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微信信息流广告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对微信信息流广告官网的广告案例进行了剖析,依据大数据原理、社交媒体属性、信息流广告特性,从传者、受众、媒介的角度对微信信息流广告类社交媒体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理解社交媒体广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操控、赋予受众参与广告的权力、构建了博弈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精准广告技术日渐成熟.本文从提升技术,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明确的目标受众数据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精准广告创意,增强传播效果;重视新媒体发展,扩大精准广告传播范围等多角度对精准广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翟灿 《传媒》2018,(2):82-84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广告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传播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告主通过社会化营销使其广告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而广告公司和传统广告媒介却因此遇冷受到很大冲击,广告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轰炸,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而大数据和消费者画像则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王志刚 《编辑之友》2018,(5):107-112
英国报业面对销量与收入的整体下滑,在实施裁员、减少印刷成本等措施的同时,加大了数字新闻市场的开拓力度.其中,大数据技术在新闻生产、受众服务和广告开拓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新闻内容生产方面,体现为新闻信息源的大数据甄别、新闻写作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新闻作品的可视化呈现;在报业受众服务方面,体现为利用大数据强化社交媒体的充分运用和付费墙的不断调整;在商业运营方面,体现为广告市场的精准服务和数据资源的深层加工.  相似文献   

5.
如今,各类新兴媒体不断稀释着用户群体,广告的目标受众也被不断细分,新兴的窄而告之日益受宠。随着大数据技术和LBS技术的不断升级,精准把握目标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地理位置、访问历史和内容偏好等信息成为可能,实现了以"目标受众"为中心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6.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价值论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不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传统广告将被淘汰,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广告将会形成.大数据广告一定是能彰显大数据媒介和技术优势的广告.大数据技术和媒介优势还可以使广告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进一步分析提出广告价值论,客体的价值在于对主体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价值在于广告对受众、社会和媒介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受众价值在于其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和时空价值更高;大数据广告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大数据广告的媒介价值在于使媒介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广告营销将出现重大转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必然带来营销手段、营销策略和营销理念上的革新.对此,本文从社会化营销、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营销三方面入手,探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广告的营销模式,进一步加深对大数据时代广告营销的理解和认识,以期为企业的广告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解构了传统广告以创意为中心的发展逻辑,重构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在互联网上,现代受众变成了一个个被数字标注的点,受众的需求、行为变成了可被分析的数据流.通过大数据挖掘,传统广告对“消费者的聚类分析”解构为“消费者的个体监测”,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定制广告内容,实现广告信息的实时推送,还可以大幅提升广告媒介的匹配程度,广告内容和广告投放的双重精准性因大数据而得到重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下属的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在2007年底发布了<城市居民广告接触度研究报告>.该报告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以往采用媒介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等测评指标的广告效果研究报告,首次使用ACI(Advertising Contact Index,广告接触指数)的测评指标,从受众广告接触行为的角度,勾勒出城市受众广告接触情况的概貌,厘清了城市受众接触广告的一般情况,使广告效果精准测镀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广告接触测量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12.
林燕 《报刊之友》2014,(10):76-77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受众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终端和网络互联的共同作用下,广告运作体系出现了一些变化和革新。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的精准营销,与社交、游戏、直播、奖金等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广告创意以及移动场景营销是广告运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数据生产量达1.8ZB,且全球信息总量每隔两年增长一倍。海量数据的产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方式,也为人们探寻数据背后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广告作为一项建立在对目标受众深入分析并据此进行信息定位、信息处理和信息精准投放的市场营销活动,自然对大数据的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并展开多方面的数据应用活动。据此,我们有必要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探索大数据的实际价值与应用策略,以保障广告营销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实现其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以其特有的“精准”和“个人化”特征正在与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建立“如影随形”般的亲密关系.因此,精准广告产业的发展无法回避消费者“隐私问题”的争论.建立有效的精准营销规制是未来大数据营销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有效工具.文章对欧美及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制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我国精准广告隐私管理宜采取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植入广告,不仅需要严格执行常规广告的操作流程,而且需要在传播渠道选择和受众定位等环节做到高度契合市场的变化及受众的需求,更需要明确的广告效果来强化广告主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建立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之上。通过对大数据与植入广告的关系、植入广告发展中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基础上植入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判断,可为我国未来广告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现代媒介传播行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调试>课题调查数据为依据,从不同经济带的角度入手分别从受众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对广告的信任程度、广告的影响力、对广告民族文化的认同等四个方面来对新疆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带下的广告受众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得出新疆广告业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并根据不同经济带下广告受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传播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变化使得广告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面对新兴微媒介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纷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广告营销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立足于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常见表现形式,借鉴优秀公众号的广告营销经验,提出了互动营销、事件话题营销、定制精准营销,以及加强数据研究、迭代优化内容等多方面的策略,促进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杰 《传媒》2018,(11):72-74
在这个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提升广告传播的精准性成为各大媒体不断探索的问题.移动APP广告的出现为广告商、媒体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结合移动APP广告的概念及其传播优势,探讨了其面向受众的精准传播策略,旨在促进移动APP广告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