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为了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是作者体验中的问题,也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更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要面对的问题.实践哲学视域下建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有其可能性,这种可能建基于四项任务,而这任务又可综括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使命:通过探寻“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学意蕴,“在中国”为“实践哲学”作出独属于教育学的贡献,在丰富和发展实践哲学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教育学自身.此使命使得研究的基本问题得以确立:以“新基础教育”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关系为载体,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基于转化逻辑,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转化中的交互生成.这是教育学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独特贡献,而贡献的落实要实现两个转化,把其他学科对“理论与实践”的经典分析转换为“教育学”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转向“理论与实践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在转化与探索“意义”的过程中,整体呈现“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思想与中国经验也将渗透于其中.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的“中国”教育学,其内涵在于:学科主体研究者的文化身份是由“中国文化”所建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生活”;所用语言是汉语传统且规范标准的思想语汇;运用西方教育学的汉译名来为“教育学”命名,并且表达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运用汉语表达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教育学的问题。对于中国教育学而言,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进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是划清学科边界、深化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一,主要有“一关系”说、“二深思”说、“三方面”说、“四基点”说,从理论共识中总结成果,从理论分歧中发现问题,抓住关键与重点,进而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学的身份危机,德国教育学家莫伦豪尔从文化视角,运用图像解释学方法,重新寻求和捍卫教育与教育学的自身逻辑,这尤其体现在其1983年出版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普通教育学经典《遗忘的关联: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这部经典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想要孩子?”这一教育学最基本的问题,讨论了“展现生活方式”“再现生活方式”“信任可塑性”“敦促自我活动”这四个教育学基本原理。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新的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也接续了德国的普通教育学传统。莫伦豪尔对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真正回应了教育的解放问题,强调教育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并呼吁回到欧洲大陆教育学传统。这种通过新的解释学方法绕道于教育学基本问题的尝试,提醒我们回到教育和教育学的自身逻辑,寻求新的教育学基本共识,重新捍卫教育与文化即生活方式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人们就教育学中国化问题,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科建设、教育学科学化、教育学元反思等角度展开了论述,但至今没有速成一致认识,也没有形成人们所追求的中国化“教育学”。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对教育学中国化的实践历程、阻碍教育学中国化的关键因素及破解策略、教育学中卑化努力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利于促进教育学中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被广泛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和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教育学是否真实地具有这样一种预设的价值,教育学这门学科到底存不存有所谓的“功能性”等等.这些,是我们对“教育学”这门学科重新认识的前提,也是“教育学”在其研究路径上能够“去空化”“去口号化”并真实显示其自身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①诞生于一战后的德国,其基本思想体现在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近几年,国内学界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研究较多,教育学界对其亦有较多关注,但对其于教育学的积极意义挖掘不够。实际上,存在哲学蕴藏着深刻的教育学意义,对于这种意义的深入挖掘,会为教育研究洞开一方新的视野,促进教育全面占有“培养人”这一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