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汪琳  谢莎 《出版广角》2016,(14):27-29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出版悄然而生.作为少儿出版主力军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出版形式——有声阅读APP.“宝贝听听”正是这样一款移动有声阅读产品,它回归文学最初“声音一听”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模式,借助移动设备的技术进步,克服之前有声阅读出版的缺陷,注重内容的场景化设计和产品的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儿童文学移动网络出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孟宪堃 《新闻传播》2022,(3):115-116
探寻有声读物的服务创新和价值重塑是有效应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策略.将场景化思维引入有声读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视角,以移动设备、传感器、定位系统、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的"场景五力"为基础,以挖掘有声读物用户需求和设计细分场景为主线,以数据作为桥梁连接用户、平台和其他企业,构建了有声读物产业的生态闭环.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发展,不仅重塑着媒介生态,也重塑着人们的媒介行为。电子时代的用户具有游牧民的敏锐性,形成了电子空间的知觉特征。本文通过对喜马拉雅FM等有声阅读平台的研究,认为移动音频平台所体现的用户在电子空间的知觉具有四大特征:需求多元化,强调对身体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根据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所做的功能调试;用户圈层化,形成了从内容使用者到内容创作者、从地缘社区到趣缘情感形成的圈层化发展;知觉场景化,用户基于不同的目的需求和方式需求形成了不同场景的知觉方式,同时与线下的场景有着共通性;认知图示交互化,在人与平台、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形成多种交互方式。  相似文献   

4.
移动有声读物成为继纸质书和电子书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用户对数字有声读物的需求包含获取知识的认知需求、获取代入感娱乐需求、获取慰藉的情感诉求以及释放视觉的全场景诉求。通过有声读物的内容挖掘、载体形态扩展、语音交互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细分等途径,可以进一步释放有声读物的经济价值,实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声读物通过极富感染力的演播形态,丰富读者的听觉意识,具化文字形象,在移动阅读、解放双眼的过程中满足了各年龄层读者的阅读需求.当前,有声读物市场逐渐反哺出版机构,在融合出版过程中发挥着示范性作用.因此,数字化声音市场的培育前景、数字人才的培育价值及培育方向成为融合出版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有声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用户年轻化特征明显,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用户的有声阅读需求,为细化分析用户需求和明确图书馆工作重点、优先级提供可行的分析路径,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有声阅读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服务策略。[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图书馆有声阅读服务认知和利用情况以及有声阅读需求进行调查,基于Kano模型对需求进行分类,并结合QFD模型分析图书馆工作改进的重点方向。[结果/结论] 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进行过有声阅读,但对图书馆有声阅读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程度不足,不过多数认为图书馆有必要开展有声阅读服务;用户需求以魅力型需求为主,还有少量无差异型需求,资源内容质量、查询、获取在提高用户满意度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工作重点应是优化系统平台功能和性能、提高有声阅读内容的质量、配置高性能设备打造高品质视听空间、加强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图书馆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图书馆在使用短视频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短视频平台场景化服务构建要素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充分分析,构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短视频平台场景化服务体系,为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提供场景化服务,以期提高阅读推广效率,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姚倩 《科技与出版》2021,(1):156-160
随着信息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人类的阅读行为通过平台演化为社会化阅读,具有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Web 3.0以及AI的出现助推了社会化阅读中用户兴趣培养、知识获取、场景构建等需求,有助于填补知识鸿沟.但阅读行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临内容泛娱乐化、阅读分享圈层化、平台发展内卷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平衡阅读与社交,明确人工智能在阅读中的功能作用,以阅读内容为主体打造知识生成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舒  张寅 《出版广角》2021,(20):44-47
当前,有声出版已成为全民阅读新的增长点.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有声出版呈现制作主体多元化、传播介质数字化以及用户群体细分化的特点.有声出版的发展要紧密围绕有声创作与认知规律相契合、审美价值与知识价值相化合、文化逻辑与技术逻辑相耦合等难点,从融合传播、场景传播、垂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寻求多维度突破.有声出版不仅要丰富和发展口语文化,更要在重构社会关系、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小波 《传媒》2018,(13):57-58
"场景"意味着用户媒介消费的情境和习惯完全不同,其为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场景同时孕育了极具价值的新媒介形态.在场景革命下,移动阅读新场景的形成需要信息传播形态适配这种阅读场景,因而适配移动场景才是王道.新闻H5产品通过构建浸入式的移动阅读场景,满足了用户的多种消费需求,通过调动用户的生产力,形成了全新的UGC生产场景,也满足了用户社交需求和情感归属,还通过形式适配、内容适配和体验适配,满足了用户的移动阅读场景需求,为新闻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1.
用户阅读行为不再只是读书,而是越来越深层次地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场景触发(scene touch)为基础的社会化阅读时代,恰当的场景构建成为培养用户阅读行为的关键入口.社会化阅读需把握算法推荐、社交功能、阅读社群等场景的构建要素,从个性场景与共性场景的构建、跨场景互动、内容的场景化呈现等方面不断完善用户的场景体验,提供与阅读场景深度适配的内容与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张虎 《出版参考》2021,(7):40-42,60
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打遣基于移动端的有声阅读平台成为一种选择.那么,对于出版企业来说,该如何打遣并运营一个有竞争力的有声阅读平台呢?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打造的有声阅读平台"小荷听书"为例,对其如何通过战略聚焦、落实用户思维与构建增长模式来实现平台的顺利运营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出版企业打造有声阅读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场景维度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为基础,基于用户需求变化,针对数字教育出版场景建构了四个维度,并展开实证调研进行假设验证.围绕移动化学习设备、定制化学习内容、情景化学习过程和互动化学习交流四个维度对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完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龚捷 《编辑之友》2016,(11):21-24
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相似文献   

