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以阎锡山为首的山西地方实力派,从维护自身在山西利益的前提出发,对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和蒋介石集团采取了不同的政治策略,充分体现了其政治策略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这种策略有其深刻的原因,同时对抗战局势及其自身的发展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卡莱尔是维多利亚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卡莱尔的思想体系由认识论、社会和政治理想、历史观和语言与修辞策略等四部分组成。卡莱尔以神秘主义构建其认识论,以加尔文主义构建其社会和政治理想,并将两者历史化,通过历史决定论为两者的合理性做辩护,而其历史决定论由语言与修辞策略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东汉都邑赋家的话语策略成因有四: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都邑功能的转变;西汉赋家的率先垂范;儒家经典意识的导向。受其影响,东汉赋家们的话语策略因时代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前期赋家追寻历史依据以示慎重;中期赋家假借虚构人物以述己意;末期赋家则关注世俗生活以示冷漠。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探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是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针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以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发挥其优势,抓住其机遇,克服其劣势,化解其威胁,充分运用好网络这一新载体和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受到当时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风会党实现自身政治任务的政治意图所决定,晚清会党也积极参与了反洋教斗争;晚清会党在反洋教斗争中,往往能够依据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当时下层民众普遍的反洋教的社会情绪,采取较为灵活的斗争策略对外来侵略势力和清政府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大量的史实也表明,会党在反洋教斗争的过程中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内容之一,政治发展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凸现出政治发展策略的重要性。本文从政治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次序和政治发展原则等方面,对主导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邓小平政治发展策略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定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每一个国家的治阶级为本阶级的统治,总是千方百计地加强思想领域的建设和管理,只是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管理,应吸收原有模式中的有价值成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构建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形式、衡量成效的标准提出质疑。认为标榜“政治中立”的西方国家,虽在实施政治教育时羞羞答答,但他们讲求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效果的观点是可借鉴的;提出政治基础教育的两种范式一是以“政治”为主,一是以法制为主,认为政治教育内容以相对稳定为好。通过对日俄不同模式比较,说明学校在政治上“中立”,对维护政府统治有利。  相似文献   

11.
河北抗战小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抗战题材小说中占据中心地位,就是因为燕赵文化精神和抗战人文精神存在着彼此对位的关系。这两种精神的普遍意义就在于追求健全的人格。而建国后至今,对于以河北为中心的抗战小说的批评则折射出了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着单向度的流弊。在当下的人文精神建构中,我们应当走出这种误区。  相似文献   

12.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是1939年为纪念卢沟桥事变以后第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由时任十三军代军长的张雪中撰文并书,该碑对研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陆军主力的牵制,推迟了日本"南进"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为美国赢得了备战时间;中国抗战对日本财力物力的消耗,使日本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美国对日作战,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战精神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乃至在处理战时、战后诸多问题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梳理近十年来学术界发表的关于抗战精神的论著,对抗战精神的提出与形成、抗战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启示等问题作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抗战精神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几个问题,以期使抗战精神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刻。  相似文献   

15.
在红军从内战到抗战战略转变的过程中,时为中共最高负责人的张闻天率先提出和深入研究阐述了持久抗战理论,并带领中共领导集体积极谋划持久战策略的组织和实施。这一系列工作推动了转变的最终完成,实现了红军的巨大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七师所开创的皖江抗日根据地,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抗战和建国培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人才,壮大了抗日力量,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之一的黔北地区,一批近代工业兴办起来,城区商店林立,工商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下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黔北工商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抗战形势,还是对黔北当时及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尽管两个战场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也贯穿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的配合作战,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云南抗战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受了血与火的锻炼,起到了先锋作用和桥梁作用,对于云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大部分民族学研究机构和民族学家内迁至西南地区。民族学家们云集的城市依次为:昆明、重庆、成都、贵阳。文章主要探讨抗战时期在昆民族学家对云南省民族的调查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