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自编问卷对初中学生进行了有关教师差别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给高成就者比低成就者更多的学习方面的支持,更多锻炼、表现机会和特殊的优待,对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和压力;在教师提供的情感支持行为方面,教师给低成就者比给高成就者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学生视角,解析重要他者对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影响。重要他者的主要表征是他者榜样和他者支持。作为榜样的他者包括历史化、异域化和亲密化的他者,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呈现榜样认同下的模仿与反思。当学生认识到自我与榜样之间的差距时会产生榜样认同下的怀疑与否定,带来创造性学习壁垒。他者支持指他者即权威,通过制度支持、情感支持和策略支持,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行为基础、心理条件和资源保障。学生在他者支持中寻求的是权威庇护,而他者支持充满不确定性并且受学生身份影响,这会使学生创造性学习受控于成绩和行为表现等外在因素。研究建议,从利用证据肯定学生自我的创造、发挥同伴的榜样领导力、教师善做“无知者”、基于比较优势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入手,可以使重要他者在推进学生创造性学习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学生知觉问卷,对500外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结果发展:(1)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它包括积极情感、约束与控制行为、消极情感与支持帮助行为。(2)初中生对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知觉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3)在初中生对教师的约束与控制以及消极情感行为的知觉上,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而对积极情感和支持与帮助行为的知觉则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调查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听力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关系,讨论了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听力社会/情感策略使用上的差别。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有效结论。  相似文献   

5.
借鉴和优化国内外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和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259名高中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性别和年级的差异以及与化学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支持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较高水平;(2)教师支持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差异;(3)教师支持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化学成绩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4)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行为和化学成绩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虽然神圣而伟大,但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因为遇到某种挫折而产生沮丧与失落的心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耕耘者、个性的塑造者,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的消极心态将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渲染学生的情绪,甚至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身心各方面正处于发展阶段,思想尚未成熟,所以认识水平、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比成人低,再加上他们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乃是教师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压力的体验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教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8.
学习投入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教师态度是影响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态度分为教师支持和教师认同,教师支持对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投入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支持不仅包括对学生内在心理的支持,也包括对其学习所需要的外在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情感是学生在学校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心体验,如喜欢或厌恶,愉快或愁闷等.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数学成绩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数学情感得分高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也好;数学情感得分低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也差.所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是影响数学成绩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国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一二年级的听力教学提供指导。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三类听力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2)听力成绩与三类听力策略之间的关系;3)高、低两个水平组在使用三类听力策略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认知策略使用率最高,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声音、上下文、关键词等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与听力成绩显著正相关,翻译策略与听力成绩显著负相关,根据认知策略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听力成绩;高、低水平两组学生在三大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能更好地使用部分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低分组学生更倾向于运用翻译、迁移等认知策略。这说明部分外语学习者之所以听力成绩优异是源于能够有效地使用部分认知策略,因此,低年级听力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学生影响的客体,不同教师在接受学生影响时会产生差别反应,同一教师在接受学生影响时也会因对象的不同、自身状态的不同和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反应,而教师的这些差别反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客体地位和在接受学生影响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并自觉地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胥艳灵 《林区教学》2024,(4):110-114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情感情绪健康发展。教师是学校情感教育的实施者,要做好学生情感发展的导向工作,在明确教育对象、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对自身情感、行为等作出调整,扮演“知心人、关怀者、侦查员”等具有不同情感特点的角色。情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地位提升的重要抓手。探究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角色类型,是将关注学生情感发展与促进教师情感育人专业化进行有效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赢。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教育惩戒的研究,基本上围绕教师惩戒和法理阐释展开,忽略了学生身处其中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反应。惩戒实现育人目标,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从教师的外部性强制与规训化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成长性动力,帮助他们确立正当言行的边界,使他们获得突破失范自我的力量与方法。教师的主要情感伦理有爱、责任、权威、恼怒、尊重等,学生的情感反应有羞耻、勇气、自尊与敬畏,在师生情感的融通、交锋与博弈过程中,教师惩戒使学生不断地趋近善、能行善,并且对善进行精巧的反思与适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导师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高控制、低支待低控制四种指导模式下研究生创造力的高低,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支持高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最高,低支持低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显著低于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但与低支持高控制没有显著差别.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教学特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接受情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学生的英语成绩,从而说明情感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不同教学方法对高分组(初始英语成绩≥75分)同学的成绩影响并不明显,但情感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低分组(初始英语成绩<75分)同学的英语成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情感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各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情感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低分生的英语成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相应的学习行为习惯,探讨在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其学习行为习惯是否存在差别,为制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案,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自编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调查表,对护理专业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行为频度高,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行为频度低,尚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结论 表面上看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差别,而实际上是学生学习行为频度上存在差别,即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差距.与其为学生成绩不理想着急,不如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习惯成自然,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都表明,情感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有帮助,而且也能够通过指导和支持来帮助学生的情感发展.本文针对目前网络学习存在师生交互缺失、情感交流缺乏的问题,阐述了在三维虚拟环境下构建具有情感支持的虚拟教师的重要性,系统地介绍了基于虚拟智能体技术的具有情感支持的三维虚拟教师的关键技术,并构建了具有高可信度和情感支持的三维虚拟教师的框架结构,旨在使网络在线学习在具有情感支持的虚拟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增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网络学习情感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特征的评价,方法是让教师对4个虚构的学生简介做出反应。这4个学生分别是:高创造性男生、高创造性女生、低创造性男生和低创造性女生。根据这些简介,144名教师和133名大学生预测了每个学生有多大可能参与课堂的创造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结果表明,比起大学生,教师更显著地认为创造性学生比一般学生破坏性更强。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教师和大学生都认为低创造性女孩的创造性高于低创造性的男孩。这说明,教师对男孩和女孩的创造性有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活动系统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行为、个性和师生关系等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积极健康的关注能唤醒学生的高自尊;教师心理控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给予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见,教师健全、健康的人格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168名英语专业高职生进行的学习动机和情感策略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的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后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差异,高分组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高于低分组学生;高分组学生运用情感策略频率高于低分组学生;情感策略的使用与学业成绩呈一定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教学的启示是: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应用情感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