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和厚德载物精神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对团结统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并交织着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奥林匹克运动为海峡两岸交流提供了有益渠道,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奥运情结"、体育强国的梦想和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与举办激励着中国人自强不息。从参与者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等几方面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对贵和尚中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最后,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人运动道德的提升和北京等奥运会举办城市市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学技术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在科学技术促使了兴奋剂的诞生和泛滥;科学技术导致了各种隐性的不公平竞争;科学技术刺激了奥运场馆建设规划不合理;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主体地位的缺失;科学价值的过分夸大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撞击、交融后,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共同发展。通过国际体育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体育从崭露头角到在世界体坛占据一席之地,而且使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发展壮大。这种双向驱动最终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教育属性、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对象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青年奥运会在对青年的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的早期,由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诸多相悖之处而遭到了排斥和抵制。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壮大和中国社会的需求,在我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改革开放大潮的促进下,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呈现出全面融合的状况,这一变化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奥匹克运动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体育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是现代体育发展、特别是体育国际化进程的产物,又是促进现代体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国际化的强大动力和范式。文章讨论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国际体育合作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联系,高度评价了国际奥委会在促进国际体育合作方面的各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是现代明的重要标志,其影响力远远起出了体育的范畴。通过试析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社会的制度化、物质化、精神化等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阐明奥林匹克运动对体育运动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同构契合进行了科学阐释,分别论述了二者契合同构、融会相通之处,以期逐步让人们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全球化、多元化、开放的、动态文化系统,可以融会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实现可持续发展。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汇融合、契合同构不仅可以促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儒家伦理思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还将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 8 0年代以来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由于欧美中心主义的影响 ,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受到限制 ,应积极考虑将本国体育文化的精华经过系统的整理后向世界输出 ,从而对奥林匹克运动施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美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美育价值,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既包涵了深刻的人之美,又展示了丰富的艺术美,还使人们在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审美活动中获得多种美的感受形态,从而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以多样的产品体现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要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的内涵、“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路径: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品牌化;充分开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的无形产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展,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间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以期从理论层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的规模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奥运会规模过大所引发的种种弊端已日益突出,它严重制约着奥运会乃至奥林匹克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控制奥运会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已成为当务之急。遵循“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奥运会发展”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参赛运动员及比赛项目“量”的增加,切实提升各比赛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是保证奥运会持续、健康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界定绿色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绿色奥运不仅仅指环境保护,它的内涵中应该包含有体育与自然、体育自身、体育与社会这三个层次,并分别从这三个层次闸明绿色奥运对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人文奥运"虽然可以从"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等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但是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文奥运"最为妥当.当然,为使北京"人文奥运"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奥运新模式,我们的工作需要以宣扬中西文化人文精神为核心,展示中国文化厚重和魅力为重点,并注意吸收传统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发挥上述三种理解和诠释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文化和大学体育教育都是寓教育于体育的培养人的方式,围绕2008年奥运会进行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使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从精神、体育教育行为制度到体育物质环境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也用多种方式推动了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没有"奥运"图书类别的,但它横空出世,而且在体育图书出版实践以及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了在今后的出版传播中能正确、高效地发挥作用,在目前"奥运"类图书出版现状的基础上,使用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总结出"奥运"图书类的出版有着奥运年出版的规律和两条发展路线、发展不稳定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08年北京奥运年它的出版特点以及2008年后出版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武术与奥运的接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文化价值是相同的,这为它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基础。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能够丰富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能实现中华民族向奥林匹克贡献中国项目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奥运会,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是三大理念的核心.一个开放的有着巨大生命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寓意深远.人文奥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明统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真实表现,它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精神,通过举办奥运,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奥运必须从全社会各个方面入手,齐抓共管,目标一致,才能使2008年奥运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由于与政治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其运动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虽力图超脱于政治但又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原则从创建之日起就受到实践的挑战,它的发展历程更是表明政治是无所不在的。在受政治制约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可以主动介入政治,在客观上对政治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应当力争构建奥运与政治的良性关系,尊重历史,面对未来,采取更加现实的态度,奥林匹克才能更顺畅地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因为科技的发展,人们往往避免使显性的不公平竞争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却容易忽视科技奥运中隐性的非公平竞争因素,而这些隐性非公平竞争已经严重破坏了奥运精神之精髓,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重新界定科技奥运内涵,使其更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