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诉高校案,高校在倍感“冤枉”的同时,不得不疲于消极应诉。反观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缺乏程序缓冲机制的学生处分行为很容易产生不公正的结果,这种结果当然会遭到处于被动接受处分状态的学生的质疑。建立处分听证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权利,减少不必要的诉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同时也有利于高校管理的民主化,为构建和谐校生关系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俊 《高教探索》2005,3(6):40-42
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和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发生后,近年来,围绕学位证书、学校处分决定等受教育权争议,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方面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部分案件的受理、审理或者判决中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束缚,法院或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拘泥于对高校权力和学术自由的尊重而习惯性地做出高校一方胜诉的判决,致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救济。本文从特别权力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司法审查部分进入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否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多年来在人们的意识中是模糊的。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高校被诉案,才使人们认识到高校的管理也需要法律的规范。笔首先界定了高校管理行为的性质,进而认为高校的学生、学历和学位管理应当依法进行,应当对其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系统化。作还对学生权利的保护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处分违纪学生的法治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虽规定高校有处分违纪学生的权力,但并未明示具体如何处分学生。诸多学生告母校的诉案表明,高校的处分行为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必须受如下基本原则的统率与指导,即:处分法定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处分慎重、重在教育原则,权利保障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183起学生诉高校行政案件的实证研究,分析学生诉高校行政案件的时间、地域、类型、审级等特点。围绕案件审判的疑难焦点问题,研究发现:司法诉讼中,高校对学生作出的学位学历、学籍管理等行政行为可诉,高校是适格被告;法院对学术性纠纷和非学术性纠纷采用不同的审查强度,但争议较大,类案不同判现象突出;高校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错漏较多,由此导致败诉的案件比例较高;高校行政行为对学生重要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实认定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建议尽快出台高等教育行政案件司法解释,合理把握司法审查的介入程度,提升高校依法依规和依章程管理的能力,使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司法审查权保持理性张力,推进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日益增多,凸显了高等学校在学生处分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和依据、高等学校的法律主体性质、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建立听证制度不但能在学生处分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继红  聂建波 《考试周刊》2012,(65):156-157
近年来出现为数不少的学生诉高校处分不当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二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处分权的执行不规范和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机制不健全。因此,我们应数管齐下,充分运用法律来解决高校的学生处分权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利益冲突,以此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管理诉案的迅速增加要求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本文从行政法角度规范高校性质与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原则以及高校学生管理的监督与救济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校处分权是大学管理学生的重要权能之一。由于我国立法的相对滞后,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引发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考试作弊中的受教育权问题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矛盾越来越突出。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以大学生考试作弊为视角,通过对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和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而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法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高校处分权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此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对白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学生的大小“案子”没少断。虽说每次断案手段不同,有时难免会出现错判,但好在都能结案。要说最奏效、服人的,还应算作被我称为“心灵对白”的一招。这一方法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我批改日记,看到我的课代表在日记中“诉案”:“老师,我在平时发作业时,总是比另一个课代表收发得及时,要求也严格。可我这样做,并没有得到所有同学的认可,有的学生反倒说我逞能……我不想当这个课代表了。”她是一名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学生,尤其是责任心较强,为我的教学管理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可照现在看,要想让她继续干,必须先开导开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规章的法治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之一,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需要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学校的成员。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化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得高校管理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和利益的冲突。高校内部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高校侵犯教师、学生权益现象屡见报端,教师状告学校、学生状告母校的诉案时有发生。传统的高校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2005,(4):2-2
各高校每年在各省市的招生人数不相同,导致各地录取分数线差异极大。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告诉记者,他和另外30名人大代表为此提交了一份建议案:进行春秋两次高考,秋季为全国30所名校联考,每所名校在全国各地的分数线一样。春季考试维持目前高考现状。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我国首次出现学生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典型行政诉讼案(以下简称“田永案”)以来,学生诉学校的案例不断发生,并呈迅速上升之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法治进程加快,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正在深入高等学校领域,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法院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1954)一案的裁决,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意义最重大的裁决。它对黑人和白人是否能够一起或必需分开接受教育的问题做出了终审裁决.推翻了1896年普莱西诉佛格森(Plessy v.Ferguson)一案的裁定。原裁定确定了“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不断涌现,这反映了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在加剧.为减少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冲突,使两者达到平衡状态,应从立法、司法以及程序等方面规范、制约高校学生处分权,完善教育立法、明确受教育权的可诉性等方面保障、拓展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6.
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如何实现二利益的平衡,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两的现实冲突立足,一方面探讨了我国大学惩戒权的内涵和作为大学自治手段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指出学生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在此基础上,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参照台湾及国外立法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使大学惩戒权的行使接受法律的限制。(2)设立畅通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渠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经历了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以及高等学校间的合并调整这两大重要事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得不展开一系列调整与适应。学生的地位如何保证?学生能否参加学校决策和政策制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明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与学校间的法律争议日渐凸显。如2005年林群英诉厦门大学博士生招生录取案,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女博士被开除案,2008年中央美院毕业  相似文献   

18.
公立大学在越来越多的行政诉讼中成为被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以该行政诉讼案为例,从分析公立高校的性质及法律地位入手,解析公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法律关系的三种定性,可知公立高校在与学生管理与被管理的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就2000年4月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诉中国环境报社名誉侵权一案而引发的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付立忠同志《起诉权应慎用》一文中的诸多是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0.
1922年5月1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3万会员。大会通过了《罢工援助案》、《八小时工作制案》、《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案》、《订定中国劳动歌及劳动旗帜案》等10项决议案,还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宣言》。大会提出筹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