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素材回放】沉重的三瓶水《解放日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旱灾,正在我国西南部肆虐》。有这么三瓶水进入笔者眼帘——第一瓶水,其实只有半瓶,捧在西南一个女孩的手心里,她说:要靠它喝整整一天。  相似文献   

2.
(一)沉重的三瓶水。《解放日报》刊登徐瑞哲的文章说,旱灾,正在我国西南部肆虐。有这么三瓶水进入笔者眼帘——第一瓶水,其实只有半瓶,捧在西南一个女孩的手心里,她说:要靠它喝整整一天。  相似文献   

3.
致命的水     
正你知道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是如何变成致命毒药的吗?1.多人同饮一瓶水。人的口腔中约有千余种细菌,多人同饮一瓶水会使得瓶中剩下的水被多种细菌污染,如果你是最后一个喝这瓶水的人那可就惨了。  相似文献   

4.
乌鸦口渴极了,它发现了一只长颈小瓶里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很小,乌鸦喝不到水。后来它想了一个办法,把一颗颗小石子投到瓶里去,瓶里的水升高了,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这件事被伊索写进了寓言,传遍了全世界,乌鸦也因此出了名了。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2010,(4):20-20
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袭击着我国西南五省(市、区)。6130万人面临饮水危机,许多孩子甚至已经到了喝黄泥水的地步,目前旱情仍在持续。面对大旱,我省各地中小学师生纷纷伸出关爱之手,与西南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彰显了可贵的社会责任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向来是我湖湘子弟之优秀品格,本刊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一瓶水,一份情”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6.
半瓶纯净水     
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坐飞机时与一对父子邻座,儿子穿得儒雅体面,而父亲则是农民打扮. 听父子俩的谈话,了解到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而父亲住在东北的农村,这是老人第一次坐飞机.所以,他看什么都新鲜,问儿子这个,又问儿子那个,吸引了周围的很多目光,儿子有些尴尬,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空中小姐推着车过来为大家发放纯净水.我坐在外面,就接过来三瓶,留下一瓶,然后把另两瓶递给他们.儿子接过水,放在小桌子上,接着闭目养神,父亲接过水,却满脸疑惑.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一侧脸,发现老人手里还拿着那瓶水,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大爷,免费的,喝吧."  相似文献   

7.
<正>一、可能习得的提出与意蕴想到可能习得是基于课堂观察。一位教师选题“无中生有”,设置的情境是:一个14人的团队,需要14瓶水解渴,一共带有14元,在一个小店发现售水告示:水2元1瓶,2个空瓶可以换1瓶水。讨论的问题是:14元能不能得到14瓶水?在用14元购买7瓶水并经历多次空瓶换水后,一共喝了13瓶水,还有1个空瓶。师生经过讨论,得出了向店主借1瓶水再还2个空瓶的“无中生有”的解决问题策略。观课议课主张从多个角度观察课堂,  相似文献   

8.
一、乌鸦喝水 例1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解渴。瓶中的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乌鸦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又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呱呱地飞走了.如果设衔人瓶中的石子的体积为x,瓶中水面的高度为Y,下面能大致表示上面故事情节的图象是( ).  相似文献   

9.
林楦峰 《作文大王》2023,(Z2):38-39
<正>中午,我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突围、过人、转身三步上篮——完美!球场上的我真是帅气!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照射着大地。此时的我,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口干舌燥。我非常渴,恨不得把整个小卖部的饮料全喝了!不知道为什么,天上竟然掉下一瓶水,而且那瓶水刚好砸到我头上。我正想说“谁高空抛物啊”,但是一看,光秃秃的篮球场上根本没人。“这是怎么回事?”我边想边喝。等等,我竟然把那瓶水给喝光了!  相似文献   

10.
自从那只口渴的乌鸦用小石子填满瓶子,美美地喝了一顿水之后,它回去就大肆宣扬它喝水的方法,于是它的伙伴们都牢牢地记住了这种妙法。一天,一只乌鸦出了趟远门,飞到了一个沙漠上,它感到口渴难忍,就想找些水来喝,恰巧看见地上有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乌鸦高兴地落在瓶子旁边。  相似文献   

