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报业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面对省内外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残酷的局面,谁拥有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抢占了人才高地,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地走人才强报之路,是我们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社 《传媒观察》2006,(5):51-52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可以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当前,国内新一轮报业大战如火如荼,随着报业竞争的逐步深化,人才的流动也日趋常规化、国际化,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报业人才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质量越来越主宰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人才相对的供小于求,媒体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更显困难。西部媒体受地域、经济发展、人才观念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人才供需矛盾尤其突出。本从报业发展与新闻人才的关系入手,对西部报业的人才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报业在人才管理、使用、培养、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中,核心竞争力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进入市场的报业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取决于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即处理信息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报业的灵魂,谁能淬炼出最强的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5.
曾凡斌 《新闻界》2009,(1):30-32,45
本文试图从报业的管理体制,报业集团的法人身份、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报业集团的核心人才、报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对我国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缺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报业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报业市场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市场。所谓“新闻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报价大战”、“广告大战”等竞争,早已司空见惯。而所有这些大战背后最核心的较量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报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报业的竞争之本。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训:报业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一道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报业必须立足长远,重视对人才的培训开发,这才是报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从报业长远发展的支撑点、构建报业固化的人才再生能力体系、把握报业知识员工的特性、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报业人才的要求等四方面详细探究了人才培训对于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简要阐述了如何建立科学的报业人才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今已进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报业,面临着一个新的突出矛盾:报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间,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与呼的中国报业,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化速度、资本积累速度是惊人的。与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是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医乏。因此有学者呼吁:新世纪呼唤报业企业家,需要懂新闻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政府在经济上的“断奶”,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9.
报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和人才的竞争。人力与人才,是事业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首要资源。迎接对世纪的中国报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充分开发我国报业巨大的人力资源,发挥其优势,是揭开中国报业发展史崭新篇章的根本保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步人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开始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命脉,当然也是报业发展的命脉。发展中国报业的潜力,在于能…  相似文献   

10.
陈华明 《新闻界》2004,2(6):12-14
考察中国报业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报业已基本完成规模数量扩张的粗放型拓展过程,逐步转入以人才为核心,建立在综合实力基础上的集约型发展轨道。在2002年北京“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上,《北京青年报》总编张延平提出中国报业目前最需要的三种人才的观点:一是能跑又有学问,二是会管版又会管人,三是懂媒体又懂经营。  相似文献   

11.
报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且是全方位的人才竞争.在大众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党报如何面对挑战、持续兴盛,人才是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超 《新闻前哨》2006,(2):36-37
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报业集团新闻采编业务的核心专长能力和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专长能力的有机综合体,是以报业集团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经营和发展中战胜竞争对手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正确的办法是要继续深入地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地市报的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用战略的眼光和思路,把着力点放在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上,培养、选拔、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结构的调整,构筑报业人才高地,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事制度,从而全面推动报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对推动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改革还远远不适应现代报业的发展需要,仍然解决不了报业目前面临的难题。目前地市报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缺乏高层次人才,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  相似文献   

15.
新闻资源是报业集团所有资源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整合报业集团新闻资源,提高报业集团新闻资源利用率,是报业集闭化后亟待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鹏  王仓盛 《新闻知识》2002,(10):37-38
当今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优势和特色的一种较量。谁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谁就能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一言以蔽之:报人的天生使命,便是在寻常中挖掘奇崛,在平淡中追求神奇和突丌。惟此,才能推陈出新,占领报业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庞春燕 《传媒》2006,(8):17-18
在多元化传播格局下,提高报业整体竞争力的根本基础是全力打造报纸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把传统市场做到极致。任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固本培源,深度开发传统市场潜力”论坛是,演讲嘉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报业必须通过诚信经营、内容王牌.服务受众来打造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报业在整个新闻传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报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各大报业集团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今天的报业集团依然处在报业的转型期,面对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报业集团如何推进改制工作、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价值链管理、增强报业经营的安全性等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加快体制改革是集团化经营的关键、要求必须建立“产权明确”的运营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参与市场的命脉;加强价值链管理是集团化运作的基础,决定集团能否发挥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宋朝出现正式的新闻传播工具——邸报直到今天,报刊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报纸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报业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业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经济实力大增,形成了一些具有强劲实力的报业集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人才的竞争决定了报业集团展开市场角逐的核心能力。然而传统的薪酬体系形成了较高薪酬水平的平均主义,已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20.
薛辉 《新闻前哨》2004,(8):43-43
报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大转折。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党报,不仅是信息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更是一代报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党报的品牌、资源和队伍优势。虽然这几方面密不可分、统为一体,但实质或根本的竞争,依然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党报如何用好采编业务人才,不仅是“三贴近”原则赋予党报的时代要求,而且已成为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