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500名初中生施测学业自我概念问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以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情绪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模式。结果发现:(1)除了语文自我概念与消极高、低学业情绪以及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变量之间都显著相关;(2)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概念各维度都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成绩;(3)学业自我概念的各维度能够显著预测积极高、低唤醒度学业情绪,但语文自我概念并不能显著预测消极高、低唤醒度学业情绪。因此研究得出结论: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数学和英语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需要获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完成《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测验,结合其学业成绩进行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学业成绩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相关表现出了年级的差异;社会体育专业女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男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初中生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0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生在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业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接近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对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之间相关不显著,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3)学业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时,无论其教育期望高或低,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牵制了其教育期望是否在父母教育卷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既受到个体先天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受个体的差异和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现有研究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较为薄弱。该研究利用MJSES(修订版2005)问卷测量并研究了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分析了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业成绩相关关系。得到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基本正常,比五级评分制上的中间值略低。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两个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来源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各科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学生在其学业成绩上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研究》2021,(6):106-113
本研究利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152项独立研究结果,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教师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调节分析发现,城乡调节了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教师支持不仅直接影响学业成绩,而且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这一结果为教师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能预测学业成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该理论模型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董颖红  刘丹 《中学教育》2019,16(3):94-100
同胞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胞关系问卷、自尊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97名仅有一个兄弟姐妹的非独生子女进行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同胞关系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出生顺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同胞关系、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头胎比二胎感受到的同胞冲突更多;同胞亲密关系与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冲突关系仅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亲密而非冲突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胞亲密关系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仅限于头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773名中学生施测班级集体效能感量表(CCEI)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经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班级集体效能感水平上中等偏上,在学校类型、年级、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以及用功程度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部分人口学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变量对于班级集体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结构模型分析发现,班级集体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学校归属感对高职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136名在校高职生。结果显示:(1)高职生的学校归属感可显著正向预测其学习投入;(2)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别和积极高唤醒情绪、积极低唤醒情绪、消极高唤醒情绪、消极低唤醒情绪在学校归属感与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建议通过增强学校归属感、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学业情绪、消除消极的学业情绪等措施来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专业承诺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专业承诺和学业情绪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业情绪,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和较高的专业承诺;学业情绪、专业承诺在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学业情绪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各因子间呈现显著相关;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对大学生学业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362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感、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的外归因对学业自我妨碍有直接影响效应。失败的外归因以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影响学业自我妨碍;②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外归因、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能直接预测学习成绩;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失败的外归因通过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间接预测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3.
使用《成就目标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960名高职学生施测,结果发现: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总分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学业正情绪呈负相关,与学业负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初中生的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学习态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2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学习态度能够显著预测其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意志品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本文拟从学生的意志品质、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水平的关系分析入手,对如何增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自我效能感,以及提高数学学业成绩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以28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教师期望对学业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作用。结果如下:(1)教师期望与初中生自尊成正相关,教师期望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2)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确定大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学习投入、学习适应、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某高校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63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学习适应的测量值并与学业成绩形成配对,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学业成绩与学习适应显著正相关,但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的相关性不显著;(2)学习适应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3)学习投入可通过学习适应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但影响微弱;(4)学习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学习适应和“学习投入→学习适应”两条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学业成绩,但总效应微弱。研究认为,学习适应是影响混合式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老边穷地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成就动机和内外控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综合影响,对重庆市城口县27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1)高中生在时间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一男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二男生,在高二年级中,女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高中生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通过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3)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对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出197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情绪智力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1)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积极的预测作用.(2)显示情绪智力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3)显示出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视作是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变量,并发挥出有效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