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集兰州冬季采暖期及夏季PM2.5样品共60个,通过DRI 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结果显示:冬季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39±13.88)μg/m3和(13.80±5.41)μg/m3,夏季分别为(9.74±3.30)μg/m3和(4.44±2.00)μg/m3,冬季污染远高于夏季. 冬夏季OC和EC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6,表明冬季兰州PM2.5中OC和EC的来源相似. 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冬夏季分别为(8.48±6.10)μg/m3和(3.07±2.20)μg/m3,约占OC含量的(22.46±11.93)%和(31.29±18.51)%,表明兰州冬夏季PM2.5中OC的来源均以一次排放为主,夏季二次源贡献高于冬季. 对8种不同温度段碳质组分分析表明,兰州冬季生物质燃烧较夏季有所增加,夏季可能主要为机动车尾气.  相似文献   

3.
生活污水中约 80% 的氨氮来自尿液,收集尿液并脱氮处理可极大减轻生活污水处理负荷.本实验用Ti/RuO2-TiO2 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在有机玻璃电解槽中研究考察电流密度(20~100 mA/cm2)、储存尿液初始 pH(9~12) 以及 NaCl 投加量(4~16 g/L) 对储存尿液(250 mL)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氮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 80 mA/cm2, 初始 pH 在 11 左右,NaCl 投加量为 8 g/L,电解时间达到 270 min.在此最优化条件下,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是91.83%和88.34%;处理 1 L 尿液消耗 0.311 kW·h 电能.可见,该方法具有快速、低能耗、高效优点,在源分离尿液氮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体化厌氧氨氧化SBR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不同粒径(R1:0.2~0.5mm、R2:0.5~1mm、R3:>1mm)颗粒污泥的脱氮性能及不同C/N比对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1、R2、R3的AOB活性依次降低;NOB活性R2最高,其次是R1,最低是R3;厌氧氨氧化菌活性R2最高,其次是R1,最低的是R3。C/N比升高过程中,颗粒形态发生变化,镜检显示中间红色部分减少,外围出现黄色包围圈,总氮去除负荷由0.59kg/(m3 ·d)降到0.34kg/(m3 ·d),总氮去除率由94.75%升到95.07%后降到87.55%。结果表明CANON工艺的C/N比不宜超过1.5。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线的气溶胶质量浓度与光学特性观测资料,对广州地区进行研究,得到下列3个结论.1)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当PM1大于60 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变化不明显;当PM1小于60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迅速升高.2)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在70%~80%范围内时,只有当PM1的质量浓度小于40μg/m3,能见度才能达到10km;而当相对湿度为80%~85%,PM1的质量浓度必须小于20μg/m3,能见度才达到10km.3)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f(RH)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式:f(RH)=0.6+0.133×(1-RH/100)-1.633,本地化的f(RH)与美国能见度观测网IMPROVE的湿度增长曲线在相对湿度为50%~80%之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柳杉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1.89×104只/m2,共60类,分属于5门10纲25目.林窗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高于林下,并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枯落物和10~15 cm层土壤动物密度林窗大于林下,0~5 cm和5~10 cm土层林下高于林窗,其中0~5 cm层差异显著(P<0.05).同功能种团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均以杂食性土壤动物为主,其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除Simpson 优势度指数(C)外,其余3个指数均以林窗高于林下,表明林窗的形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分布与多样性特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深度土壤,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对高低体积分数CH4的氧化和相关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氧化CH4的能力随深度变化明显;5 - 1 5cm土层具有最大CH4氧化活性,在 40 0 μL/LCH4体积分数下,此土层干重土壤CH4最大氧化速率可达3.3nmol·h- 1·g- 1 ;25cm以下土层基本没有CH4氧化活性;因 0 - 5cm土层土壤含有高质量浓度NH+4,抑制了CH4氧化菌的活性,所以此层土壤对CH4吸收能力下降。对微生物数量统计结果显示,5 - 1 0cm土层CH4氧化菌数量最大,CH4氧化菌对林土CH4氧化贡献大,硝化菌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9.
