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JCR中2013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的经济类期刊2000-2014年共15221篇论文为样本,在比较了各种估计模型后选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发表年份、研究方向等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因素整体上对论文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发表年份与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同研究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认为被引频次是一个有偏的科研质量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排除发表时间影响后论文传播引用的真实情况,从而为各期刊能够针对性地邀约到高质量的文稿、保持办刊特色、创办精品期刊提供参考。 【方法】 以加权被引频次对5种林业科技期刊近3年发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月刊在发文优势上带动了加权总被引频次的增加,但不应忽视重点学科、重大课题发文。对加权被引频次TOP20的论文分析发现,主要以森林生理生态方面论文为主,其中森林碳汇研究、林权制度改革等切合当时研究热点类论文被引较高,而综述类论文特别是由资历丰富的专家执笔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同时,排名20以内论文的较高他引率说明其刊载内容更易被广泛传播,有利于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此研究也是限于在国内数据库基础上的分析,有些外文论文在国外数据库中有可能已被引用。 【结论】 吸引优质稿源、保持特色对于期刊影响力至关重要。缩短出版周期,专家综述以及结合研究热点可显著提高被引频次。此方法有待在其他专业领域、大型数据库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排除发表时间影响后论文传播引用的真实情况,从而为各期刊能够针对性的邀约到高质量的文稿、保持办刊特色、创办精品期刊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权被引频次对5种林业科技期刊3年发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月刊在发文优势上带动了加权总被引的增加,应保持重点学科、重大课题发文。对加权被引频次TOP20的论文分析发现,主要以森林生理生态方面论文为主,其中森林碳汇研究、林权制度改革等切合当时研究热点类论文被引较高,而综述类论文特别是由资历丰富的专家执笔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同时,排名20以内论文的较高他引率说明其刊载内容更易被广泛传播,有利于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此研究也仅限于是在国内数据库基础上的分析,有些外文论文在国外数据库中有可能已被引用。【结论】吸引优质稿源、保持特色对于期刊影响力至关重要,缩短出版周期,专家综述以及结合研究热点可显著提高被引频次。此方法有待在其他专业领域、大型数据库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竞争情报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2009年期刊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进行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比较分析,得出高下载频次和高被引频次所对应论文的差异以及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具有高下载频次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用户需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应当将其纳入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5.
以ESI排名前5位的经济学家为统计对象,通过选择六种作者贡献率分配算法,对5位经济学家论文总数、总被引频次排名和篇均被引频次三个指标进行了重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被引频次来看,除了Harmonic counting和FLAE排名一致外,其他几种算法的排名完全不同,而且排名的差异非常大。从篇均被引频次来说,六种计量方法排序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为《海洋科学进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从被引频次、下载次数、论文类型、学科分布及第一作者等信息分析了两刊优势学科、高被引论文类型,并对两刊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两刊近10年被引频次排名前20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5;对两刊在网络盛行前后各5年被引频次排名前50论文的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发展使得其相关性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网络发展加剧了期刊间的竞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容忽视。在日趋平等、便利的网络平台上,准确的期刊定位和具有原创性观点的高质量论文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陈冬梅 《情报杂志》1998,17(5):57-58
论述了科技期刊情报被引程度的三个指标,确定被引频次的依据和对期刊情报评价的实用意义,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被引情报的新颖性及各种影响因子和最新文献指数的相关性与互异性。三者都以被引次数为依据,但在期刊情报的被引时域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讨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深化文献计量研究,对于学术期刊评价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论文质量差异是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差异的原因;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负相关;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U型曲线;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对于其他学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总被引:40,自引:11,他引:29  
论述了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方法;探讨了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期刊评价中的不同作用;指出了在应用引文指标评价期刊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引文行为和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对引文指标客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清华大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下载和引证<中国天然药物>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的数据分析,研究了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文章出版后2-4年引证达到峰值,而网络下载近2年出版的文章占较高比例;专栏及综述的下载率高,而研究性论文的引用率高;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较差,用先期的下载次数对后期的被引次数进行预测行不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所收录的眼科学期刊历年被引用论文数的统计,发现期刊被引用论文数在期刊出版后的3~5年达到峰值,然后又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也呈现同样的被引分布。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论文数与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来作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可以作为反映期刊论文被利用概率大小的测度指标。进一步随机选择生物学基础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学类、数学类、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计算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对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做相关分析,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均无相关性。由此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不能作为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但是它能反映出期刊论文发表后被引用概率的大小,能提供给作者论文发表在哪些杂志上被引的可能性更大,哪个杂志受读者的关注度更高。这些信息对于读者选择期刊投稿非常有用,对于研究人员评价期刊的整体被利用程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医学类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作相关性分析,探讨h指数与影响因子以及总被引频次的关系。发现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既有较好的相关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在今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情报探索》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桂珍 《情报探索》2012,(12):28-31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探索》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对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度分布、被引频次时间分布、论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参考文献各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为撰写高被引论文、科学评价计量学指标等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Web of Science中凝聚态物理学科下的12种期刊共计8847篇论文为样本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测度了参考文献的4类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期刊影响因子的前提下,12种期刊的代表时间维度的普赖斯指数都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期刊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表征跨学科性的香农指数也对论文的被引频次有显著正影响;而表征论文质量的篇均参考文献被引频次中值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确。【结论】 参考文献的一些指标可能影响论文的被引频次,结合实证结果,对科研工作者合理利用参考文献产出高质量论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玉  许昌泰 《现代情报》2010,30(10):23-25
目的: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n=30)进行个人绩效评价,探索H指数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与科学家的关系,为研究计量学相关课题提供依据。方法:借助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研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作者"及"地址"的检索途径分别检索出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在2000-2009年间所发表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位院士的H指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30名院士的H指数2~31,中位数11;每人被引频次11~5693,中位数415;篇均被引次数1.38~16.89,中位数4~56。在所选取的30名样本中,有7位院士的H指数达到了赫什提出的"如果在从事科研工作20年后,H指数能达到20,就能够算的上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了"这一标准。结论:H指数与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具有一定相关性。我国科研人员的H指数与世界著名科学家有一定差距,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所选数据库有关,同时也与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些评价机构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水平高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出的计算机科学类核心期刊中的10种,分别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给出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19.
他引率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宪民  刘仁涌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1-191,197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期刊和小期刊,由于发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数、他引总引比以及被引半衰期等各项期刊评价指标中,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2004-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5 705次,篇均被引频次54.85次。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情况,筛选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多产作者和多产科研机构。同时对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地区和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