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图书出版产业面临发展危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澳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分析,为澳门图书出版业提供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澳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国际化的城市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澳门的出版业竞争力.澳门出版业需要调整出版产业结构,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依托国家文化输出的新战略,将出版业定位于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教育图书出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文化强国建设中,出版融合成为新闻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传统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出版传媒融合、与数字出版融合、与文化娱乐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网络传播领域的文化品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产业地域化成因、特征与克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0年来,中国出版产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地域性,过强的地域性色彩又是地方出版集团走向国际化的障碍。不可否认,中国出版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可以说是行政力量一直左右着中国出版业的走向。出版产业的地域化特征同样是行政力量对出版资源和  相似文献   

4.
盖宇 《出版参考》2015,(15):22-23
响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呼唤,各路出版"正规军"纷纷加快规模化、集团化建设步伐,竞相朝着市场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做大做强.各类文化"游击队"也不甘示弱,一边跃跃欲试着偏来动动这块"大奶酪",一边摩拳擦掌就等着出版业放开的那一天啦.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出版文化构成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版文化活动提供了根本导向和依据.出版业的“价值链”,既联结着物质经济,也维系着精神向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使出版经济和出版文化协调发展、产业经营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出版业才能真正做优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王璐 《出版科学》2021,29(5):14-22
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出版社在出版"走出去"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主要聚焦在"走出去"的路径规划与具体实施上,即从"借船出海""造船出海"直至"买船出海"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等模式实现产品"走出去",一大批中国优秀的科技专著和期刊就此走向国际;其次,在海外从零自建分支机构,实现科学出版社品牌的"走出去",推动国际交流;第三,2019年11月完成了对法国科学传播出版社(EDP Sciences)的收购,完善国际化布局,搭建科技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桥梁,构筑出版国际化的"桥头堡".未来,科学出版社将不断完善出版国际化布局,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化科技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7.
出版活动的本质是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出版市场是出版物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出版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出版科学国际盛会的意义在于探索真理,开展交流,扩大共识,增进友谊;国际化出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网络出版的永恒主题是促进人类文明;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新和出版繁荣的守护神;编辑学、出版学为出版业的繁荣奠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近年来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产品出口、版权输出、合作出版到设立海外机构和在海外投资,各个方面都不乏令人鼓舞的数字和案例.同时,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出版企业在运营层面的"走出去"效果不好、办法不多.对世界领先的跨国出版企业(集团)走过的国际化道路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加速出版国际化,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出版国际化,也是造就具备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影响国际出版格局、形成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的出版集团的内在要求。中国出版集团通过版权输出、实物出口、数字产品出口、国际会展与交流活动平台、海外网点建设这5条路径,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占领国际市场,为提高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音像出版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顺 《编辑学刊》2006,(1):61-64
音像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科技与文化的历史使命.加入WTO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国际化的滚滚大潮.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的作用,加快了中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音像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沈群 《编辑之友》2012,(4):81-83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形势表现为在规模上和内涵上迅速发展,但数字出版行业存在一些混乱,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走势主要体现在:数字出版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明显、正形成一个复杂有序的管理体系、数字出版将逐渐占据中国出版业的主导地位、数字出版业的创新力增强等几方面.对我国的数字出版的良性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数字出版要渗透积极的文化精神、数字出版要有意识地促进生存方式的进步、努力扩大数字出版的输出.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出版业应从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出版战略出发,才能促进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的接轨,保证中国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出版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当前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面临传播力不足,只问传播不问效果,内容生产不能满足国际需求,缺乏对国际用户的了解,国际化数字出版人才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而言,顶层设计是核心问题,适应性内容是基本前提,传播力建构是主要手段,本土化策略是关键能力,人才建设是决定性要素.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应建构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传播体系,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国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开展国际版权合作和贸易是中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的基本功,我们应当从参与国际出版竞争和适应出版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等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看待这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途径,促使中国的出版企业更快更好地迈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曾经发生过两次重大的突破和转折. 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出版界以引进海外版权为标志的商业活动迅速地发展起来,一时间海外图书大量地进入中国,一方面对于促进中国出版改革和国际化、商业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币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引进与输出的意义上,也形成了巨大的商业逆差.  相似文献   

16.
图书出版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而且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我国出版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探索时期,特别是版权输出存在着明显的逆差,严重制约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现状,从政府、企业、代理商三大核心维度入手,重点探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出版路径,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尹玲 《出版广角》2019,(13):47-49
我国文化守正创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传承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编辑出版家的出版活动.在文化守正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版肩负着固本强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出版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守正创新的助推器.因此,当代出版人需要在出版内容、出版传播方式以及出版体制等方面实现出版业的创新性发展,完成出版产业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互鉴,展现大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钟瑾 《出版广角》2015,(12):28-30
百余年来,欧美的出版经纪人向世界证明了他们对于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中国,出版经纪人才刚起步不久,是出版业新格局的产物.2009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的步伐,出版经纪人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的出版经纪人必须加快步伐,以内容为核心,以图书出版为起点,实现多领域共同发展,早日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叶新  王伟 《出版广角》2011,(9):19-21
企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才是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出版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社、出版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合作,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  相似文献   

20.
隗静秋 《中国出版》2012,(16):46-48
晚清浙江出版业出现了从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型,这既与中国走向近代化有关,与浙江本土文化关系同样密切。晚清浙江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出版业都和时代相呼应,与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由微至大,直至成为时代变革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