在淹水培养条件下(土/水=2 g/40 mL),研究连二亚硫酸钠(200 mmol/L Na2S2O4)对p,p'-DDT在自然土和Na2S2O4还原土壤中降解历程的影响及机理. 在自然土和还原土中添加Na2S2O4促进p,p'-DDT降解,2 d降解率分别为73%和79%,随后降解缓慢. p,p'-DDT在土壤中降解为p,p'-DDD和p,p'-DDE. p,p'-DDT主要被Na2S2O4降解,Na2S2O4还原土壤产生的Fe2+也有贡献. Na2S2O4与Fe2+体系对修复DDTs污染土壤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镉污染,采用1/2 Hogland营养液研究100 μmol/L CdCl2处理1~4 d时龙葵(Solanum nigrum L)叶片和根系的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MDA 和H2O2含量随着Cd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叶片MDA的上升幅度大于根系,根系H2O2的上升幅度大于叶片;叶片和根组织的SOD、CAT、APX和POD活性均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说明Cd胁迫诱导龙葵H2O2累积并导致氧化胁迫,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能是Cd的解毒机制之一;龙葵叶片H2O2由CAT和APX共同作用清除,而根中H2O2主要由APX清除.  相似文献   

11.
土壤含氮量和光照条件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为了定量化亚热带红壤区杂交构树光合作用和光响应与土壤氮添加量的关系,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等设备,测定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试验站土壤氮添加量梯度条件下的杂交构树光合过程,并利用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4.2和1 147.6 μmol·m-2·s-1,有较强的光环境适应能力,在800~1 200 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杂交构树均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添加含氮46%的尿素22.5 kg/ha,可促使杂交构树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12.8%,净光合速率提升66.8%;土壤氮素添加能明显改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但对光化学猝灭参数和非光化学猝灭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和花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借助15N示踪技术研究生物炭添加量(0、0.5、2.5和10 mg·g-1)对大豆和花生两种豆科植物幼苗的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大豆幼苗的总生物量,但两个较高剂量添加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花生幼苗的生物量,但最大剂量添加显著增加其根冠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生物炭显著降低大豆对15NH4+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但对15NO3-吸收速率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生物炭添加显著降低花生对15NH4+的吸收速率,而对15NO3-吸收速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物炭未显著改变花生对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以上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影响作物氮素吸收速率,但影响依赖于物种差异及生物炭添加剂量。因此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炭添加时,应考虑物种属性和氮形态的差异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维持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葡萄种植园中,现多采用沟灌结合冲施肥的灌溉方法,部分种植园已施行滴灌结合随水施肥的灌溉方法.为探讨沟灌-冲施肥系统和滴灌-随水施肥系统对宁夏葡萄园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技术对该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葡萄生长季中,较之于沟灌系统,滴灌系统可分别减少N2O年均排放量(18.24±2.79)kg/(hm-2 ·a-1)和(3.37±0.37)kg/(hm-2 ·a-1),约占沟灌系统排放量的61.1%和78.9%.在此基础之上计算排放系数,可估算出应用滴灌系统替换宁夏现有葡萄园中全部沟灌系统后,N2O减排总量分别约为2012年的704 264~770 756 kg和2013年的215 550~223 920 kg.可见,滴灌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土壤N2O的排放损失,是一种更具N2O减排潜力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盐碱化土壤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明确禾本科草本植物对NaHCO3和Na2CO3胁迫的适应机制对于盐碱土壤的开发利用以及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碱茅和披碱草为材料,用NaHCO3和Na2CO3混合物胁迫处理,测定碱茅和披碱草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和根系Na+、K+离子含量。结果显示,胁迫处理降低碱茅和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并提高两种植物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胁迫处理下碱茅叶片质膜的受损程度大于披碱草,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受影响更大,而披碱草更能维持SOD酶活性,相同混合物浓度处理时其叶片MDA含量低于碱茅。综上,NaHCO3和Na2CO3混合处理抑制碱茅和披碱草的正常生长,但披碱草的抗逆性强于碱茅。本研究通过生理特性分析筛选出潜在的更具耐盐碱材料,能够为盐碱地区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及禾本科作物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有效氮的重要来源,目前存在多种测定和计算方法.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豆科植物团垫黄芪(Astragalus arnoldii)为对象,对比自然丰度法和同位素稀释法的差异,探讨4种计算方法、4种参考植物和2个取样时间对团垫黄芪生物固氮百分率(%Ndfa)评估的影响.结果 表明:参考植物的δ15N在自然生长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