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一个认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智模式通过其特有的表征方式来影响经济主体看待问题的视角、信息获取及行动等,最终影响到经济主体的认知学习、创造力及新知识的产出,心智模式与经济主体的知识创造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科岩  龙君伟 《科研管理》2009,30(5):155-161
摘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高科技组织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对来自4个城市的36家高科技组织的248名团队成员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工作满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即知识分享行为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共享心智模型是认知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在团队认知方面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基于对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理解团队知识的新视角,并指出如何根据这种新观点有效进行团队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4.
构建共享心智模式,提高创新绩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以组织学习空间为中介变量,构建共享心智模式对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Bootstrap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已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共享心智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组织学习空间在共享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实证结论将为进一步通过完善共享心智模式,提高自身紧密度,拓展组织学习知识面,提高组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心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智模式是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通过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的态度与行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目前,知识型员工普遍存在的刚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因此,企业应通过创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创新导向型组织文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途径,引导知识型员工培养成柔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以达成理想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对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型以及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概念、维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以共享心智模型为中介变量,研究了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的关系模型.将共享心智模型划分为一致性和准确性两个维度,探讨了知识异质性和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李柏洲  徐广玉  苏屹 《科研管理》2014,35(2):127-135
构建团队知识转移风险、知识网络、知识转移绩效及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对已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转移风险与知识转移绩效间显著负相关;知识网络是团队知识转移风险与知识转移绩效的中介变量;团队共享心智模式正向调节团队知识转移风险、知识网络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将对降低团队知识转移风险,提升知识转移绩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企业流程再造缺乏完善的心智模式的指引是再造失败的重要原因。从企业进行流程再造的原因和影响流程再造的因素两方面出发,分析心智模式对流程再造的重要性,构建心智模式和流程再造之间内在联系的框架模型;分析了需要进行流程再造的企业心智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企业心智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心智模式具有发展和进化的性质,这为个人和组织来优化和完善心智模式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探讨了从个人层面对心智模式进行管理和完善的途径,接着从设计培训课程,建立沟通网络,营建持续学习的氛围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组织中完善分享性心智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任务的复杂化,多团队系统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在现实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国内外组织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应用计算机模拟因果互依型多团队系统任务情境,就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组成团队任务型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有正向影响,组成团队型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无显著影响,不同组成团队其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领导团队任务型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有正向影响,领导团队型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无显著影响;多团队系统任务型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型共享心智模型对多团队系统绩效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学术团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晨  彭洁  贺德方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8):149-152,162
学术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是一个学术团队中内在隐性知识结构与内在价值意义结构的共享载体。本研究通过构建学术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以初步揭示学术团队内部互动和认知加工过程的"黑箱"。具体首先对学术团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术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边际搜寻特征和路径依赖特征,以为高效的学术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共享心智模型描述团队的知识共享和态度、信念的协同性,并对学术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结构进行验证性研究,根据样本数据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团队内在价值意义水平对于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要明显高于隐性知识共享水平,因此从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文化和谐、激励机制合理、团队结构合适等具体方面着手,在各个细节上保障,充分体现团队成员个体利益及共享信念的认可度对于提高团队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共享心智模型作为团队认知的重要心理表征,并引入了高管团队的人力资本产权,作为共享心智模型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尝试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高管团队内部的战略运作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得出,高管团队人力资本产权与共享心智模型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对高管团队人力资本产权和团队建设方面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龙飞  戴昌钧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80-1089
 本文基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视角,构建了一套用于测评组织共享心智模型对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开发作用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这组测评体系共包括21个指标,构成了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水平、组织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组织成员认知学习能力、组织成员知识吸收能力、组织成员知识转化能力和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开发水平等6个纬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基于该量表所测评的组织共享心智模型对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开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今后进一步探明组织知识创新行为的内在运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也为当前各级组织加强自身内在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指明了一个具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效率低下是制约当前组织知识创新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视角,通过深入分析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过程背后所隐藏的种种复杂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出并论证了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中共享的组织隐性知识结构与组织内在价值信念结构的互动一致性将最终决定组织知识创新成果内部传播效率的长期均衡水平的原理;为组织今后进行知识创新成果传播的技术流程安排与激励机制设计找到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7个研发团队的现场研究,对基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研发团队任务式共享心智模型和协作式共享心智模型构思;多元回归和层次回归结果表明:两类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任务式共享心智模型在目标明确和任务规范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是完全中介作用;协作式共享心智模型在成员多样性和工作依赖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是完全中介作用;任务式共享心智模型和协作式共享心智模型在领导信任、组织保障、角色期待、成员互动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是部分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管理建议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团队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基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研究了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心智模型在社会网络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并且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与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共享心智模型和知识共享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知识共享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和知识共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锡荣  杨娜  万倩 《现代情报》2016,36(11):8-15
基于SECI知识螺旋,构建了企业知识生成“风暴眼”模型,并将模型作了系统动力学表达、训练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有效吸收外部知识并在内部进行知识转化循环,从而产生巨型的知识生成风暴。但当环境恶化或者企业知识存量以及知识转化能力下降时,知识生成风暴就会减弱甚至消亡。结果显示,创造知识的企业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并防止已有知识的流失,才会走向并保持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