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法律保障,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劲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宪法案例教学是指在宪法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据宪法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宪法教学需要,以案引法,以案学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宪法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宪法案例教学由于个案的引入不仅激活了沉闷的宪法教学,而且也对宪法学的研究范式起到"介入诊疗"作用,迫使宪法学的研究范式开始向法律化,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等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立宪,即“建立宪法,以限制王权来治理国家”之意。最早提出立宪建国的是英吉利帝国。它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后,便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后日本起而效法,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这些成功的先例深深地打动和吸引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去仿效,于是,在20世纪初叶中国大地上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使其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取得在宪法和宪政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宪法发展相对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于是有学者提出“良性违宪”的概念。对所谓“良性违宪”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某些解释是非常必要的。但“良性违宪”的定性和提法,不但不科学,会产生很大的纵容违宪行为的负面效应,而且该提法与法治理念也不符。实践中某些改革行为违宪但却存在合理性的原因在于宪法不能及时回应现实需要,解决该问题的出路应当是及时释宪或者修宪。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就是共产党执政,共产党如何执政(能否依宪执政)直接关系到宪政在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三个代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应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反映到未来的修宪当中,并真正做到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8.
对青少年开展宪法教育,提升其宪法意识和综合法治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课题组基于统编思政课教材开发《中小学宪法教育读本》,丰富法治教育学习载体;研制中小学宪法教育实施指导意见和课程方案,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利用全国“学宪法、讲宪法”平台,为宪法教育在中小学落地提供实施策略。基于以上方面总结出宪法知识和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途径。  相似文献   

9.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保障,控制国家权力;二是微观保障,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历史地看,宏观上,人权观念的变化促使了宪法观念从限制国家权力到作为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的变化。微观上,人权促使了基本权利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新跨越。我国宪法和现代宪法观念有暗合之处,但不能等同。这是对我国人权保障条款的认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邦议会中出现了“宪法纠纷”。本文论述了俾斯麦通过暴力手段,推行“铁血政策” 结束了这场“宪法纠纷”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成果。正确认识与处理“与时俱进”与“三个代表”的关系,并用与时俱进的精神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传说始于大禹。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秦各代,凡遵循者,国则兴,凡背弃者,政则亡,历史教训极为深刻。经孔子、孟子发展,把民本思想升华到先秦时代最高理论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我们重温早期民本思想的教训,对建设小康社会极具历史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视和倡导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显著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提升为“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和论述,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新性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创新性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性构建,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字思维”可以理解为是汉字的造字过程及意义发生过程中的思维,其核心是直觉与理性的统一,而这种思维方式与汉语诗歌创造的思维方式又有一脉相通之处。围绕“字思维”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汉字文化内涵的认识,而且涉及到对母语文化独特性的思考,涉及到古才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这对于中国的现代诗学建设是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为我党确立的宗旨,是服务国家与服务人民的一致性和爱国与爱民一致性的本质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与延伸,它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赋予了时代的特点,把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成为当代实践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章的规定和党的宗旨的要求。要使"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成为现实,必须设定一些条件,这些条件使"党的干部"不想腐败"、"不必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使"党的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顾和研究苏共丧权、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旗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苏共丧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最大教训在于丢弃“旗帜”,“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党的生命源泉,执政基础的真理,坚持“三个代表”,就会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如果背弃“三个代表”的要求,就会变质、腐败,丢弃“旗帜”,走向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