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的课程现状、学校体育目标,中学、中专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终身体育教育在中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时期,通过科学、正确教育引导,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内涵原理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的阐释,讨论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重视体育科学轻视体育人文的“重物轻人”、“重体轻育”的现象,以及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人文观念,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衣刚 《精武》2012,(11):36-36,38
经济时代使高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而构成这一系统结构的功能环节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探索。本文就我国高校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的体育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健身功能与提高体育竞技功能的关系,及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的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体育教育整体化思想调整体育教学大纲,对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体育的教育价值观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界定了体育的教育价值观的涵义,阐释了体育在转变健康价值观、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以及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从当代中国体育的教育价值观来看,小康社会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发挥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和人文教育价值,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要从学生抓起,要突出解决好体育兴趣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改变目前体育课程建设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保证终身体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听力残疾学生体育教育进行研究.建议:一线的聋生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不断挖掘与聋生体育相关的医学、教育学、运动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聋生体育教育规律,研究适合聋生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聋生体育教学水平.鼓励体育教育工作者多进行聋生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推动聋生体育教育改革,促进聋生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功能的分析,指出借助农村学校体育开展、普及农村体育的几个有利因素:健全 的教育体系、教育自身功能的要求、可持续性强以及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等,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 路。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与系统的总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反复的探索。仅就“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学校体育教育中普及性功能( 健身功能) 与提高性功能( 竞技功能) 的关系、学校体育教学中“教”( 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 学生主体作用) 的关系、整体化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孙景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35-36,5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管理、实习成绩评价、教育实习外环境等现状,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计划、教育思想的改革来优化体育教育实习,从内部结构的改造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从多学科之间的资源互补以及实习生专项技术的全面搭配来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相似文献   

11.
杨建全 《体育世界》2010,(4):99-100
文章针对体育课堂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差生转化和教育问题,依据和谐教育理论,提出了体育老师做好体育差生转化和教育的六方面工作,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善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激励、感化、引导差生,实现体育差生的逐步转化,探索转化体育差生的经验和方法,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徐明 《西藏体育》2003,(3):15-16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其意义、职能、内容和本质,习惯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特点的日趋明显,现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许多方面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对学校体育重新定位,就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进行一次整合,以其职能来确定学习领域,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认为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留下了太重的体育本科教育痕迹,现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缺少市场细分成果的支撑等,提出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研究,应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坚持与职业、市场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从而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的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名牌产品与学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海生  文立 《体育科研》2001,22(4):37-39
从中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创国产体育用品名牌的策略、体育名牌产品市场前景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体育名牌产品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具有现代消费观念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薛辉 《体育师友》2010,33(2):52-5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阐述了竞技体育的特性及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理解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体育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冰 《体育世界》2010,(9):74-75
体育多媒体教学技术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成熟,它充分借助了五联网技术特点和优势。体育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直观性、科学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各媒体多元化、立体型优化组合,可取长补短,使教育传播处于最佳状态。该研究可为体育院系技术课多媒体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实用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视体育审美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认为应通过学校体育这一教学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输,而且关键是要通过体育文化特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本文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作为切入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大学生参与运动,体验体育的魅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论述体育人文精神对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权利的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科  黄玉珍  金育强 《体育学刊》2007,14(2):136-140
研究了体育权利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实现途径。认为体育权利仍属于推断权利,它不指向具体的权利形式,而是体现于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获得权利救济权等多种权利形式之中,是对多种权利形式的抽象与综合。体育权利法律化、公民具有强烈的体育权利意识、体育权利实现渠道畅通是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3个基本要素。在实现体育权利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导向、规范、保障、干预、救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