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学术集刊是与期刊互补的一种学术出版方式,虽然在编辑思想和出版体例上与期刊一脉相承,却具有不同于期刊的传播功能和存在价值,是未来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创新的潜在路径.对于学术集刊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能简单地沿用期刊的既有模式,而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出版物,赋予其独特的连续出版物标识,有意识地从制度上、物质上扶持学术集刊的健康发展,以推动期刊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卿 《编辑学刊》2013,(1):14-18
本文从技术与内容的关系、产品与需求的关系、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以及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关系五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概括出数字出版业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红澄  杨霞 《出版广角》2015,(3):106-109
豆瓣阅读"自出版"平台不同于国内网络文学式的"自出版",它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自出版"模式:以读书网站起家的独特发展历程,独立小众的作品定位和稳定的读者群,再到拥有完整清晰的作品发布程序、定价规则和推广模式,为中国"自出版"产业开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文章通过对豆瓣阅读"自出版"平台运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索,旨在使读者对中国式"自出版"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主题出版具有记录时代变化、宣传主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重要作用,给出版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因而成为少儿出版领域的重点经营板块。文章通过阐述少儿主题出版的重要意义,分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对少儿主题出版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进而为出版社出版少儿主题作品、承担新时代使命担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速发展的自助出版市场吸引了众多作者的加盟,为了更好地服务独立作者,一系列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英国创业公司Reedsy从为自出版作者提供专业出版服务的角度切入,建立了在线出版人才网.它通过严选人才,降低了作者试错风险;通过简化流程,提升作者和编辑等出版人才协同办公的效率;通过为作者提供出版专业知识的培训,深化对作者的服务.这些将自出版的自由度与专业人才的服务巧妙融合的举措,有可能改变自出版及自出版作者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科学数据产生情形,将出版模式归纳为科学数据集成出版与独立出版两种模式,并从数据集描述方式、质量审核方式与出版费用三个方面对归纳的出版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出版模式下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如下结论:数据集描述方式和对象与出版模式中涉及的出版主体有关;独立出版模式的质量审核更为完善;不同出版模式,其付费标准和费用承担主体不同。对当前科学数据出版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为国内科学数据出版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出版与现代出版业--兼谈医学出版的数字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化出版是现代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出版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从理念到形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为数字化出版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3G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主流并最终将数字出版推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手机出版业发展现状,接着又分析了我国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手机出版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手机出版自身传播特点的优势,从产业链、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推广营销策略等方面来谋求手机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娟 《东南传播》2013,(7):58-59
近年来,传统出版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营滑坡的迹象,然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则发展迅猛.面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的主流,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图书数字出版的变革必然带来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发展,图书贸易产品的内容、形式以及交易方式等相对于传统出版贸易必然发生质的变化.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美国及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中国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22年821篇数字出版研究为数据来源,基于数理统计与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数字出版研究进行全面述评,尝试归纳数字出版研究最新的要点和未来的演进方向。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主流议题包括数字出版基础理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数字阅读与版权保护、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应用、国际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展望未来,数字出版研究还需进一步增强研究自觉性、丰富研究方法和工具、拓展其知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形成“数字出版的中国理论”和“中国的数字出版理论”,不断推动数字出版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既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识人类文明的手段.在拙作《中外出版史》中,曾对出版给出过八个动词的定义性判断:“出版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可以推进性简化为:“出版是人类收录信息、整理知识、萃积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活动.”而“学科”是英文discipline的意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侧重于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出版学科就是有关出版的独立知识体系,或者有关出版的知识分类和学习科目.中国目前将人类所有知识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将编辑出版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此后,出版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并不理想.今年是10年一次的学科目录调整年,应在对出版和出版学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出版学科建设升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的发展、创新推动了我国出版产业的转型.对期刊而言,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其服务模式、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也不同于其他出版物.本文从期刊出版的机制创新、产业链构建、盈利模式创新以及出版流程优化等方面,探究数字出版时代我国期刊如何实现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3.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4.
出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1].经过我国众多出版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出版业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出版学理论研究也非常活跃,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冲击着传统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模式.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出版学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对于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研数据在学术活动和出版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出版界以及在科研学术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论文出版、数据独立出版和数据合作出版等三种出版模式进行具体分析评价,立足我国出版界发展实际,提出科研数据出版模式的借鉴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移动出版的发展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国内移动出版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本文首先总结现阶段我国移动出版产业中主流的四种发展模式,即内容提供商主导型、平台服务商主导型、网络运营商主导型、终端制造商主导型,然后分别归纳了这四种发展模式的现状和特色,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利弊分析,最后预测了移动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郭瑞佳 《出版广角》2013,(12):16-19
独立出版人希望通过自办的刊物传达他们的独立精神、声音、立场,他们注重现代人自我精神的延展和生活主张的发现,善于关注主流媒体较少关注的话题。正是如此,独立出版才能在高度统一、集中化的出版传播格局中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和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探索之路上已走过10余年,但数字出版整体收益率依然偏低,未成为传统出版单位融合发展的主流.反观无传统出版资源可供依托的互联网内容产业,自2015年内容创业大潮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效益与受众影响力均呈几何级数增长.本文从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模式与互联网内容创业两种不同的内容生产、运营与赢利模式入手,寻找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传统出版社在互联网内容新生态中的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21世纪的出版方向. 陕西省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 陕西省少数出版社于2002年涉足数字出版,多数是2003年介入的.现在出版社都开始尝试开发自主产品,设立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开始尝试独立制作网络电子出版物.近3年来,陕西数字出版物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从销售利润上看,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目前,陕西有1000余种电子版图书上市.  相似文献   

20.
《出版广角》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2001年,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