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繁荣和移动支付渠道的便捷,促使互联网市场衍生出付费型知识分享业务,知识需求者付费获取知识供给者在某领域的经验或见解成为知识付费平台的主要趋势。对于涌现出的众多付费型知识分享平台,按照内容呈现形式和内容提供者来源将其划分为6类,并对其平台定位、运营模式、市场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知识付费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各类自媒体平台在分享经济理念下实现商业变现的途径,关乎教育、媒体以及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它通过认知盈余的聚合凸显知识资源价值,分散式多节点的传播路径强化场景营销,推动出版业向教育类立体化的知识服务转型,是出版业在时代浪潮之下升级和肌体更新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有视频网站开始在会员付费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央视频是其中的新探索者.央视频自开展会员付费以来,借助东京奥运会的契机实现会员数量的激增,但也面临着众多问题,限制其会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文针对央视频发展问题,借鉴其他视频网站成功经验,为完善国有视频网站会员付费模式提供建议,以助力国有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免费曾是当下各大平台主流模式,但过去一年来这个定律似乎正在被逐渐打破.互联网迎来了内容创业的风潮,付费社区、音频问答、在线课程等知识付费产品表现抢眼,许多自媒体也开启了打赏的模式.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消费渗透率在网民中超过一半,互联网内容付费的风潮正在悄然开始. (一)知识付费浪潮出现具有必然性 无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是一种资源、资产,知识不仅有价值,还能增值,而且增值的速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资本的增值速度,为知识变现创造了更多的空间,这个也是互联网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5.
2016年互联网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似乎迎来春天,诸多强IP带动的垂直新媒体社群模式兴起,不少"意见领袖"以知识产出的方式,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在此背景下,传统电视财经媒体的转型方向似乎有了另外一种可能,发展"新媒体财经社群"体系和"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为传统电视财经媒体转型、摆脱"唯广告论"魔咒提供了机会,互联网下半场的机遇或许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学术期刊开展知识付费的产品形态和风险困境.学术期刊具备开展知识付费的全产业链要素,但在版权、人员、体制、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学术期刊开展知识付费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以通过搭建付费场景、树立行业规范、打造知识俱乐部等形式推进开展知识付费实践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知识付费用户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对现有知识付费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归纳可能会影响知识付费用户消费行为的因素,构建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模型.再根据模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回收,利用SPSS及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主观规范、感知价值以及低感知成本都与用户的消费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针对影响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的三个因素提出行业建议,以期能为知识付费行业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媒体生态下,2016年知识付费集中爆发,几乎每个月都有知识付费平台或产品上线,主要集中在知乎、喜马拉雅FM、分答、得到等平台.知识付费重构了传统二次售卖的传播逻辑,搭建起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直接对接的关系.其中有声读物凭借声音传播的特性获得迅猛发展,出现了聚合型、专业型、垂直细分的听书平台,在内容生产上多元并存.发展有声读物既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也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公益价值和传播价值,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和版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瑶 《青年记者》2017,(5):61-62
2016年4月初,知识问答社区知乎测试上线付费问答产品——“值乎”.随后,“在行”(果壳网移动端产品)也推出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27日付费用户超过100万,交易总额超过1800万元.有媒体称知识共享消费的春天已经到来,习惯于免费互联网的受众逐渐被培育成为愿意为知识内容付费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知识付费逐渐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然而,知识服务行业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文章阐述了知识付费的时代背景及类型,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周凯伦 《出版参考》2017,(11):20-2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自媒体应运而生.出版上游产业链开始下移,自媒体出版这一新兴出版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新型的知识服务模式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出版的特点,深入探究其兴起的内在动因,并结合“罗辑思维”这一成功案例,探索如何在自媒体内搭建更优质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期为出版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7,(6)
魏玉山:免费是互联网行业一大特点,尽管免费仍然是当下各大平台的主流模式,但过去一年付费社区、音频问答、在线课程等知识付费产品表现很抢眼,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也开启了打赏模式,互联网内容付费风潮正悄然开始.那么,数字出版单位如何在这个浪潮中把握机遇,迎来发展?一要树立精品意识.发扬工匠精神,用匠人、艺人的方式创造知识,设计知识产品、知识服务的类型,打造精品内容,保证收益的可持续性.二要加强版权保护.实现数字内容的在线注册、在线认定、在线追踪等保护机制.三要提高运营能力.加强IP意识和品牌意识,建立专业化的知识产品服务体系,提升内容的运作能力和产品的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3.
肖叶飞 《编辑之友》2023,(1):88-92+109
知识付费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有关知识、信息、经验、技术等付费的服务经济,也是知识分享与知识变现的共享经济。知识付费包括知识社区问答、大众化知识付费、垂直化知识付费、在线教育、社群阅读、工具型知识付费平台等不同类型,构建了按次付费、订阅、广告、悬赏、打赏、会员制等商业模式。知识付费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在内容建设、平台服务、版权保护等方面逐步完善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4.
李蕾 《青年记者》2017,(13):16-17
2016年以来,“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等词汇被高频次地提出,喜马拉雅FM、知乎、分答等纷纷涉足知识付费领域,布局知识付费产品市场,打造出全新的互联网付费模式.同时,伴随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寻找转型路径.“内容付费”“知识变现”能否成为专业报刊的新出路?抑或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5.
为创新科普期刊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办刊模式,在分析科普期刊探索知识付费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以丁香医生新媒体矩阵为借鉴对象,研究了其知识变现的机制和路径。丁香医生新媒体矩阵知识付费产品成功的运营和推广经验对科普期刊在多形态知识付费产品的打造、知识付费渠道的设计、知识付费模式的信任机制建设以及知识付费人才的培养方面给出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付费经济模式的兴起,以"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为自身使命的图书馆应当发挥什么作用?知识付费平台和图书馆虽然都在提供知识服务,但是两者在服务动机、知识生产、目标用户和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图书馆应当在知识付费经济环境下发挥知识保障、知识评价、知识传承和知识经济孵化助推四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爱新 《出版广角》2018,(12):39-42
互联时代填平了小众与大众间的鸿沟,并重塑了知识传播链条,使知识付费市场呈几何级数扩张,与大众传播高度融合.在技术驱动的媒介和市场融合中,大学出版的反应是迟缓而滞后的.然而,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读者正在整体向虚拟空间转移.跟上读者迁移的脚步是大学出版继续生存的必由之路,而知识付费市场呈现的专业主义特征,恰为大学出版突围提供了对接通道.  相似文献   

18.
付费问答平台是知识付费模式的典型代表。着重介绍国内付费问答平台的发展现状,逻辑分析知识付费模式的知识交易流程和分享过程,将知识付费模式与其他知识分享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知识付费模式的优势和问题,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促成了“知识付费”的新可能,国内知识付费平台随之兴起,专业出版社应该抓住互联网知识付费契机,通过“借势”“造势”等多元化手段,搭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层次知识服务场景,探索并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付费模式,为扩展自身传播及盈利空间做出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内容付费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而呈现的新趋势.互联网不仅为内容变现提供了广阔的用户市场,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用户认知盈余,还为用户的付费提供了技术便利.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基本精神却是开放和共享,同时也是免费获取,这种技术上的精神实质和当前的内容付费趋势有理念上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是未来内容付费需要注意的方向.同时,内容付费价值几何,实现内容付费的障碍因素有哪些,这都需要传媒人给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