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青年编辑的期盼沈雁我在短短三年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处。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我们怎样才能不负老一辈的期望,担起时代的重任呢?像我这样的跨世纪的青年人,刚刚迈出大学校门,便步人出版社的社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岗培训,便担负起...  相似文献   

2.
笔者平时酷爱“涂涂抹抹”,也 常有“豆腐块”、“萝卜条”之类的小 东西见于各类报刊,熟悉我的人们 总是问:“你的上稿率高啊,你是怎 么写的呀?” 其实,怎样写好稿,如何投稿, 名家们都已讲得很多很好了。在此 我只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用心去做并 且锲而不舍才会有结果。写稿也如此,要全身心去投入,真情实感是天然的资源,正如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多读书,充分吸收各种有益的“营养”,“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书读多了,心中装有一定的东西,写起稿来才会得心应手。要多…  相似文献   

3.
西城取经记     
父亲仁趾公嗜好读书,我幼年常看到他伏案阅读古籍,因此受到薰陶,亦喜爱读书。那时父亲平日给点零钱,我总是舍不得花,积蓄起来,以备买几本小书看。后来我到北京琉璃厂学徒,又受到先师孙耀卿先生的薰陶,即嗜好版本学、目录学,但因拉家带口,经济条件较差,大书是无力购买的,只得望书兴叹。遇有需要的零本小册,总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节衣缩食亦要将它买下来,不肯放过。如买不到手,即寝食不安,惘然若失。常言说的好,“书是要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又云:“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正是藏家的座右铭。日前,偶闻电台广播北魏的历史剧,提到昌黎王冯熙的故事,使我联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实在记忆犹新,很有余味。  相似文献   

4.
在乡下土生土长了十八年,每日里尽是想着法子在田间地头、河沟小溪里戏耍,最害怕、最头痛之事当数读书。十八年后的第一个初春!当我走入这片绿色的军营天地,竟发现这世界上有种叫作新闻的文体。于是乎,便依照葫芦画起了瓢,搞起了新闻报道。在工作之余,绝大多数时间在读书中度过。偶有朋反串门,便指着墙上*闲谈不超过十分钟*的字条以示逐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读书的增多,稿子开始见诸报端了。然而不久我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越读书越感到自己腹内空空。于是,我再次下决心:读!先是读复旦大学编写的*新闻写…  相似文献   

5.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感受。这里自然包含着遗憾和悔恨,同时也能给人努力学习的动力。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思想、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种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多读书,包括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首先可以使你在政治上思想上把握住方向,在采访、写稿时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对写什么不写什么有个准确的判断。其次,你书读得多,各方面知识丰富,在采访时  相似文献   

6.
电子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电子档案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位设计人员急需某张图纸,满怀希望地在我们电子档案库里查找,结果找了半天才发觉这张图纸没有归档,满怀希望而来,悻悻而去,大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所以“保证电子档案归全率”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提供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难拾英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若非事业遭遇七年之痒想换个地方混混,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英语实在是寒碜得可怜。想当年在学校我也是该拿的证书都拿了,大大小小的考试都通过了,英语老师的提问也赏脸了,操场上月朦胧鸟朦胧的英语角也光顾过了。本以为当年那一点点威武的英语分数足以让我一生仗剑走天涯,谁知道很多年后斗胆想炒老板的鱿鱼。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记者在采访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撰写新闻稿件时,往往会出现虽余兴未尽,但力不从心的窘境。因此,平时积累”家底”应成为记者的基本功。记者的工作主要是现场采访,发布新闻。工作流程大体一致,但却有“穷”“富”记者之分。所谓“穷”记者,“家底”空空,既缺乏采访分工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又没掌握多少新闻线索,写稿时想用的背景材料一时又无处可得;相对而言,“富”记者有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农工,业余嗜好就是每天爱翻看新到的报刊和写稿。提起写稿还有段来历。 1984年7月,我从职业高中毕业后,暂时没有分配工作。待业期间,感到无聊,每天拿起书本翻看,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于是提笔写了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会,投寄《塔城军垦》报社。没多久,这篇习作印成了铅字,心里很高兴。可是许多冷嘲热讽跟着来了。有的说:“你这个黄毛丫头就会吹牛,你是这样想的吗?”还有的说:“连里没一个写稿的,就你爱出风头!”这些话好似一盆凉水,泼到我的头上。  相似文献   

10.
叶研 《青年记者》2002,(9):12-14
2001年12月4日至今年6月,我参加两极跨越摄制队从南极经南美、北美到北极搞随队报道,这180天的采访和写作是个独立完成的过程,总共发回稿件近60篇。出发前感到压力很大。除了资料来不及准备,还痛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一篇报道见报后,任读者褒贬,是见功底的事。关键是面对一个现象,用什么知识背景去观照。  相似文献   

