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绝地反击     
<正>1915年,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时欧战正酣,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西方的一切社会矛盾暴露无遗。《中国人的精神》为辜鸿铭用英文写成,后来陆续被德、法、日等国引入出版。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亦为陷于危机的欧洲文明,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写作目的旨在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了儒家文明救西论。他认为:"真正  相似文献   

2.
沈莉 《考试周刊》2011,(57):30-32
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曾一度引发热议。近代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评价,尤以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为主要代表。而在近代中国,中国人开始掌握话语权,以辜鸿铭、林语堂为代表,在《中国人的精神》和《吾国吾民》中回应并反驳了某些西方误读。解读这三部作品,目的在于用后殖民主义视阈,解构被殖民的民族的一种被强制的文化认同感.解构这一建构在不平等话语上的知识——权力体系,让属下发声.塑造一个属于东方自己的话语构建。  相似文献   

3.
绝地反击     
1915年,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时欧战正酣,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西方的一切社会矛盾暴露无遗。《中国人的精神》为辜鸿铭用英文写成,后来陆续被德、法、日等国引入出版。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亦为陷于危机的欧洲文明、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与林语堂的《吾国吾民》这两部著作都是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西方讲述中国人,与西方人带回去的中国形象相比,他们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东方。但他们描述的中国人终究还是脱离不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有对应依附的后殖民色彩。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辜与林的创作是在西方话语权的隐蔽制约下用西方的期待视野来阐释中国。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的名字曾经很响亮过的,至少他的怪癖,使他成为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京师轰动,举国侧目的一位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对于西方世界,也是产生过强烈反响的。罗曼·罗兰说他"在西方是很为有名的",勃兰兑斯说他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  相似文献   

6.
说到盖·里奇也许很多中国人对他并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过,但他在西方独立电影界声名显赫,是少数非科班出身的天才导演,但是如果说到宁浩,说到《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你就绝对不会陌生了,这些在中国反响热烈的电影的拍摄手法都来源于盖·里奇,本期《电影传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疯狂”的英国雅痞盖’里奇。  相似文献   

7.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著名代表。他最早比较系统地将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介绍给中国人,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1897年10月他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通过该报进行维新宣传,直至1898年9月百日维新后报纸停刊,前后将近一年时间。这一时期,严复对报纸倾注了大量心血,使之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南北呼应,成为北方宣传变法维新的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人”研究,断断续续,历史久远。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逐渐开放,“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问题被更多的学者关注。譬如鲁迅的《阿Q正传》、林语堂的《中国人》、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麦克·彭的《中国人的心理》,以及最近刚被译出的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等,都是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然而,讨论“中国人”并非仅仅是学者的事。池鱼故渊,知深望切者,更多的应该是普通百姓。基于此种认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一项有关中国城市居民国际意识问题抽样调查中,首次采用语义尺度法测量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9.
晓菲 《留学生》2014,(5):35-37
正将西方发展经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位学者,撰写的《发展经济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此学科的专著,首次提出"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鼻祖"的谭崇台。从武汉大学到哈佛大学"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1947年底,谭崇台满怀报国激情,谢绝师友们的挽留,毅然自美国启程回国。在途中,他陷入了回忆之中。  相似文献   

10.
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人的气质》中,认为中国人具有勤俭、孝顺的美德,同时也有公共意识缺失、相互猜疑的性格缺点。综合评估他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察,笔者认为史密斯的观点由于受到西方主义文化立场和对中国的文化隔膜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被称为"海洋小说大师"。在他的代表作《台风》中,中国人被严重边缘化,他们无名无貌无语。在台风到临时,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与野蛮,更是被康拉德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试以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观点,分析《台风》中作为"他者"的华人群像。  相似文献   

12.
从默片时代开始,中国人形象就以“他者”的身份开始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在“我”的注视下,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大多呈现为负面形象。在《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元素,作为美国影片“我”眼中的“他者”,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误读依然存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这个他者更多地表达了“我”对社会及周围关系的一种渴望。  相似文献   

13.
本书由福建师范大学林立强副教授撰写,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卢公明是1850年来福州传教的美国美部会传教士,与教会史上的其他重要人物相比,并不起眼,但很有代表性。在西方汉学界,他以两部巨著《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英华萃林韵府》而著称于世,为人们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民俗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陈奈 《广东教育》2005,(4):66-67
罗素在他的《东西方幸福观》中写道:“对于中国人和我们的主要区别,倘若我欲一言以蔽之,就应该说,他们的旨趣是逸乐……他们有无限的闲情雅致——光顾戏院,茶座,闲聊,欣赏中国古代艺术或漫步景色宜人之地。”  相似文献   

15.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被冠以"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之称谓,它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对孤独的诠释上,体现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根源。两部小说对孤独的形象化解说,对孤独中的行走与坚守以及所导致的不同结局的描写,都是这种文化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析毛姆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中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以及这种傲慢与偏见产生的原因。毛姆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对东方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创作了大量以东方为背景的作品。其中,《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他不但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系列中国形象,而且这一系列中国形象也折射出了他作为西方作家内心的傲慢与偏见。毛姆对待中国,尤其是对待中国人的那种傲慢与偏见具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首先,在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人的相貌一直悖离西方的审美观;其次,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一跃成为列强之首,社会上空弥漫着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情绪,这就使英国的作家们在进行"他者"形象的建构时难以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有就是毛姆自身的性格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资政新篇》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通过其内容可以看出,在向西方学习上,超出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这个由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旨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因为诸多原因根本没有付诸实施就被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18.
塔伊布·萨利赫被认为是一位探寻中西方矛盾及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政治"性作家,他的《北迁季节》是对他"政治"性作家的头衔精确详尽的阐释。尝试对传统意义上的东西方关系进行解构,对文化殖民的强有力反击,并对西方殖民话语进行颠覆。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能被所弹奏的乐曲所打动,那他就根本不能演奏西方音乐。这就好像宗教信仰。你如果不是真正相信,那么,它所传授的一切东西对你都不会起作用。要给每首乐曲赋予生命和想象。本篇摘录了刘之举著《天才郎朗》一书中的一节,生动记述了郎朗曲折艰辛的成长过程的一个片段,希望青少年朋友能够从中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类尴尬的形象存在着,这类形象就是"洋派中国人"。本文通过对杜拉斯《情人》中"堤岸的男人"和张爱玲《倾城之恋》中范柳原二人形象的对比,分析在东西方文明二元对立模式下东西方文化圈中"洋派中国人"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