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密集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升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基站密集部署场景,考虑用户基于多连接用户归属方式接入多个基站,以充分利用基站资源。为进一步提高用户吞吐量,研究多连接场景下的用户归属与功率控制策略。从兼顾系统吞吐量与用户公平性角度出发,将问题建模成对数速率最大化问题。通过将优化问题分解为用户归属和功率控制两个子问题,得出一种高效的次优解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上较已有算法具有明显的增益。  相似文献   

2.
在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场景下,考虑最大化信号泄漏噪声比(Max-SLNR)预编码,提出一种通过迭代方法进行用户间功率分配的算法. 通过与已有用户功率分配算法的比较,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通过减少迭代次数降低算法复杂度,而几乎不损失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带内自回传小基站系统,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动态成簇的部分协作干扰抑制方案。根据带内自回传小基站复用接入与回传无线资源的特点,形成以最大化系统下行接入链路吞吐量为目标,联合回传链路资源分配与接入链路预编码设计的优化问题。由于所提问题难以获得最优解,基于凸松弛和分块坐标下降方法,提出一种次优的迭代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根据回传速率调整协作簇的大小,均衡小基站回传负载,提升系统接入链路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LTE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然而小区边缘用户由于受到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以及较大的路径损耗,其吞吐量比小区中心用户差.对于相同的发射功率,小区边缘用户较低的吞吐量导致整个系统的能量效率较低.针对LTE 3扇区场景,提出一种基于LTE/WLAN的两跳中继网络架构,用于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以及LTE系统的能量效率.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网络在用户吞吐量以及系统能量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蜂窝网络中D2D多播容量受限于簇内信道质量最差用户的问题和D2D多播复用蜂窝信道产生的同频干扰,提出一种新的分簇策略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在保证蜂窝和D2D用户最小SINR前提下,最大化系统总容量。由于所提优化问题难以获得最优解,通过将该问题分解成功率控制和用户分簇与信道分配两个子问题,求得其次优解。其中,分簇策略采用改进k-medoids的基于用户信道质量的多播分簇算法(CQCA),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提升瓶颈用户吞吐量,并通过联合分簇策略和信道分配,减小信道复用产生的同频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传统分簇策略显著提升多播簇容量,并提升系统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UMTS/WLAN异构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提出基于比例速率限制的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算法.为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将问题建模为带比例速率约束的系统吞吐量最大化问题.通过求解放松约束后的优化问题,得出用户网络选择与其到不同网络的可达速率之比相关的推论,并依此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分布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原优化问题解的上界相比只有较小的性能损失,同时能有效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正交频分多址无线蜂窝系统下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的多小区干扰协调功率分配算法.为了优先减轻小区边缘用户的同频干扰,把多小区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以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并提出一种迭代算法求其接近最优解.该算法需要相邻的基站通过交互干扰信息进行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小区中心用户有较高通信速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移动边缘网络缓存问题,提出把计算资源推送到网络边缘,使边缘接入热点能有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缓存策略,进一步提升缓存效率。在边缘接入热点处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缓存内容文件流行度预测系统,通过分析本地数据给出内容文件流行度预测。把内容文件流行度预测系统整合到移动边缘网络缓存系统中最大化缓存命中率,提出深度缓存策略,大大提升移动边缘网络缓存性能。在真实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内容流行度预测系统的准确度高于现有最优方法;提出的深度缓存策略与传统的缓存算法相比,在相同的缓存命中率指标下大约仅需一半的缓存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LTE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一种联合HII和OI的干扰协调方法.与以往提高整个网络吞吐量或小区边缘用户速率为目标的传统干扰协调方法不同,该方法从满足用户的实际通信质量要求出发,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并首次联合使用了LTE R8标准定义的2个信息(高干扰指示HII和过载指示OI)进行频域协调和功率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干扰协调方法能明显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运用闪速存储器作缓存的程控交换机呼叫信息缓冲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协作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的重传问题,提出了在2个用户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中,用户之间如何协作进行混合ARQ(hybrid ARQ)的方案. 通过分时发送机制,每个用户都保存对方上一次发送的数据,在收到基站的ACK/NACK后,根据基站的指示,从存储的上一次发送数据包中,寻找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并插入自己需要传送的新数据包,在下一个发送时隙中进行传输. 通过协作通信系统所实现的空间分集增益,提高了HARQ的性能. 比较2个用户分别独立与基站通信和相互协作与基站通信的HARQ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不同信噪比(SNR)下的吞吐量(throughput)和误包率(PER)以及平均时延,证实了本系统在可提高系统传输时延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PER.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包含服务器、中继以及用户的分层网络,研究如何利用缓存降低传输延迟的问题.通过结合传统缓存和网络编码技术,提出新型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编码缓存方案.其中,中心化的方案根据中继、用户的数量以及缓存大小,对文件布置和发送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用户文件请求的同时,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去中心化的方案以牺牲少量性能为代价,支持...  相似文献   

13.
被入侵或遭受攻击后的计算机系统,其磁盘数据往往会遭到篡改、删除等恶意修改,而这些数据通常是非常宝贵的,因此数据恢复技术尤为重要。现有的数据恢复技术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因为主流文件系统其设计本身并不利于数据恢复。针对上述问题,发现日志式文件系统设计有利于实施高效的数据恢复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它有利于进行数据恢复的原因,设计了基于日志式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算法模型,并在开发的日志式文件系统模拟器和真实环境中分别进行了算法测试。实验表明,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容易地实现恢复迅速、对系统性能影响轻微、无需额外存储机制的数据恢复算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Windows下的代码注入方法和Hook技术的详尽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核驱动的恶意代码动态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驱动的方式运行于系统内核中,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动态监控系统中所有进程,同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报告任何攻击信息,增强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性能和检测方面都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认证问题给出了一套分布式的认证方案。此方案利用自我验证密码系统(self-certified key cryptosystems)来建立对等密钥,在对等密钥建立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证:本地认证和远端认证。我们的认证方案不但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而且由于具有较低的通信与计算代价,从而很容易在传感器网络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2.0系统(简称IBBS@CAS)是一个用于仪器预约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它提升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仪器的操作成本,实现了工程性的创新.运行6年多以来,它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功能性服务,但其性能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为了发现系统性能瓶颈,对仿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日志分析.通过实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在仿真环境下系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优化.实验数据表明,在特定场景下系统响应提升35%左右.  相似文献   

17.
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WIPT)作为一种重要的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可使能量受限设备在通信的同时采集射频能量补充电能。针对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研究D2D接收端利用功率切片技术同时进行信息解码与射频能量采集时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保证D2D接收端在高射频能量采集需求下的高信息解码速率,提出D2D通信一对多的频谱复用方案,允许D2D设备复用多个蜂窝上行链路频谱进行通信,网络中的所有用户设备作为分布式的射频能量来源对D2D接收端充电。在此场景下,对包括频谱匹配,功率控制和功率切片控制在内的系统资源分配进行联合优化,在保证D2D接收端射频能量采集需求和各通信链路速率需求条件下最大化D2D通信总速率。以上优化问题为非凸形式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因此基于贪心思想和凸逼近理论提出两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对比其他资源分配策略,在满足用户设备能量和速率需求前提下显著提升了D2D通信总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