11.
《乌鸦喝水》第1自然段写道“: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其中强调了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口小、瓶子里水少。瓶子里的水究竟少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后,水会上升到让乌鸦能够喝到水?为此,我和学生进行了多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水位低于瓶高的一半(书上图一显示的水位就低于瓶高的一半),把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位升高得并不明显,甚至石子会把水淹没,乌鸦要喝到水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只有当瓶子里的水位高于瓶高的一半(乃至快接近瓶口时),放入石子…  相似文献   

12.
可怜我的水     
中午,我带着一瓶水去上学,刚进教室,就看见了丽梅。丽梅硬是把我往外拉,也不知要干啥。没走几步,桦聆又把我们拖进了少先队部,问我一(2)班的卷子怎么办,几个人东拉西扯了一大堆。丽梅看见了我的水,大叫起来:“啊!救星来了,救星啊!小艺,水让我喝。”“我也要!”桦聆居然也跟着起哄。我低头找卷子,没心思理她俩。待我找到卷子,抬头,只见一瓶水只剩下空瓶了。“啊?我要喝一个下午的水呀!”“对不起、对不起,我只喝了一口,桦聆喝了两口……”丽梅赶忙道歉,脸上堆满了笑。  相似文献   

13.
变成什么好     
魔法师的家里有好多神奇的变身水,都装在小瓶子里,谁不想做自己,要变成什么,比如变成一头野猪,甚至变成一只恐龙,全行。每一个小瓶外壁上都贴着纸片,写着这瓶变身水喝了可以变  相似文献   

14.
做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推出结论,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而在小学语文的一些常识性课文教学中也做点简单的实验,可以排除因学生阅历浅或知识不足而造成的学习障碍.一、用实验帮助学生明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写乌鸦想喝水,可瓶里有水却喝不着,后来乌鸦将石子放进瓶里便喝着了水.为什么放进石子水面就能升高?这对七岁的孩子来说是颇有  相似文献   

15.
1.如图1是一个正三棱柱毛坯,将其截去一部分,得到一个工件如图2.则这个工件的俯视图、主视图依次是()泳爱好者实际游了约米.(si nloo、0.17,eosl0o、0.98,tan10o、0.18,结果保留整数)已四甲令了甲图1图2 (A)e、a.(B)c、d.(C)b、d.(D)b、a. 2.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街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如图3),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解渴,瓶中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乌鸦只好再去街些石子放5.图4是一个由六个小正方体组合而…  相似文献   

16.
艰难的酒事     
我们一家都没有能喝酒的人,等我结了婚,生了孩子,家里还是没有人能喝.这么说吧,在我们家,即使是大年三十,餐桌上也见不到酒.有一年的除夕,我对我的父亲说,我们也喝一点吧.老父亲豪情勃发,说,那就开一瓶.我们真的喝上了.一瓶酒我们俩当然喝不完,喝不完那就放下.一眨眼,第二年的除夕又来了.我想起来了,去年的那瓶酒还在呢,于是...  相似文献   

17.
变成什么好     
小老鼠觉得当老鼠一点也不快乐,就去向魔法师买了一瓶神奇的变身水,想要变成别的动物,但是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结果。魔法师的家里有好多神奇的变身水,都装在小瓶子里,谁不想做自己,要变成什么,比如变成一头野猪,甚至变成一只恐龙,全行。每一个小瓶外壁上都贴着纸片,写着喝了这瓶变身水可以变成什么。但是魔法师是整个乌有镇最忙的大忙人,他家里的变身水小瓶子放得七零八落,找一瓶变身水得花上好几个小时。他自  相似文献   

18.
引人入胜的童话、寓言故事不但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现举例如下.一、乌鸦喝水的故事例1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  相似文献   

19.
案例1:用作临时捕捉昆虫的昆虫瓶拿着矿泉水瓶到操场上寻找小生命,材料易得,又能弥补实验室昆虫瓶数量少的不足。案例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小心地在瓶盖上打一个大小适中的孔,将一株小草的根穿过孔  相似文献   

20.
一件傻事     
今天,我们家饮水机里的水没有了,我觉得口干舌燥,就拿了一瓶可乐喝了几口。妈妈叫我去打水,我放下可乐瓶,就和妈妈去打水了。不一会儿,我们打好水回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