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叶赛宁的抒情诗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1917年的十月革命为界。他的前期抒情诗内容,主要描写农村的俄罗斯;后期的抒情诗内容较之前期有所扩展。对俄罗斯农村母亲般的爱的抒怀,是叶赛宁抒情诗的恒久主题。作为一个影响颇大的抒情诗人,叶赛宁抒情诗的艺术技巧精纯圆熟有口皆碑,思想内容或有矛盾消极则留存争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历来为人忽视的抒情诗的视角和人称问题。作者把抒情诗的视角分为外视角、内视角,以及两种视角结合的三种,并具体分析了各种视角的基本特点。同视角变化相联系的就是抒情诗人称的变化,作者概括了抒情诗各种人称的特点和优势,讨论了人称转换的基本情况,并认为人称转换是构成抒情诗现代意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其语言的弹性与随意性以及它的音乐性使它不同于散文和小说等其他体裁.本文透过中国现代抒情诗无法表达现代人的情感这一现象,发现音乐性在抒情诗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从接受者、诗歌本身探讨抒情诗需要音乐的事实.同时,文章也阐释出音乐性在抒情诗中的内外两种层次.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19-124
"政治抒情诗"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特定的时代出场,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得益于域外资源的借鉴。结合"政治抒情诗"的概念解读和历史考察,分析其域外资源与本土融合、多重演绎及复杂性、自我演变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深入认识政治抒情诗的发生与发展。从特定历史语境来看,"政治抒情诗"在汲取域外资源时还有不同表现形态的诗歌写作作为"参照",它可以深化人们对于"政治抒情诗"的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5.
抒情诗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主题则是古希腊抒情诗的核心内容。在以爱情为主题的古希腊抒情诗中,展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生活画面。爱情主题的古希腊抒情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后代同类作品的源头和典范。  相似文献   

6.
中西抒情诗作为东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两地先民精神追求、情感生活、生存方式在化领域的符号体系和信息储存。中西抒情诗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中西抒情诗化核心观念的不同;二、崇德与爱智是中西抒情诗化价值观的不同;三、直觉与分析是中西抒情诗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芳 《考试》2001,(11)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太绝对化,甚至把不是规律的东西当成规律来讲。尤其是阅读鉴赏,既要讲一般性,又要讲特殊性。如诗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之分,两种诗歌有共同的艺术特征,又各有其表达主题的方式。仅就抒情诗而言,又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抒情诗、咏物抒情诗等。不同的抒情诗表达主题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写景抒情诗中,有的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融情写景,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有的不以描写景物为主,而重在表现诗人因景而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又把景物描写当作  相似文献   

8.
《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是伊沙对古典抒情诗传统进行消解而作的一首诗,也是对以往传统文化的质疑,具有很强的先锋意识。本文对《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进行细读,结合诗人伊沙的创作倾向,探究《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西方诗学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是以叙事文学为主的传统,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抒情诗发达了,才渐渐多了抒情诗的理论。体大思深的黑格尔《美学》,其抒情诗学部分,就是西方抒情诗学特别是浪漫主义抒情诗学集大成的美学总结。黑格尔的抒情诗学是以他的哲学、美学为理论基础的。他的哲学体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或称唯理主义,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由“理”即规律具体化而成。“理”又叫“理念”,是一般,具体事物是个别。当“理”或“理念”未外化为具体事物时,只有抽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是抒情诗。西方诗学认为抒情诗表现诗人封闭的内心世界,诗人无须从外境出发去寻找诗的源泉。中国诗学认为抒情诗的源泉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诗情是由外境触发的,诗人的想象也离不开外景,诗人创作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11.
主体属性特征 抒情诗的主体属性特征,是自我性和非我性的张力效应。 抒情诗所表达的主体情思,应该具有个性的自我特征,排除了“自我”,诗情会虚假,也无法叩动人心。抒情诗的自我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诗不应把实在的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直接反映对象,而应把自我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媒介——诗人在生活中搜集、感受的对象中倾注主观内容,反映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内心观照和感受;二是抒情诗也不应表现诗人对外部动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师往往感到抒情诗难教。因为抒情诗的语言精炼又含蓄,学生不容易感知诗中的意境,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散文写景抒情一般用铺叙的方法,词句之间语意的联系比较显著,而抒情诗的诗句之间的语意联系往往不容易捉摸。有人把这称为诗句的"跳跃",或者说,诗句之间有空白。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抒情诗首先要把那些看起来不连贯的诗句连贯起来,填补诗句之间的“空白”,然后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画意、诗情、哲理",说明其为抒情诗的典范,并完美体现了抒情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政治抒情诗通过对“情”的政治化处理,建构了“抒情”的政治学维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体现的是一种历史抒情。它的兴起、发展、转换和变形,其内涵和美学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意志和政治意志。作为典型个案,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是对国家美学和人民美学的抒情性建构。政治抒情诗的历史意义及困境源自诗学与政治学的张力与悖谬,是中国现代性悖论的典型症候。  相似文献   

15.
汪国真作为中国80年代后期所谓“热潮诗”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抒情诗的价值历来都有争议。本文从情调选择与体式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汪国真抒情诗的思想艺术特质,认为他的抒情诗既有相当的可读性,同时又有相当的缺点,并探讨其对中国诗歌未来发展走向可能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诗十九首》首开我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先河,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古诗"中流露出鲜明的游子思归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7.
政治抒情诗的源头有两个:中国新诗中的浪漫派和西方19世纪浪漫派,其所具备的接受环境为政治抒情诗提供了"发展"乃至"高潮"的契机.政治抒情诗缺乏民间化的写作立场、个性化的写作气质和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其消弭的原因恰恰在于其创作追求与诗性的彻底背离.  相似文献   

18.
抒情诗的情节叙事诗,要有情节。通过情节,塑造人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抒情诗,主要是抒发感情。有的纯粹是写个人感受,有的则通过景物、人物、事件,以寄情思。对于后者,我们不妨称它为有情节的抒情诗。如李白的《江夏送张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课本里缺少史诗和戏剧诗诗歌分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三类。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歌基本上是抒情诗,缺少史诗和戏剧诗。相对于抒情诗而言,史诗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体现着英雄主义精神,往往包容着一个民族的生命理想,而戏剧诗也因篇幅较长并且与音乐、舞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课本中选编的诗歌多为抒情诗,中学生开始写诗时也喜写抒情诗。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抒情诗的特点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对抒情诗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大,就很值得研究。本文管窥蠡测,仅作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