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绝大多数的盐易溶于水,如:钠盐、钾盐、铵盐、氯酸盐和硝酸盐,而部分盐类如:碳酸盐、磷酸盐却难溶.为什么同属于盐类而溶解度差别较大呢?让我们分析一下盐类的溶解过程.盐类溶解度大小既与晶体结构有关,又与溶剂性质及对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有关,盐类属于离子化合物,用MN表示,其溶解过程可表示为:就是说晶格中离子首先要克服离子间引力,从晶格中解离下来成为气态离子,然后进入水中并与极性水分子结合成水合离子.溶解焓变:△H_(?)~(?)=△H_(?)~(?)-U当△H_(?)~(?),<0时,即水合过程放出的能量足以抵偿破坏晶格所需要的能量时,盐类往往易于溶解.但根据热力学原理,光凭来判断盐的溶解性是不可靠的.例如:Ca_3(PO_4)_2:的△H_(?)~(?)=-64.6KJ.mol~(-1)<0,却难溶于水;而KNO_3的△H_(?)~(?)=35.15KJ.mol~(-1)>0却易溶于水.因此,盐的溶解性如何,还需要考虑熵的变化.当无机盐MN在水中建立了溶解平衡时:MN(S)→M~+(aq)+N~-(aq)则有△G(?)=△H(?)-T△S(?)△G(?)为溶解标准自由焓变,△H(?)为溶解标准焓变,为溶解过程的熵变.△G(?)越负,越有利于溶解.相比较的△G(?)值越大,盐越难溶一些,如:KNO_3的△(?)=-0.49lKJ.mol~(-1)<0,易溶.Ca_3(PO_4)_2的△(?)=191KJ.mol~(-1)>0.难溶.Na_2CO_3的△G(?)=-5.4KJ.mal~(-1),NaHCO  相似文献   

2.
研究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溶解和再生情况.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手段分析溶解前后秸秆的化学结构与结晶结构.结果表明,秸秆纤维素溶解再生后结晶度变低,热稳定性也略有降低;离子液体是秸秆的直接溶剂,秸秆在其中并未发生衍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贵阳的干红辣椒为原料,选用二氧六环为最佳提取溶剂。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固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辣椒色素及辣椒素提取的影响,影响辣椒色素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影响辣椒素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然后通过方差分析和提取次数的单因素考察,确定了二氧六环提取辣椒色素与辣椒素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固液比1:11(分3次提取)。在此优化条件下辣椒红素和辣椒素的累积提取率均可达到97%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回收的乙醇为研究对象,选择活性炭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蒸馏法,通过改变活性炭投加量和超声时间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研究发现两种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一致,均为活性炭投加量0.50g、超声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吸附-蒸馏法乙醇纯化率显著高于活性炭吸附法,其纯化率分别为10.70%、4.31%.因此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蒸馏法纯化实验中回收的乙醇,此方法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5.
由于时间序列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时间序列预测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多维时间序列的预测关注较少.然而,多维时间序列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和BP神经网络的多维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分别采用k-NN和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对应的预测结果.然后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组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表明,该预测模型优于k-NN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含义,掌握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和混和物的分离方法;了解三种化肥的不同作用和使用方法,并能简单地鉴别三种肥料。1演示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实验11-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跟酸的反应实验分析这是一组试管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只是应注意所使用的石灰水,一定要用新配制的,现象才能明显。[实验11-2]盐与碱的反应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这也是一个试管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同样应使用新配制的石灰水。2活动与探究实验分析及…  相似文献   

