐步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拱圈的施工方法,具有人为可控性好、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对围岩扰动小等优点,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压下岩石表现出流变性质。流变参数是数值模拟地球动力过程必需的重要参数。获得流变参数需要借助于室内的高温高压蠕变实验以及野外的地球物理资料观测的反演。对单矿物的高温高压实验比较多,多矿物组成的岩石的实验则较难较少。本文探讨在单矿物流变参数已知的条件下,能否运用有限元法,计算多矿物岩石整体的流变参数。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高温高压实验获得的参数可以对应。即使矿物力学性质可以近似为各向同性时,如果矿物排列有优势方向(例如存在面理的花岗质糜棱岩),计算表明岩石整体会显示各向异性。当加载外力与矿物面理方向垂直或平行时,岩石的等效黏滞系数较大;当所成角度为30°左右时,等效黏滞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多种有希望在21世纪替代石油的运输船舶能源进行了分析讨论。笔者认为,液化煤、水煤浆、页岩、焦油砂、甲醇和酒精等几种能源将有可能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并对核能、木炭、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和植物油等能源用作船舶动力的局限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