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教师话语霸权的危害、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标 《教育导刊》2006,(7):52-54
当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教师话语霸权的产生,既受教师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认识因素影响,也受现实教学制度制约。要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离不开教师对自身知识观和教学观的反思和重塑,同时也离不开对现有教学制度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既是整体教学理念的引导,又是教学理念变化的反映,而评价的标准是整个评价的核心。因此,从标准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理念的变化。基础教育在长期应试模式的运转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固定的操作程序,包括教学操作程序和评价操作程序,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评价中的“标准答案”。并不是操作程序的固定化、模式化,造成了评价中的“标准答案”,相反,考试评价中的“标准答案”是造成整个基础教育程序和内容模式化的根本原因,评价的考试导向扮演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角色,由此,也造成了传统教学中一系列的弊端:教师的话语霸权、学生的被动服…  相似文献   

3.
美术话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定能受益匪浅。一、善用“激励性”机制进行评价,增强创新动力1,赞赏性评价。传统的评价是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灌输的知识作为统一的标准答案为评价依据,对不合常规的思维和观  相似文献   

4.
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对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观、知识获得观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指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是指按层次组织的、能使有关新知识获得意义的个体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系统;知识获得过程就是个体不断充实、完善和建构其认知结构的过程,不断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内部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在逐渐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原则的指导下遵循由最一般的、范围广和包摄水平较高的观念或概念到具体而详细的例证的教学模式;对奥苏伯尔的认如结构观、知识获得观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看法、观念,它包括知识本质观、知识价值观、知识获得观。知识观与学习观密切相关,为学习观念之基础。知识观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对学生学习活动有重要影响。国内外中学生知识观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传授系统而完备的知识、介绍知识研究的前沿进展、科学地进行知识教学及其评价、改善知识学习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6.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知识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它构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当代知识观蕴涵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和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知识观视野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现代主义知识观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特点,进一步阐明知识观对当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影响,提出职业学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确立生命意识,培养完整的人,树立生态的、开放性的课程观和正确的教学评价功能观,评价方法和手段以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观,将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因此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驱动下,形成了模仿、操练和背诵为特征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学生世袭的基本生存情况,实际是对宝贵的创造性的一种扼杀,对知识创新的“内动力”资源的一种破坏。纵观古今,我国是个对标准答案极其“崇拜”的国家,从前的“子曰”“诗云”便是金科玉律,士大夫们写文章极少有不掉书袋的,所谓“引经据典”便是用各式各样的“标准答案”来替自己撑门面。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9.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从内部结构看,教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包括知识的本质观、知识的价值观、知识的获得观等.从外部结构看,知识观与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乃至教师观、学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观具有潜隐性、反思性、时代性、联动性等特征.对于教学活动而言,知识观具有先导、定向、选择、激励、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日研读《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众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对准了教材中的知识霸权现象,对教科书上的陈旧观点进行了重新论证。所谓知识霸权,即认为知识绝对正确、不容怀疑。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主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具有绝对的主观性、相对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任何知识都存在被证伪的可能。假如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已经证伪的知识和尚未证伪的知识。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应该坚持实证和逻辑两大原则,这两大原则在历史学科中体现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随着新史料被发掘不断,史实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对史实的看法也随之不断更新,这应该是史学发展的常态。但是,旧教材,囿于以前陈旧的知识观,把某些知识看作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因而知识霸权现象比较严重。随着课改的推进,对知识霸权的批判也不断深入。作为对新课改有着强大反拨作用的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11.
无法理清思维与知识的关系是思维评价工作一直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皮亚杰已经为这层关系的解释提供了答案,但一直被人忽视。文章从皮亚杰知识观出发,也即从知识与思维的内在一致性观点出发,以比格斯SOLO分类理论为辅助,重新认识“思维水平”问题,最终从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两个方面讨论思维的可“观察”性及思维水平的可评价性。最终所得结论为,借知识结构的间接考察和对思维过程的直接观察是思维评价的两条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理性、科学、真理这些名词背后,科学主义课程给人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科学主义课程借助科学话语的霸权,反映的是经过筛选的知识、实施的是柔性的“符号暴力”、实现的是社会再生产;科学主义课程是教育场域执行社会控制职能的主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利,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冲击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话式教学从根本上让教师制造的话语霸权被削弱,让学生"说话"的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意义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教育学在学生观、发展观和知识观等方面与新课程理念有冲突,思维框架的差异是导致二者冲突的根本原因。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必须首先实现从科学主义认识框架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换,进而实现从“科学认识”意义观向“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的重建。“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只是重建公共教育学的一个理论起点,理论意义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启动从教材、教学过程到评价制度的全面重建工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人权的滥觞、新科技革命的负面效应都对我国国家主权构成了挑战。为了回应挑战,我们应当积极融入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换政府角色,从“划桨”转为“操舵”;消弭“化乡愁”,实现中华民族化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文化霸权"亦称文化殖民,其实质就是通过文化侵蚀起到现实社会条件下依靠单纯的军事、政治、经济霸权所不能起到的"霸权"作用。以某西方大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采用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其文化霸权;面对文化霸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的文化建设须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构建上、在文化霸权的方式和手段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后殖民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教学与研究》2007,21(8):70-76
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霍米·芭芭和斯皮瓦克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来批判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那么后殖民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什么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解读后殖民理论,一方面,解读出后殖民理论有何理论上的缺陷,另一方面,解读出后殖民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有何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信息霸权具有依赖性、攻击性、同化性和效果优越性。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加强媒体宣传,已成为美国实现其信息霸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存在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要不断反思自我和学生的缄默知识,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讲授时要清晰明了,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提问时发问要精心设计,叫答要善于引导;互动时要做到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把握时机,激发互动;讨论时要做到创设情景、转化生成,合作交流、化隐为显,资源共享、化零为整,拓展延伸、化显为隐;评价时要开展真实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智能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十四五”信息规划的发展重点,各高校纷纷利用智能问答平台建设的契机来实现教育智能化,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部门协调成本高、知识学习难度大、运用场景繁杂、后期运维困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从技术与业务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智能问答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然后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智能问答平台时采取的“统一建设、统一安全、统一学习、统一监控、统一服务”策略与具体思路,最后介绍了高校智能问答平台常见的服务应用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智能问答实践效果。高校智能问答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库建立、运维、安全等多个维度的问题,实现业务查询便捷化、咨询渠道官方化、问答效果智能化、业务覆盖全校化,并指导其他高校智能化问答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