7.
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臭灵丹中的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臭灵丹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浸提温度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95.4%.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五叶地锦在盐胁迫下的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在盐浓度从30mmol/L到180mmol/L逐渐升高处理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呈波动状,为深入研究试材的耐盐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定时是采用外部定时器进行定时,时间可长可短,使用非常灵活,而且定时时间固定,不受CPU工作频率影响,定时程序具有通用性;以微机系统中配置的82C54A芯片为例,讨论其用作为定时器的具体应用设计,论述82C54A在微机系统配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凤冈锌硒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茶多酚,以茶多酚得率为指标,探讨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三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凤冈锌硒茶茶多酚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9%、超声提取时间54 min、料液比1∶91(g/mL),茶多酚得率最高,达到14.88%,与预测值14.79%相近。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值分别为0.87 mg/mL和0.45 mg/mL;经透析20 min后对葡萄糖延迟吸收能力达46.50%;与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结合能力分别达到16.38%和27.69%。由此可见,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延迟葡萄糖吸收能力以及胆酸盐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2.5%溴氰菊酯乳油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对大白菜和土壤喷施相应药剂后进行取样。样品经石油醚或石油彬丙酮(V/V1:1)提取,液液分配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溴氰菊酯在白菜中的平均回收率在104.09%-112.28%之间,变异系数为2.66%-4.35%;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103.67%-108.80%之间,变异系数为1.66%-3.4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的规定。消解动态试验和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在白菜和土壤中的丰衰期分别为6.7d和6.4d。当溴氰菊酯分别在高剂量和低剂量下施药三次和四次后。药后21d收获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LOD)。  相似文献   

12.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实验区域,利用实测的土壤全盐含量数据,结合中国产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CBERS-02B)多光谱遥感影像,分别应用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含盐量反演建模,并对2种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明显改善了反演精度;且该反演模型更适宜于高盐度区域(全盐含量>1%)土壤含盐量反演制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纳米金刚石颗粒的导热系数对温度和颗粒尺寸的依存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采用了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较长时间的热流自相关函数,并得到了导热系数的收敛结果。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颗粒由于尺寸的影响,导热系数低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出现一个峰值,该峰值点的温度小于体材料金刚石出现峰值点的温度;随颗粒尺寸的增大,导热系数增加,我们预测导热系数将在一定的颗粒尺寸时收敛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利用单纯形法对含噪音的数据的处理,讨论了原理,给出了算法,通过对多组数据的拟合,证明了单纯形调优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茜素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4ug/mL,线性范围0.2 ̄0.5ug/mL,本方法可用于雨水、自来水及雪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亚甲基蓝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5ug/mL,线性范围0.1 ̄0.6ug/mL,本方法可用于水及蔬菜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由两组线圈产生的高频行波磁场可用于驱动低电导率的液体,因此对其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该驱动方式的数值模型,研究线圈电流大小、频率、相位差以及线圈间距对低电导率液体的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电气参数配置以及线圈结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流体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温度与电流大小和频率均为线性关系。流体的平均流速随电流的相位差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在相位差为90°附近达到最大值。随着线圈间的距离变化,流场的分布形式从2个涡流转变为单个大环流。此外还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NaCl溶液在高频行波磁场驱动下的流场分布,验证该驱动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罗丹明B与硼钼蓝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其最大吸收波长573nm,摩尔吸收系数为1.0×105Lmol-1cm-1,硼量在0-1.6μg/25mL。此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改进了遥感热惯量模型,考虑到植被因素的影响,在植被覆盖区,使用双层模型中的土壤热能量平衡方程,同时在热传导方程的边界条件中引进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使热惯量模型的应用范围从裸土扩展到植被覆盖区.通过顺义地区的MODIS影像数据和同步野外测量数据对此模型进行验证,所获得的热惯量值与实测热惯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含水矿物对于地球内部水循环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典型含水矿物的电导率可以获得地球内部水循环的路径和物质成分的变化。归纳高温高压下典型含水矿物脱水前后的电导率结果、导电机制、脱水机制和地球物理应用。含水矿物脱水前电导率普遍在10-4S/m,脱水后电导率显著增加,不同含水矿物电导率存在差异。脱水机制与导电机制耦合可能决定了含水矿物脱水过程的电导率,而脱水后体系的电导率一般取决于流体的成分和连通度。含水矿物脱水前后电导率的变化可以为解释俯冲带不同深度的高导异常提供实验依据;确定含水矿物分解产生的流体的成分可以为认识俯冲带物质循环带来启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展望了含水矿物电导率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