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大数据出版”的概念入手,指出“大数据出版”不仅有数据挖掘还有知识增值,是出版界的革命.图书馆与出版业息息相关,“大数据出版”的出现给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效率上.图书馆知识服务要从转变采购模式、提供差异化知识服务、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三方面努力迎接“大数据出版”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1日,宋木文同志的新著<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出版界的领导、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来书面贺信,与会者踊跃发言,都高度评价了这本书.宋木文同志是我国出版界老前辈,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出版界,到90年代成为中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既是中国出版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许多重要政策的制定者、参与者或执行者,对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改革勇气、智慧和责任.作为一个晚辈,我不敢全面评价这部著作,但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看完这本书后很受感动、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把读后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构建学术文化的出版高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上海出版界以"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为题进行专题研讨,其主题是,在上海大都市文化格局中如何提升上海出版的地位和实力.这一话题颇具现代性和普遍性,也有助于对当下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思考,值得一议.  相似文献   

4.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民国时期中国出版业价格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研究发现,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纸张供给影响出版经济运行、读者对书籍定价的抱怨、出版行业价格战等现象,皆非始自今日,也非现今中国出版界所独有,有些历史甚至对当代中国出版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对今日出版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五大出版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出版界来说似乎是沉寂的一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没有出现让人特别感到兴奋的热点,但出版界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动摇,改革探索并没有止步,管理的力度也在加强.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就像一位出版界权威人士所言,出版业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作为一个处于第一线的出版工作者和不断对出版改革和发展进行理论思考的学者, 2005年有几个出版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里我把它们梳理一下,供业界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高等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教育作为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出版业从业人员素质、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出版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版事业的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出版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出版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出版界、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重视,大力发展出版教育成为目前出版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离不开准确的信息,出版管理与发展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版界面临的最大冲击不是国外资金,而是发达国家出版界的科学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的争夺。发达国家的出版业早已实现了全行业的计算机化、网络化。而在中国,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图书出版业的信息化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印度相关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主要的图书出版机构,分析印度新闻出版业的特色,回顾印度与中国出版界合作的历史,并指出中国与印度新闻出版业未来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数字进行时     
数字出版被公认为21世纪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出版界已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出版.这一方面是由于数字出版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国家对数字出版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孕育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认真搞好出版规划,推动出版繁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搞好出版发展规划,是出版界当前必须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我国出版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管理的任务都很重.制定好出版规划,明确出版业和出版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把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路理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抓好改革、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网络出版及其编辑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接触媒介的习惯.可以说,网络与出版相结合,为出版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网络出版已经成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因此,合理运用视觉符号进行网络编辑创意,出版受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出版物,对开拓出版市场,推动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进入中国大陆8年多的时间里,努力营造其核心竞争力——书友会,并逐步向出版业的上游——出版和印刷进军,构建其一体化格局。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给国内的出版业以巨大的冲击,他在市场扩张方面的一些举措也给中国的出版界诸多启示。我国出版业应尽快整合出版资源,打造销售渠道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才能更多更好地占领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4.
日前,九州出版社经中央编制办批准成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它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直属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业务有:加强两岸出版信息交流,促进两岸版权贸易;开发两岸出版项目;为两岸出版界尤其是台湾出版界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 成立中心是两岸出版界所渴望的,但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出版业者对此还是持  相似文献   

15.
香苗 《出版参考》2006,(3S):4-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韬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一位伟大先行者.在纪念他诞生110周年之时,我们老一辈出版人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不少人思绪万千.我们不仅期望韬奋精神能浩然长存,韬奋著作能永垂青史,更期待今天的出版界,涌现出像韬奋一样优秀的出版带头人,领导从业者开拓新局面.希望他们不仅学习韬奋的精神,还要研究借鉴韬奋创造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他倡导的优良敬业传统,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求得出版业的大发展、新繁荣.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出版广角》2018,(11):22-25
出版智库的出现和建设,能够直接惠及出版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面向,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出版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因此,出版智库具备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依据.今后,出版智库要努力成为人才流动的"旋转门"、定制知识服务的"项目库" 、建立成果转化的"大平台",从而推动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盘点2004年的出版史学研究,我们发现,不仅有许多学术论文发表,还有不少研究专著问世,为出版科学研究平添几许光彩.2004年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出版产业和出版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从以往的历史中获得启示.这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推动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史料收集、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出版活动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版事业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为当代出版业之前瞻性、规律性和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简单地讲,2004年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虽冷尤热.  相似文献   

19.
冯蕙 《出版参考》2018,(4):26-2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出版界重要的文化使命.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迅猛增长,输出图书的品种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多.然而国内很多出版商依然面临着输出投入大、收效小的困局.整个出版业走向国际化才能更好地实现通过书籍传播文化.欧美发达国家是出版大国、也是出版强国.文章通过介绍英国出版业的概况、先进经验、国际化手段等,探索中国出版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出版业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中国出版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国际传媒巨子凭借全新的出版理念和管理模式,全新的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想在我们的传统出版业中占一席之地.但在中国出版界有一种比较乐观的想法,即我国的出版业是不会放开的,因此"狼"离我们远着呢.但外国企业可以通过打入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零售与批发市场,尤其是网上出版和电子图书的出版,逐渐渗透进中国出版业.因此,我们既没有理由盲目乐观,也不必谈"狼"色变,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