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和互动阅读的新平台。文章分析新媒体与互动阅读服务的内涵,以抽样方式调查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现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居民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总结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成效与不足。从构建互动服务平台、挖掘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展互动服务内容、完善互动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邢彦辉 《声屏世界》2008,(12):21-22
“互动”是电视媒体发展的新动力。从我国电视媒体已经展开的“互动”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现场观众互动、电话互动、手机短信互动、主持人互动、跨媒体互动等。  相似文献   

3.
袁玥 《大观周刊》2012,(43):379-379
阐述了互动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三个方面的互动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的信息互动作为社区成员交流和开展社区活动的主要运动表现形式,是社区信息利用和再生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信息功能的凸显,深入了解和有效把握虚拟社区信息互动机理,对促进虚拟社区信息互动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运动过程视角,从信息互动的触发、信息互动的放大、信息互动的持续和信息互动的转换等方面揭示虚拟社区信息运动互动机理。[结果/结论]虚拟社区信息互动表现为一个过程,信息互动的触发、放大、持续和转换4个阶段组成一条因果链,虚拟社区成员间信息互动的深化有赖于对信息互动过程合理引导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其互动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对于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涉及的较少,有必要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深入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移动社交阅读互动研究的不同维度梳理,从互动链、互动域、互动场3个层面厘清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方式和互动关系,构建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并从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双路径对互动效应进行深度揭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的研究,厘清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的脉络,以利于促进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由同质性向异质的转变,实现移动社交网络阅读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人社部等部门发文将全媒体运营师列为新职业,相关文件明确了全媒体运营师的工作任务,其每项任务都与互动管理息息相关。全媒体运营师的互动管理职责主要是新闻互动管理、服务互动管理、互动行为管理。全媒体运营师做好互动管理工作应开展前端用户调查和分析,加强传播能力和效力分析,强化互动内容管理,推进互动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在线阅读社区的用户互动对于保持社区活跃度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社区用户群体互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选取豆瓣“N小时读书”小组为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发现用户互动网络密度低,节点分布具有无标度、二八分布和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4种互动角色;采用内容分析法将用户互动内容归纳为9类;采用统计分析法发现发帖数、发帖文本长度和主题会影响回帖数。虚拟阅读社区用户互动特点可概括为兴趣驱动和自发性、阅读与社交交织、“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互动促进阅读,也存在互动不充分、深层次互动不足、互动关系不紧密、互动内容的信息组织水平低等问题,最后指出应强化阅读社区管理团队的运营责任、采取多种方式激发社区互动活力、提升信息组织水平、深化社区互动层次、增强社区所在平台的支持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8.
苏伟  李明文 《当代传播》2007,(3):105-106
新闻采访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双向性互动活动.记者重视采访中的互动性可以使双方进入最佳采访状态,提高采访效果.本文从言语互动、角色互动、心理互动、情感互动4个方面,分析新闻采访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围绕多媒体互动杂志的互动特征,对多媒体互动杂志的互动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人性化互动设计的作用,以及如何体现多媒体互动杂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刘丙芬 《今传媒》2016,(4):111-112
互动微电影的互动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前互动,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后互动.但与蓬勃兴起的微电影相比,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源于传播平台、传播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源于剧情设置、技术等要素的制约.互动微电影以其交互艺术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然因其相伴而生的制约因素而阻碍其发展速度,所以,必须采取打造传播平台、优化互动设置、发展互动交互技术等策略开拓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心流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视频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互动视频用户评论、用户弹幕反馈以及互动视频自身特性等要素,为互动视频创作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作与设计方法,包括清晰明确的目标、直接的即时反馈、技能与挑战相匹配、场景构建、逻辑性以及结局未知性共6个要素。将心流理论与互动视频相结合,得到互动视频心流体验模型,有利于提升互动视频操作中的用户体验,为处在内容新风口的互动视频的创作与设计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Web2.0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网络互动的概念深入人心,对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情况和网络互动服务项目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发展不均衡,北京和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和互动服务开展情况较好,OPAC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是最为普遍的互动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需从平台建设、深化互动服务功能、人员队伍等方面切实提高网络互动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移动社交时代下的期刊阅读与传统阅读互动机制大不相同,现有数字期刊的阅读互动还缺乏深入研究,但是互动机制、互动效应等都对数字期刊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弥补数字期刊互动研究的不足是必要的.通过对现有数字期刊阅读研究多方面分析,从互动对象,阅读过程出发阐述其互动机制,并构建互动模型,深度描述互动效应.通过对移...  相似文献   

14.
王利君 《大观周刊》2012,(16):238-238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探究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师生互动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途径;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民生新闻作为推动报网互动的切入点,构建栏目互动、编采互动、监督互动、受众互动的新模式,有利于取得民意表达更畅通、舆论监督更有力、问题解决更及时三个成效,对报纸的发展、网站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引导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据悉,《北京青年报》汽车互动平台从2009年开始将开展各种与读者互动的新尝试,包括活动、服务、车型评价以及和读者及编辑之间的互动活动.这些新互动形式的开展,将极大地丰富“汽车时代”互动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初云玲 《传媒》2023,(8):54-56
媒介技术介入视频创作不仅赋予了用户参与互动的权利,还通过多种交互形式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本文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视频相关案例对互动视频的交互类型、交互效果与交互策略进行全面论述。研究表明,视频与互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全新体验,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体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及个体与媒介互动三种类型。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视频形式,互动视频未来还需在互动剧本、互动空间、交互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从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编辑与读者关系的变化,论述了编辑重视与读者互动的三个主要理由,提出了传统互动、线上互动和新媒体互动同抓并举、相互融合的基本思路,阐述了编辑与读者互动中应该注意的四个关键问题。文中强调编辑与读者的互动应明确目的、区分层次、形式多样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互动”.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目前,“互动”又发展成为电视传播的一种形式,它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一个信息流动的回路.  相似文献   

20.
据悉,《北京青年报》汽车互动平台从2009年开始将开展各种与读者互动的新尝试,包括活动、服务、车型评价以及和读者及编辑之间的互动活动,这些新互动形式的开展,将极大地丰富“汽车时代”互动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