11.
撰写言论文章,必须做到观点正确,态度鲜明,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针见血,毫不含糊。这样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和战斗力。但是,仅仅有了正确的观点,如果不讲一点辞章和文采,论据陈旧,语言干瘪,那感染力就差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作者知识贫乏、眼界不宽有很大关系。“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许多作者的切身体会。心里确实有话要说,但那时没有“词”,无法做到一吐为快,更谈不到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了。因此,每一个爱好写作的同志都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使自己有一个丰富的语言和资料的贮备,广采百花,才能酿成佳蜜,写…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说出了一些人平时读书不注意积累的苦衷。这话,对报纸的读者同样适用。不是吗?当你想引用报纸上的某一项资料时,无论如何回忆不出它的全部内容,去查阅吧,连发表的日期都搞不清楚,真是急煞人也!类似的窘境,不少朋友都曾不止一回地碰到过。一般说来,任何好书都可能再版,但报纸却决不会再版。可是,报纸资料的用途如此之大,一旦需要,又该上哪儿去找呢?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两个字:积累。报纸资料的珍贵及其积累的重要性,比起书籍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十九世纪的一位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  相似文献   

13.
白杨 《大观周刊》2011,(24):41-41
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你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尤其在考场为文时,相当一部分考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头脑中储备的精彩素材有限,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管怎样搜肠刮肚,就是想不出来;第二,考场时间紧迫,容不得你前思后想、仔细斟酌,一些平庸的或文不对题的素材就这样被匆忙写进了作文;第三,即使想出一些素材来,也是隔年皇历,  相似文献   

14.
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后、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叫卖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了书的益处.靠书帮了忙。所以.读书便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分离不得.舍弃不得。由此看来,古人发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亡书久似失良朋”的感叹,实在是绝妙的高论。读书犹如种田,光普还不够。还要巧,苦与巧并用,才会有收获。于是.便有了读书之道,有了读书的学问。除了那些…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酷爱读书,父母都叫我“书呆子”。只是我家十分贫困,无法到书店里去买书,所读的书仅限于左邻右舍家借来的,数量并不多。以后上了初中,学校也仅仅有一个几百册书的图书室,很多想要看的书找不到。到了松江师范读书,我第一个关心的是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古朴,肃穆的图书馆,紫红色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三节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在以“书到用时方恨少”为题的一节中,着重说的是从书本中学习,勤读书,多读书。在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本节中,我们着重说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勤观察,多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评论文章的重要特征,也是它的基本属性,就是针砭现实,干预生活。或歌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或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都必须依附现实生活,针对现实生活,而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这就必须关注现实,研究现实。借用大家熟知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知道,猎人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灵敏的嗅觉。他之所以能看到和发现一般人眼睛看不到、常人鼻子闻不到的猎物,这并不是由于他们天生有异于一般人的眼睛和鼻子,而是职业习惯养成的,或者说是训练出来的。评论工作者也要养成自己异于一般人的眼光和嗅觉,时刻用“我要写评论文章”的心态去观察生活,发现题材。在新闻界同行中有“新闻鼻”的说法,从事评论写作的人就得  相似文献   

17.
吃了吗?     
昨天跟一个家伙聊天,这厮说:老外们猛然发现,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受雇叫混饭;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的叫吃得开;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  相似文献   

18.
编辑情缘     
珠玉在侧。自觉形秽,本不须置喙,但我渴望交流。小时候住在乡下外婆家。外婆家有间大屋常常有一群小朋友在那里读书.我由于总爱在门口捣乱,而被“请”了进去。后来才知道那是村里的民办小学。尽管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读书,但特别爱书,常抱书而卧。大概是从那时就与书结了缘,以至到1983年大学毕业时.我毅然谢绝了留校,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出版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19.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20.
书到用时方恨少 ,档案的作用尤其如此。利用者往往为了证明某一件事 ,为找到历史的文字根据 ,而不惜人力和时间 ,找单位办公室 ,进机关档案室 ,上综合档案馆 ,在浩如烟海的档案文件里寻寻觅觅 ,真所谓“只字片纸 ,亦所珍惜”。因为千年的故纸会说话 ,档案是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然而 ,遗憾的是 ,许多单位、许多个人平日里不重视档案的收集和保存 ,有的甚至随意销毁档案文件 ,造成原始资料残缺不全 ,工作利用无从稽考。远的不说 ,就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凉档案文件的严重失毁 ,就给完整、准确地反映平凉历史面貌 ,以及后人查找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