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杨焕敏 《出版广角》2015,(12):42-43
数字出版运用数字技术对图书内容进行编辑与加工,借助互联网等渠道传播数字内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下,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要不断借助云端化处理、移动互联网终端等技术支持,不断助力数字图书馆技术建设、平台建设和服务建设,不断促进数字出版与图书馆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给科技期刊的传播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内也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跨媒体发展方向达成了共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的繁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也使传统出版与多媒体相融合,形成全媒体出版成为可能.国内一些科技期刊也开始逐步由跨媒体传播向全媒体传播开始探索,改变纸质期刊的信息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3.
刘海阳 《出版广角》2016,(20):35-37
目前,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正在构建数字内容传播的新格局,而出版集团在转型初期面临数字出版产业商业模式不清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不强、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定位模糊等众多困境.如何围绕多元化经营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市场的突围等诸多问题,成为当下许多出版集团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使用一系列理论分析工具,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行SWOT分析以及战略群模型理论分析,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为学术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数字资源的互联网出版传播渠道完全有别于传统方式,这使得国内外出版机构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新技术下的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使出版传播回归本源,更加纯粹地为学界提供服务.这种新模式下的出版形态不能就技术而论技术,需要将学术科研、出版流程规范和数字信息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国际化出版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5.
于文 《出版科学》2018,26(2):127-128
"数字出版"从概念的提出到今日之欣欣向荣已近20年.这是短暂的20年,我们依然还只处于互联网的孩提时代,数字出版的未来必将远超今日之想象.但也是日新月异的20年,工业时代出版业整齐划一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行业边界坍塌了,数字出版的全貌却始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地裂变和滋长.就像"互联网"快速迭代使"焦虑感"成为互联网从业者的集体心态一样,对数字出版的"理论焦虑"也长期困扰着出版学界和业界.尽管数字出版及其商业模式的理论众说纷纭,但因为视野和立场的不同,许多研究依然有盲人摸象之感.浙江大学陈洁副教授新作《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则不失为缓解理论焦虑的一剂良方.全书丰富、立体而清晰地勾勒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文化逻辑、多重面孔及其关系结构与路线图,是一部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其将内容存储、产品复制、阅听方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在“互联网+”新的逻辑思维下如何形成数字阅读市场的标杆性介质?在数字媒介市场进一步“进化”成熟之时很快就会发现:依托数字技术使出版形式飞速发展的时期仅靠“标新立异”式的产品数量激增只能形成短期内的市场热度,而要保持数字出版产品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及其效果的持久价值,除要熟稔“互联网+”市场逻辑、运行逻辑以外,也要更加注意基于新逻辑轨迹下,数字出版向大数据出版演进时渠道的整合与拓展以及传播效能的快速提升,而这也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杜斌 《出版广角》2023,(2):47-52
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Z世代”规模的巨大增长,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数字出版在出版领域的分量越来越重,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外宣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加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基础建设: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多种平台和载体;加强统筹兼顾,推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更多精品力作;实施倾斜政策,努力建设适应“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需求的国际化现代型特色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传播也渗透到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传播对于中国出版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搜狐公司(以下称"搜狐")又是如何部署信息时代的数字出版战略的,本文将作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2002,(5):54-56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网络出版(ePublish)的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 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传播形式已成为出版物的主流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出版系统进行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新华  苗璐 《出版广角》2013,(16):30-34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北美地区的互联网和数字出版产业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最发达的。为了深度了解和挖掘北美地区尤其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为代表的传统出版向数字移动出版的转型过程,掌握北美地区数字移动出版转型趋势及特点,探究未来数字移动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媒体认证联盟从2009年起开始对北美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出版在生产、管理、传播等方式上与传统出版有着本质区别,复制、盗版成本更低、更方便,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日益凸显,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体系需要从认知上、机制上做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版的概念 网络出版(ePublish)的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5.
向飒 《电子出版》2003,(9):14-15
网络出版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在于:资源利用方面不需要纸张、油墨,是纯电子化、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物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出版的概念被颠覆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印、发。数字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平移,更不是简单地把已出版的书报刊转换格式上传到互联网和手机上。传统出版同数字出版实现对接,关键要寻找传承与传播文化的新载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对接的载  相似文献   

17.
周永琳 《出版广角》2013,(11):28-29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在终端呈现上,形式更多样,携带更方便。近年来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方式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众筹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其改变出版传播与盈利模式的巨大潜力,给了处于数字转型中的出版业新的创新空间。文章聚焦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欧美众筹出版平台:Unbound和Ten Pages,对商业模式、产业影响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释。众筹出版在欧美的发展体现了传统出版思维与颠覆性的互联网模式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国内出版业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高速发展,各个行业开始相互渗透交融,数字化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在媒体传播行业,数字化影响更加深刻,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与以往相比更加多元,出版社必须结合多媒体融合加快数字化升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进数字出版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探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数字思维转换和数字出版的推进发展,为互联网下的出版社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翔 《出版广角》2014,(13):32-34
正中国数字出版的决策主体应超越出版社和传统出版的商业视野,不要受制于盈利模式和眼前利润。相反,要善于在更开阔的商业生态、知识生态和文化生态中寻找出版的核心价值,并从中借力,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带动数字出版业快速成长。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产业,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传播的强烈冲击。基于编辑把关、纸本印刷、书店贩售和出版社主体的传统出版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与知识需求,这一落差使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颠覆性的互联网传播,出版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