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提供信息和线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行政等方面进行褒贬与评价,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网络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网络监督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效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宪政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政治文明进步的结果和标志,作为宪法自由权的公民表达权与宪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公民表达权实质上指的是公民表达自由权,它是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统一,最初是由言论自由发展而来的。在现今的宪政实践中,表达权的涵义已不局限于言论自由,主要包括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艺术表现自由和集会自由。公民表达权是人类首要的基本人权,具有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权利的属性。对于公民表达权的宪法保障可以从立宪保障和行宪保障两方面着手,树立保障公民表达权的宪法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必须依法规定和行使,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系统,但公民政治参与法律规定尚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利的保护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长久以来,公民的表达权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维护和保障公民表达权,对于提高民众的权利意识、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众传播立法在保护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这些权利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本文从传媒法制建设的角度对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表达权具有多种属性,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基本权利.我国的表达权制度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通过调整政治和社会生活,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当前,以舆论监督为内容的表达权其法律保障薄弱,对此,国家机关应从与国际接轨、公权力展现更宽容的态度和确立侵权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完善表达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1):73-76,95
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奋斗目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同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理解: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我国的重要治国方略。依法治同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困情的基本民族政策。用事例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进行一次模拟民主选举.通过活动体验到公民主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讨论本地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教育不是政治,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民主运用于教育,教育民主因此也不等于政治民主。教育民主要反映政治民主的精神,但更有教育自身的特性,是教育自身特有的民主。教育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教育民主的目标是养成民主公民的素质,培养民主的公民;教育民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过民主的教育生活。前者要求民主"做人",后者要求民主"做事"。"做人"和"做事"是统一的,只有在民主"做事"中才能实现民主"做人";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能成为民主公民。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个体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民教育成效的根本保障。为此,学校应注重课堂教学生活、学校管理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式建构,为学生积极创设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和平台,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公民品质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必须依法规定和先使,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系统,但公民政治参与法律规定尚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哲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然权利论者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一定的权利,但在阐释或论证自然何以有权利时却存在欠缺之处。对自然权利观念建立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应当从权利概念的本质性含义着手,并且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世界来加以探讨。自然权利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又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联。自然权利观念在实践中的贯彻有赖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权利在没有国家和法律以前就以一种自发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它的最初形式就是原始习惯权利。原始习惯权利作为权利的最初表现形式,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平等性与差别性、自发性和应当性的统一。习惯权利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承继性。法律制度越发达,习惯权利法律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但习惯法律化并不是权利存在的唯一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生存权具有弱者身份性与脆弱性。因此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更能彰显出法的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指归。在立法中,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遵循平等原则、普遍原则、协调原则和共担原则。然而在现实中,农民社会保障权具有非平等性、非普遍性、非协调性和非共担性。在法治社会里,农民社会保障权有效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社会保障权的法治化。为此必须从健全法律体系、提升立法层次和强化实施机制等方面,来实现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可以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过上享有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的权利。作为社会权的属性决定了社会保障权应主要依靠通过立法机关积极的立法来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该权利的司法可救济性。承认社会保障权是一项权利,国家就有义务满足权利人的合法要求,保障权利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可诉性具有学理上、国际法上的依据,并为一些法治国家司法实践所采纳。  相似文献   

15.
权利是构建人类社会文明制度的脊梁.解决权利冲突在于寻求和谐平衡点,化解权力与权利的危机则在于守住权利优位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英配昌  伍盛 《中学教育》2011,8(2):40-45
人的尊严维护需要教育.在中小学开展人权教育有助于推动社会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质量.人权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养育学生的权利意识,其内容选择的基本维度是生存权与发展权.目前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人权素养的提高,人权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践行人权,通过管理基本规则保障人权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知情权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权利性质已逐步演变为综合性的积极权利.在我国,法律对知情权的规定尚较模糊,民众的知情权远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制度建设方面亦困难重重.为此,我国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知情权保护制度,以促进前述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阐析环境权是一项回应社会现实需要的新型权利,其权利主体已由最初仅限于自然人(公民)渐渐发展到包括团体组织、国家甚至全人类。但是否应把权利主体扩展到自然体,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环境权的主体还是应该限定在“人”的论域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制度与公民权相结合而形成社会公民权。社会公民权之目的是确保一定的福利水平,使公民过上一种“文明化的生活”。而国家一般通过在宪法中确立社会国家的理念及规定具体权利来确认社会公民权。社会公民权通过国家机关承担分配、给付的方式予以实现。理性的主张认为社会公民权应具有司法受益权功能,具有可审判性,可让公民获得相应的司法救济而妥善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20.
"婚内强奸"的法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内强迫性行为在现实社会中日益突出,丈夫对此是否构成强奸罪并受到刑事处罚?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公安司法机关对该行为往往要么持否定态度,要么观望.法律的空白使其处于尴尬境地.但从性权利的产生,性秩序的建构与消亡,我们初见端倪:权利与义务相较而言,权利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