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网络媒体经营开拓蓝海,也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文章提出了大数据冲击下网络媒体的经营对策:创造大数据生态系统带动产业链,作好客户关系管理来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完善基于LBS及二维码的O2O,把握好垂直的行业渗透。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对传统媒体的经营管理方式构成了巨大冲击.媒体经营管理需要在新闻生产、受众调查、效果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本文通过对Facebook、腾讯、淘宝三家网络媒体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得出有了大数据,媒体经营管理者可以将一切量化,从而对组织业务尽在掌握,进而提升决策质量和业绩表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解构了传统广告以创意为中心的发展逻辑,重构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在互联网上,现代受众变成了一个个被数字标注的点,受众的需求、行为变成了可被分析的数据流.通过大数据挖掘,传统广告对“消费者的聚类分析”解构为“消费者的个体监测”,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定制广告内容,实现广告信息的实时推送,还可以大幅提升广告媒介的匹配程度,广告内容和广告投放的双重精准性因大数据而得到重构.  相似文献   

4.
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具有了大数据特征,成为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资产;同样,数字档案在量与结构上的扩张使其也具有了一定的大数据特征。然而,资产化的数据与数字化的档案数据在逻辑起点、价值形态、应用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大不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生态环境大都基于经济领域辅助决策,而档案的社会属性与价值决定了数字档案大数据并非完全适应这种技术环境,在"大数据"利用方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利用优势。文章系统分析了数字档案的数据特征,辨析了档案数据与资产化大数据的区别,提出了适合数字化档案数据特点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大数据管理中新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分析,认为对大数据进行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的基本策略是把大数据的计算推向数据而不是移动数据,提出当前和未来大数据管理的新生态系统是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及决策五个阶段的有机融合,并给出大数据生态系统在图书馆中的软硬一体优化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思维和技术发生了巨大改变,数字出版则在同步感受着大数据的脉搏。2013年大数据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2014年则进入数字出版实用领域,实现了出版商由内容提供商逐渐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数据资源整合和管理、多媒介融合,以及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提供内容聚合服务、实现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等是大数据技术在出版业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文化治理是数字文化服务优化的基础保障,是数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析与阐释数字文化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为数字文化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文化治理路径:培育数据意识,完善数据治理立法,协调治理主体关系,强化顶层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保密学院联合主办的"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通过网络会议方式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图书情报、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权益管理:方法与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以会议研讨内容为综述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分析提出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面临的四个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洪云 《传媒》2015,(12):77-78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数字出版中的意义,从战略角度剖析了大数据的现实价值,阐明其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数字出版内容、流程、服务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给数字出版模式带来的变革,指出数字出版企业应该建构用户体验的出版模式、动态化的内容模式和生态化的结构链模式等三种数字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其将内容存储、产品复制、阅听方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在“互联网+”新的逻辑思维下如何形成数字阅读市场的标杆性介质?在数字媒介市场进一步“进化”成熟之时很快就会发现:依托数字技术使出版形式飞速发展的时期仅靠“标新立异”式的产品数量激增只能形成短期内的市场热度,而要保持数字出版产品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及其效果的持久价值,除要熟稔“互联网+”市场逻辑、运行逻辑以外,也要更加注意基于新逻辑轨迹下,数字出版向大数据出版演进时渠道的整合与拓展以及传播效能的快速提升,而这也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即:第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营销日益受到重视;第二,个性化内容定制平台重要性凸显;第三,数字内容产品消费者付费意愿将不断提升;第四,观念更新和人才储备决定数字出版产业未来;第五,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和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变革.笔者认为,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茹熠 《兰台世界》2016,(22):19-21
本文主要从大数据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从数字档案的安全存储、大数据技术手段的应用、档案工作者安全意识及管理能力的提高到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等四个方面着手分析,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生态系统中,受众、记者、编辑三者构成了信息权力主体,但是三者的信息权力结构却处于变化中,相继出现了信息稀缺时代的“记者中心论”、信息丰裕时代的“编辑中心论”、新媒体赋权时代的“用户中心论”,大数据时代正在形成“编辑智能论”.在大数据时代,前台“语义数据”和后台“用户数据”的价值被智能化处理,信息推送(Push)的价值再次被重新挖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进了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为传统图书馆管理提供了新平台、新思路。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构建图书“大”资源、有利于实现图书“快”管理、有利于推行图书“精”服务。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技术为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数据的定义着手,认为数字出版产业已经进入应用大数据的时代,接着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现状,指出国内外数字出版增长势头强劲,但质量堪忧,为此提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市场契合度,垂直整合内容公司,控制质量,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晓英  庭孝 《图书馆》2015,(2):58-61
"大数据"时代,数据即资源、数据即财富、数据即资产已成为共识。数据开放、信息公开已成大趋势,将分散分布、零碎存在的数字资源融合成完整的"大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规则,并加以利用,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提升组织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成为关注的焦点。论文界定了数字资源融合的内涵和特点,回顾了大数据和数字资源融合研究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数字资源融合的主要内容,构建了数字资源融合的框架模型,并指出数字资源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讯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继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之后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在商界所带来的变革已经有目共睹,它已成为企业决策、产品研发创意、产品营销等的重要凭据和有效途径。在媒体行业,大数据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狂潮,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都通过平台合作的方式扩大了对资源的利用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创新思路。本文旨在探究大数据背景下各媒介形态融合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融合目标、内容和思路,从数据融合、平台融合、服务融合3个层次构建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转化体系,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转化的4种方法,在此基础上从获取、存储、处理、应用4个方面构建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体系架构,从理念、技术、绩效、管理、人才5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转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学术服务和数字教育能够有效地支撑数字人文建设,同时通过角色与模式定位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明确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最后着重从技术能力、开发能力、应用模式和数字监管等层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当下社会信息超载现象的宏观描述.大数据时代是一场信息社会的“哥白尼式革命”.身处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是出版业需要从传统“事业”体制中脱轨;二是新媒体技术革命的挑战.目前,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困局尚未突破,我们必须在国家战略、理念、体制、技术和人才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