15.
龚捷 《编辑之友》2016,(10):22-25
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相似文献   

16.
杨洋 《东南传播》2021,(6):101-103
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期刊行业正探求多样化渠道,寻求数字化发展.研究以高印量的传统期刊和高播放量的期刊有声阅读内容为观察对象,提出数字阅读时代期刊有声出版过程在传播符号、传播功能、传播速率等方面的特点,直面期刊有声出版整体弱势、内容娱乐倾向、版权保护困难等问题,探讨从有声出版的读者定位、专业内容生产和版权监管保护等方面促进数字化时代期刊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迭代升级给予媒介更多功能和应用场景,并在社会互动中扮演多重角色。基于媒介可供性审视有声出版平台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回答有声出版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参照。从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维度探究有声出版平台的具体特征和发展路径,指出有声出版平台转型升维需要在物质层面完善智能生态、强化人机协同中人的主体性,社交层面深化情感凝聚、增强用户身份认同感,移动层面加强场景融合,引领移动音频新“声”态,进而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内容提质增效,打造高质量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8.
余苗  马璇 《科技与出版》2021,(7):155-160
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视障群体的阅读范式,推动无障碍阅读朝着有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阐释无障碍阅读的有声变革表征,提出我国在无障碍有声读物制作、监管、扶持、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数字时代无障碍阅读的作品版权保护、内容延伸与录制规范.数字时代无障碍有声阅读的发展进路在于强化人文关怀、便捷生活使用、丰富审美体验.具体实践策略在于加强国家立法、加大扶持力度以维持出版有序,避免泛化投入、创新精细化服务以坚守资源理性,提供技术支持、落地阅读保障以重申合作还淳.  相似文献   

19.
张蕾 《科技与出版》2021,(9):140-144
数字阅读的兴起带来媒介偏向的新动向,具象性与临场感的感知偏向、场景化与碎片化的空间偏向、大众化的内容偏向共同构筑起数字阅读的现实图景.感知偏向下出版模式的去中心化、空间偏向下的三阶秩序重构以及内容偏向对出版功能的社会化延伸,给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出版业在关注新技术的同时,应善于通过技术和内容的整合来最大化地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持续推进出版流程优化,实现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声音在传统文字出版领域退居幕后.从音像出版走向融媒体时代,有声出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融媒体时代的有声出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以音乐、音响、图文等为辅,既包括实体文字出版物中的有声内容,又包含纯数字形态的在线音频内容.目前有声出版面临着优质精品内容不足、盗版侵权活动猖獗、公共文化服务场景缺失等现实困境.促进新时代有声出版健康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声音的出版价值,加强优质原创内容研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强化有声出版的文化使命担当,积极"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