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育专业灵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是获得各项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灵敏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结合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实验,对体育专业灵敏素质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意在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灵敏素质的教学和训练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127人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150人进行了测试,探讨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结果:体育专业男生的去脂体重、肌肉量、无机盐、蛋白质和基础代谢率等指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者间体脂率和腰臀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育专业女生的去脂体重、肌肉量、无机盐、蛋白质和基础代谢率等指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腰臀比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两者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者间体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素质敏感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干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鹿泉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实验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而后实验班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8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观测运动处方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经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男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学生耐力素质敏感期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基础代谢率以及总能量消耗的差异,为大学生了解促进体质健康的因素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大学生能量监控系统实验手段,采用t检验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体育专业学生总能量消耗比非体育专业学生总能量消耗均大.其中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基础代谢率偏高.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体质存在一定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报考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专项考试内容之一。通过对2003年参加山东省体育考试的1233名武术专业考生加试成绩的综合分析,发现:(1)2003年武术加试中由素质淘汰(得分<4分)的人数占总淘汰(专项成绩<24分)人数的91.83%。(2)男女生之间的各项成绩(素质、器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成绩明显高于男生。(3)在过线人数(专项总成绩≥24分)中,以第三批考生的总的过线率和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6.
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和产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卡特尔16PF测试中,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怀疑性4项指标,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攻击行为倾向于客观归因.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性教育,减少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名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组)和2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组)血清中AMPK、SOD、T-AOC水平的测定,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不同锻炼强度对机体血清中SOD、T-AOC、AMPK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体育组和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AMPK浓度值均值为59.44±7.43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AMPK浓度均值为8.50±8.23U/L,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SOD均值为34.48±6.51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SOD均值为19.17±7.25U/L,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3.体育组机体血清中的T-AOC均值为11.22±14.24U/L,非体育组机体血清中T-AOC均值为10.34±5.33U/L,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得出结论:长期的较高强度的运动锻炼能显著提高机体血清中AMPK、SOD水平,有效增加组织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和抗氧化能力,这是机体产生良性运动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定量负荷状态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的各项指标,旨在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差距.倡导女研究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方法: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各20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记录各级负荷的摄氧量(V02)、二氧化碳输出量(VC0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f)、通气量(VE)及呼吸商(RQ).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指标 摄氧量(V02)、二氧化碳输出量(VC0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f)、通气量(VE)和呼吸商(RQ)均存在差异.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技能的各项指标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性注意的差异,评价d2注意力测验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2注意力测验对7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健美操专业21人、篮球专业30人、羽毛球专业20人)和55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体育生在d2测验违规错误率上显著低于非体育生,但在任务完成量、集中程度、遗漏错误率上差异不显著。三组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生在遗漏错误率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羽毛球组和篮球组体育生在遗漏错误率上显著低于健美组,篮球组显著低于健美组;在任务完成总量,集中程度,违规错误率上不同项目体育生的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体育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优于非体育生,不同运动项目体育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存在差异。d2注意力测验在运动训练中具有较为有效的选择性注意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杰 《体育科技》2015,(1):152-154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异同,从"健康第一"的角度为两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些许锻炼的建议。对象:从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受试者40名,其中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各20名男生。方法:进行相关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并进行部分生化指标的生化实验,进行数据提取和等级划分。结果:体育组的部分健康体适能指标优于非体育组,部分血常规指标、肺活量、时间肺活量以及FEV1/FVC方面和非体育组男生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体育组男生的脂肪百分比高于非体育组男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体育保险是对体育专业学生从事运动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体育运动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它可以起到预防风险、减少经济负担、稳定的生活、快乐运动的作用。然而体育保险在中国高校,尤其是对于大学生体育保险是一个新课题。体育保险首次受到人民的重大关注是1998年,由于意外,桑兰在美国参加运动会受伤,之后组织者为她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因此而得到最好的治疗。这使我们了解到体育保险为运动员的运动风险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也为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指导方向,因而在高校建设体育保险体系和制度是很必要的。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体育保险各方面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在合理的条件下,开发设计适合学校的体育险种,尤其是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保险,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匮乏、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场地器材欠缺、学生学习课时不足等是影响甘肃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越来越淡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人身、心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维护人体健康,其独特的健康思想理念对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有独到而又有效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现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以及参与健身、群体竞赛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认可,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理想;学生缺乏健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较差,学校健身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机会较少,群体活动的组织等存在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当前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体育权利现状,在问卷调查和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当前大学生对自身体育权利的了解,以及对体育权利遭受侵害时是否能够进行自我保护进行研究。由于侵害大学生体育权利的行为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当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未被人们引以为重的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保护意识对维护大学生体育权利、增强大学生体育法意识、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具备的教育公平、公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健身体育消费观念、消费动机、消费项目、消费水平及影响健身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观念较强,但消费水平较低,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现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旨在促进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并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发和培育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指出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跆拳道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当中,切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力争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的深入实施,同时也能通过实践经验丰富和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着手,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部份有代表性民办高校大学生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入学前后形态、机能、达标等情况的调查后,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质情况明显低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和师资配备等问题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校余暇体育的有效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及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