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视觉信息激增,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象化,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视觉图像来交流和表达信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批判、直观地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关键性技能。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当今社会中85%的信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图像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的时代对人们直观思考、理解图像的能力和利用图像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视觉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分析视觉素养的内涵,提出基于人类分层视觉传播的视觉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对视觉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视觉传达从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虽然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持续不断发展的趋下,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并且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设计者们的设计作品与艺术表现的载体的实践空间。在这之中,多媒体技术传播着现代的视觉设计的艺术视觉,在传达视觉效果的过程中对艺术语言符号的进行有着信息传达与沟通的作用,还客观影响着设计教学中的内容、模式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所以将多媒体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霞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1):131-133
在人类逐渐步入读图时代的今日,视觉素养也日益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对于现代的教师而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要想为推进视觉素养教育贡献力量,首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视觉素养,提高自己获取、加工和处理图像的能力。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屏幕截图工具和专业截图软件Hy-perSnap-DX,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其常规的操作技巧和后期修饰方法,以期为经常与图像等视觉意象接触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铺天盖地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使得受众无法摆脱视觉化因素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认知信息方式的变化,视觉素养自然成为当代文化和教育新兴的研究领域。视觉素养的问题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当代凸显严重。从视觉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片影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现实状况表明,我国的少年儿童正生活和成长在视觉信息丰富程度前所未有的读图时代。丰富色彩以及多样化造型的各种视觉图像遍布大街小巷,对少年儿童的视觉感官进行着冲击,在推动其形象思维能力成长、促进想象力开发、实现求知欲满足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被直观、形象、丰富的图像信息包围着的小学生,虽然在信息知识获取方面有了巨大提升,另一方面对具象视觉信息的过度接触和使用也使其产生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文字阅读处理能力差及思维方式不能同学习方式相适应等消极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小学受教者的思维特性,利用语文教学方式对其进行视觉塑造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高新科技和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视觉信息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媒体都以其独有的特征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视觉文化。本文立足于媒体的发展分析了视觉文化的由来以及视觉文化的形成原因,并对其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齐敏 《中学教研》2007,(5):23-24
1 前言视觉是人的重要感觉,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有87%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但是盲童没有视觉能力,不能依靠视觉来获取信息,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行为方式也有着巨大影响.截止到2006年,中国大陆约有盲人500万,占  相似文献   

9.
图像时代的来临真正改变了言语中心的霸权世界,视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潮一起改变着人们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视觉思维在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得以体现,将视觉思维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图像时代的来临真正改变了言语中心的霸权世界,视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潮一起改变着人们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视觉思维在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得以体现,将视觉思维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它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于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必要认真地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楠 《考试周刊》2011,(48):22-23
传统印刷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阅读文化,已被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性质都不同于传统特征的现代视觉图像文化所代替。因此阅读文化已不再是人类文化艺术单一的形态.另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视觉文化已经占据了现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现代视觉文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载体、阅读动机、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内容与阅读主体的沟通方式及想象空间,都较传统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明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网络传播融合了过去所有传播形式的特点,并且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活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像传播形式,在市场需求多元化,网络媒体继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视觉图像正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青昧,并日益贴近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现代广告是人们现代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信息来源,它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沟通企业、商品和消费者之问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现代广告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从传统的叫卖式最终转换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因此,对于每一位现代广告的设计者来说,广告设计更是一种崭新的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步入21世纪,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类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每个公民只有具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溶进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才能拥有创新与发展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6.
图像在生活世界的急剧扩张及其形态的演进,是以先进的视觉技术及其成果为基础,围绕从视觉认知到视觉化认知的轴线渐次展开的。其中,图像形态在时空上的不断拓展与转换,经历了常规图像、编码图像到数字虚拟图像三个阶段。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机器想象”,并由此开启了“人机互融”或“人机一体”式视觉化(智能化)认知新模式,从而引领图像哲学步入新的阶段。视觉化认知带给人们的是从未有过的精神图像和全新的生命体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视觉新技术在给人类认知及生活世界带来诸多变化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视觉认知的信仰、主体性的意义以及人机关系等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原先图像辅助着人们的识字,但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已不再是对文字的图解,图像已然危及到文字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价值观。基于这一点,为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的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去建立一种"多元审美观",即不仅仅关注美术馆里正统的美术作品,还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服饰、卡通、招贴以及环境装饰等各种视觉经验。今天的美术教育远不是涂涂画画,还是一个对师生视觉识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共同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在快速进入崭新的“读图时代”,视觉图像思维将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做好视觉对比是广告版式设计成功的前提。在版式编排中,有效利用任何一种差异,通过构成要素之间形状、大小、方向、明暗、空间、聚散、点线面、静动、虚实及情感方面的对比,把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吸引到广告画面的主题内容上来,以提高广告版式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媒介包围的信息世界里。影视、广告、网络、卡通漫画……这些动态和非动态的图像铺天盖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人们对信息的获得,60%到70%是以图像的方式。图像做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但是,图像媒介也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由于学生媒介知识、辨识水平和批判意识缺乏,所以,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不良影响。如何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的能力,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视觉-空间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视觉-空间表征"是采用视觉表象的表征方式,空间视觉化能力是个体对刺激情境进行"视觉-空间表征"的能力,前者成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心理机制之一,后者则成为影响小学生能否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主体因素.V/A模型阐述了"视觉-空间表征"与数学问题解决、空间视觉化能力的关系及其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机制."视觉-空间表征"包括图像表征、图式表征两种,图像表征是图式表征的基础,也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